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南省安阳第一职业中专高一(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20分。)

  • 1.下列划线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2.下列词语中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3.下列作家、作品、体裁,对应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5
  • 4.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5

三、现代文阅读(24分)

  • 12.这世界的第三极,平均海拔五千米,冰峰林立,雪原liáo
     
    寂。
          不知是神灵的佑护还是大自然的疏忽,在荒漠的皱褶里,有时会不可思议地生存着一片红柳丛。它们有着铁一样锈红的枝干,凤羽般纷披的碎叶,偶尔会开出谷穗样细密的花,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关。这高原的精灵,是离太阳最近的绿树,百年才能长成小小的一蓬。到藏区巡回医疗,我骑马穿行于略带苍蓝色调的红柳丛中,曾以为它必与雪域永在。
          红柳通常都是长在沙丘上。一座结实的沙丘顶上,昂然立着一株红柳。它的根像一只巨大章鱼的无数脚爪,缠附至沙丘wēi yí
     
    的边缘。我很奇怪,红柳为什么不找个背风的地方猫着呢?生存中也好少些艰辛。老兵说,你本末倒置了。不是红柳长在沙丘上,是因为有了这棵红柳,固住了流沙。随着红柳的渐渐长大,流沙被固住得越来越多,最后便聚成了一座沙山。红柳的根有多广,那沙山就有多大。
          啊,红柳如同冰山。露在沙上的部分只有十分之一,伟大的力量埋在地下。红柳的枝叶算不得好柴薪。它们在灶膛里像闪电一样,转眼就释放完了,炊事员说它们一点后劲也没有。真正顽强的是红柳强大的根系。
          它们如盘卷的金属,坚挺而硬韧,与沙砾黏结得如同钢筋混凝土。一旦燃烧起来,能持续而稳定地吐出熊熊的热量,好像把千万年来,从太阳那里索得的光芒,压缩后爆裂出来。金红的火焰中,每一块红柳根,都弥久地维持着盘根错节的形状,好像一颗傲然不屈的英魂。把红柳根从沙丘中掘出,蕴含着很可怕的工作量。红柳与土地生死相依,人们要先费几天的时间,将大半个沙山掏净。这样,红柳就枝丫qiú
     
    劲地腾越在旷野之上,好似一副镂空的恐龙骨架。这时需请来最有气力的男子汉,用利斧,将这活着的巨型根雕与大地最后的联系一一斩断,整个红柳丛就訇然倒下了。
          连年砍伐,人们先找那些比较幼细的红柳下手,因为所费气力较少。但一年年过去,易挖的红柳绝迹,只剩那些最古老的树精了。掏挖沙山的工期越来越漫长,最健硕有力的小伙子,也折不断红柳苍老的手臂了。于是人们想出了高科技的法子——用炸药!
          只需在红柳根部,挖一条深深的巷子,用架子把火药探进去,人伏得远远的,将长长的药捻点燃。深远的寂静之后,只听轰的一声,再幽深的树怪,也尸骸散地了。
          我们餐风宿露。今年可以看到,去年被掘走红柳的沙丘,好像做了眼球摘除术的伤员,依旧大睁着空洞的眼沓,怒向苍穹。但这触目惊心的景象不会持续太久、待到第三年,那沙丘已烟消云散,好像此地从来不曾生存过什么千年古木,堆聚过亿万颗沙砾。
          听最近到过阿里的人讲,红柳林早已掘净烧光、连根须都烟消灰灭了。
          有时深夜,我会突然想起那些高原上的原住民,它们的魂魄,如今栖息在何处云端?会想到那些曾经被固住的黄沙,是否已飘洒到世界各地?从屋顶上扬起的尘雾,通常会飞得十分遥远。
    (1)以上文段选自《
     
    》,是一篇
     
    (文体),作者是
     

    (2)读准字音,并在括号里填入相应的字。
    liáo
     
    寂   wēi yí
     
       qiú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含义。
    ①不可思议:
     

    ②本末倒置:
     

    (4)作者为什么说红柳是“离太阳最近的树”?
    (5)“(红柳)对着高原的酷寒和缺氧微笑”运用的修辞手法是
     
    ,在文中的作用是
     

    (6)简要分析最后一段画横线处两个问句在文中的作用。

    组卷:4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40分)

  • 13.戈壁上有两粒种子。“天哪!”一粒种子惊叹道,“太阳这么毒,天气这么热,没有一点水,我们可怎么活呀!”它在唠唠叨叨地抱怨中死了。另一粒种子默默地把根向大地深处扎去,用尽力气吸取着每一点水分。渐渐地它长成了一棵胡杨,身躯也越来越粗壮,越来越经得住风沙。
          这件事至少让我们明白这样一些道理:逆境激发拼搏的力量;命运掌握在自己手中;坚强的意志是成功的动力;锲而不舍才能获得成功。请根据以上材料,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
          作文要求:
          (1)选择你最擅长的文体,结合你最熟悉的生活,抒发你最真挚的情感;
          (2)认真书写,力求工整、美观;
          (3)不少于600字。

    组卷:2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