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常州二十四中教育集团中考语文调研试卷
发布:2024/12/29 14:0:2
一、积累运用(共25分)
-
1.把文中拼音所表示的汉字和加点汉字的拼音依次分类填在方格内。
面对青春的měng懂和迷茫,要不断为自己fù能,才能有勇气、有信心走好脚下的路。一句不经意间看到或听到的话,一帧美丽旖旎的风景画,一场激情澎湃的讲座,一次自由的旅行,一本意味深长的好书……也许都会给你精神的震撼和奋进的力量。那布满荆棘的路上或许就藏着怒放的玫瑰,不要因失败而犹豫彷徨,拂去生活中阴mái,鼓舞自己前行。填字 注音 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2.下列关于名著的表述,错误的两项是( )( )
组卷:26引用:3难度:0.8 -
3.打开《儒林外史》,我们发现匡超人的变化与他结交的朋友有关。请你从如图匡超人的朋友圈中选择一人,结合相关情节,说说此人对他的影响。
组卷:164引用:14难度:0.5 -
4.对语法知识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
①凡是能安静下来的人,欲求都不大,心眼都不多,想法都不盛。②也许上天给了他们很多,但他们在乎得很少。③得无所喜,失也无所悲,他们更在意内心的简单与丰富。④更多的欲望引领人走向的不是幸福,而是更大的痛苦。⑤唯有内心的诗意,才直指精神天地的蓬勃和葱茏。⑥在一个人安静的身上,你可以感受到安静中蕴含着的巨大力量。⑦这些力量闪耀着人性的光辉,织就了安静的另一个维度——人性的清简和纯净。⑧这是一方清幽地,瀑挂山前,岚流云飞。⑨是安静烘托着美,还是美成全着安静呢?⑩总之,安静的人是喧嚣中的一抹珍贵的清凉,安静的人是张狂的众生相中的一帧恬静的优雅,风姿静美,怡然不同。组卷:348引用:4难度:0.7
二、阅读理解(共40分)
-
11.阅读下面非连续性文本,完成小题。
【文本一】
ㅤㅤ①一杯“中国茶”,初品“色香味”,再品“精气神”。“茶和天下”的文化,“清静和雅”的理念,属于中国,也属于世界。中国茶文化博大精深,意蕴深厚,是值得挖掘的宝贵文化遗产。
ㅤㅤ②和而不同的豁达大度,是“中国茶”的鲜明特征。一茶多品,一茶多技,一茶多用。制茶师根据当地风土,使用炒锅、竹匾、烘笼等工具,运用杀青、闷黄、渥堆、萎凋、做青、发酵、窨制等核心技艺,发展出绿茶、黄茶、红茶、黑茶、白茶、乌龙茶六大茶类,以及花茶等再加工茶计2000多种茶品,以不同色香味形满足多种需求。一片小小的茶叶,制茶师因地制宜,因茶而宜,充分发挥聪明才智,使“南方佳木”精彩纷呈,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各具特色,各美其美,美美与共。放眼祖国大地,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大江南北、西南边陲、华南沿海,10多个省市,一方水土养一方茶,都有引以为荣的地方茶,在祖国大茶园里争奇斗妍,香飘人间。不同地区的人们相互欣赏,在一酙一饮中显示出豁达大度。
ㅤㅤ③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是“中国茶”的文化内核。尽管生活节奏加快,人们喝茶不再像过去那么讲究,但茶在中国人日常生活中无处不在,随着国潮在年轻人中的复兴,喝茶的场景也得以不断丰富和拓展。在社交及婚庆、拜师、祭祀等重要场所,喝茶作为一种重要礼仪传承至今,影响持久而深远。合作伙伴以茶会友,以茶敬礼,在谦和中达成双赢;师徒结对以茶见证,以茶敬师,在崇敬中升华情感;婚庆大典以茶祝福,以茶敬上,在和睦中见证幸福。谦和礼敬的处世哲学,在茶的推杯换盏中表达得淋漓尽致,充分释放中国茶文化独特魅力,以此为载体也实现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很多外国友人在品尝中国茶醇厚甜美的同时,也为这种谦和礼敬的茶文化而折服。向世界传递谦和礼敬的价值观,这正是“中国茶”的文化力量。
ㅤㅤ④交融互鉴的文明共享,是“中国茶”的价值追求。早在唐宋时期,源自中国的茶及茶文化就通过茶马古道等,翻山越岭、漂洋过海,传遍全球,为世界所共享,从而推动实现中华文化与世界文化的互动交融。现在,中国茶已成为世界经济文化交流的和平使者,据统计,全球至少有50多个国家种茶,有120多个国家从中国进口茶叶,全球喜欢饮茶的人数超过50多亿。世界友人通过一片茶叶了解中国的地大物博,感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以茶为媒,推动文明交流互鉴,丰富了人们的精神生活,也将让彼此共享更多元美好的未来。
ㅤㅤ⑤茶与国人相伴几千年,行走全世界数万里。《神农本草经》《茶经》中的确切记载,让我们找到了“中国茶”的文化源头;苏轼等文人墨客为其留下的名篇佳作,让我们铭记“中国茶”的流光溢彩;新时代以茶赋能发展,让我们感知致富茶、幸福茶的生生不息。一杯“中国茶”,和而不同、谦和礼敬、交流互鉴,氤氲的文化自信和文化魅力,必将为世界更多人民认可,为共创多彩文明带来更多启发和可能性。
(选自《光明日报》2022年12月12日)【文本二】
ㅤㅤ①陆羽21岁动笔写《茶经》,至47岁才最终完成。《茶经》总结了制茶技术,更构建了茶文化的基础,同时还用饮茶礼仪来规范人生处事修养,表达了独特的价值取向。
ㅤㅤ②《茶经》在当时就已被竞相传抄,《新唐书》说陆羽著《茶经》后“天下益知饮茶矣”。当时卖茶的人将陆羽塑成陶像置于灶上,奉为茶神。
ㅤㅤ③陆羽以及《茶经》塑造了精行俭德、宁静致远、清净淡泊、修身自律的茶文化与茶德、茶道精神,并开创形成了东方生活美学,拥有这份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们的幸运。
(选自《济南时报》2022年12月24日)【文本三】
ㅤㅤ①《茶的社会史:茶叶与商贸、文化和社会的融合》是一本2022年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图书,作者是[英]简•佩蒂格鲁,[美]布鲁斯•理查森,蒋文倩、沈周高、张群译。
ㅤㅤ②内容简介:近4个世纪以来,茶在英美社会中占据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从17世纪中期进入伦敦以来,茶是一种舶来品,价格高昂,只有少数幸运者才能享用。随着喝茶的习俗逐渐融入伦敦和费城上流社会的日常生活,国际贸易商迅速跟上由此带来的对糖、家具、银器、瓷器和织物的需求,以装饰大西洋两岸的客厅。
ㅤㅤ③19世纪20年代,茶室热潮蔓延到美国。但袋泡茶和机械化几乎耗尽了茶的浪漫,在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茶饮在欧美市场失去了吸引力。
ㅤㅤ④21世纪初,茶叶卷土重来。现在,随着茶吧、茶馆和茶室在英国和美国如雨后春笋般地涌现,这种世界上受欢迎的饮料正在迎来当之无愧的复兴。
(选自《中华读书报》2022年11月09日)(1)根据你对文本一论述内容的理解,请简要分析其论证思路。
(2)分析文本一第③段画线句运用的论证方法及作用。
(3)整合文本一、二相关内容,简说“茶文化”内涵。
(4)比较文本二、三中两部书研究内容的不同之处。组卷:35引用:3难度:0.5
三、作文(共55分)
-
12.在自读课上,我们要自主阅读,独立思考,有自己独特的感受。生活就是一本大书,在阅读这本书时,也需要有这样的“自读课”。在生活的自读课上,我们不应只是被动接受,更应主动学习;不只是等待帮助,更应独立面对;不能一味盲从,而应自主探索……正如《孤独之旅》中的杜小康,在生活的自读课中,他就是靠自己战胜了生活的艰难和精神的孤独。
请以“生活中的自读课”为题写一篇作文。
写作要求:
(1)请按要求写作。
(2)立意自定,文体自选(诗歌除外)。
(3)说真话,抒真情,忌抄袭。
(4)文中请不要使用真实的人名、校名。
(5)书写工整,不少于600字。组卷:93引用:13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