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四川省南充市阆中市川绵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1/25 16:30:5
一、单选题((下列各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在答题卡中填写你的选择项。每小题4分,共40分)
-
1.根据不同的标准,可以将社会关系分为不同的类型。在学校,我与小文是同桌。我与小文的关系属于( )
组卷:56引用:11难度:0.8 -
2.个人与社会的关系是人生道路上的基础关系,对这一关系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7 -
3.随着高考、中考的陆续结束,毕业旅行、减压游预订达到高峰,线路产品包括海滨、游学山水、主题公园等。下列关于高考、中考毕业游的认识正确的是( )
①对社会生活的感受越来越丰富
②体验国家的发展,会更加为之自豪
③可以摆脱父母的管教和约束,早日独立
④体验到我们的社会生活绚丽多彩组卷:5引用:3难度:0.7 -
4.社会化就是由自然人到社会人的转变过程,每一个人必须经过社会化才能使外在于自己的社会行为规范、准则内化为自己的行为标准。在社会化的过程中,我们( )
①知识不断丰富
②能力不断提高
③规则意识不断增强
④掌握一切生活的本领组卷:12引用:4难度:0.7
二、非选择题(共计60分)
-
13.井然有序的社会生活离不开社会规则的维系。
一段时间以来,各个城市多了一道风景,只需要扫一扫二维码就可以轻松提取一辆“共享单车”。这方便了市民的出行,但同时也带来了一些问题,如乱停乱放,恶意毁坏单车等。为了更好地推广“共享单车”,市民在自觉遵守规则中要学会自律,规范使用单车。
(1)阅读材料,谈谈自由与规则的关系。
(2)在生活中,调节我们行为的规则有哪些?(至少答出两种)
(3)我们应如何自觉遵守规则?组卷:46引用:2难度:0.3 -
14.根据下列图片与材料,回答相关问题
材料一:
(1)结合上图,判断以下说法是否正确。
①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因此,我们就应该完全信任网络。
②互联网丰富了民主形式,拓宽了民主渠道。
材料二:2021年1月,教育部印发了《关于加强中小学生手机管理工作的通知》。《通知》要求中小学生原则上不得将个人手机带入校园,因特殊情况确有需求的,须经家长同意、书面提出申请,进校后应将手机由学校统一保管,禁止带入课堂。
(2)你认为教育部禁止中小学生将手机带入校园的目的是什么?
(3)请运用所学知识,结合上述材料谈谈我们如何理性参与网络生活?组卷:5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