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厦门市湖里中学中考语文第二次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6/3 8:0:1

一、积累与运用(20分)

  • 1.根据提示,填写相应的古诗文。
    艺术手法 情感表达 诗文名句
    留白 目送友人离去,徒留孤寂与怅惘 山回路转不见君,(1)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对偶 临危受命,任重道远,勇于担当 (2)
     
    ,奉命于危难之间。(诸葛亮《出师表》)
    设问 感慨朝代兴衰,流露无奈与感伤 (3)
     
    ?悠悠。(4)
     
    。(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固亭有怀》)
    对比 生活之苦,求学之难,用心之专 同舍生“烨然若神人”,余则(5)
     
    。略无慕艳意。(宋濂《送东阳马生序》)
    比喻 国破家亡,身世坎坷,哀伤难言 (6)
     
    ,身世浮沉雨打萍。(文天祥《过零丁洋》)
    借代 大战当前,心忧国事,勇于进谏 肉食者鄙,(7)
     
    。(《曹刿论战》)
    用典 渴望赏识,为国御敌,在所不惜 持节云中,(8)
     
    ?(苏轼《江城子•密州出猎》)
    军功未立,归乡无期,矛盾惆怅 (9)
     
    ,(10)
     
    。(范仲淹《渔
    家傲•秋思》)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说南音是一条溪,不说它是气shì①          磅礴的大江大河,一泻千里,波涛汹涌,其实就是说南音很平易,很亲切。
          你看,琵琶是横抱在怀里弹奏的。它总是缓缓地xù②          说着弹奏者的情怀,更恰切地说,是在讲述一些遭遇,一些家常;情调是忧伤的——谁人没有一些挫折和愁怨?谁家没有一些烦恼和苦闷?那么就怀抱琵琶尽情地宣泄吧!南曲的琵琶没有北方琵琶那种“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的繁复快节奏,没有气急和焦躁。弹奏者拥着琵琶,手指在弦上轻弹,流tǎng③          出一缕缕晨辉或是月光,甲          出淡淡的笑声或是叹息。闽南侨乡,到处可见白石红砖的小石楼。南音会随时从那些小石楼里飘出。梳着盘戴鲜花发髻的番客婶在楼上的回廊里弹琵琶,皓月照见她们的心事和哭声,将她们的身影乙          在红砖的楼板上。
          南音正是在社会的底层这样肥沃的土壤里生根、发芽、开花,不断繁衍、兴盛,才如此生气勃勃:正是从人民大众的心灵中发源,才永不干涸。丙          
    ——《南音这一条溪》节选(1)根据拼音依次写出词语。
     

     

     

    (2)从括号内选择正确的选项分别填入甲、乙两处。(只填序号)
    甲(A.迸溅   B.爆发)
    乙(A.映射   B.反射)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写出修改后的句子。
    (4)请为文中丙处选择正确的排序。
     

    A.越是经受漫长岁月的淘冶,越是具有广泛性。越是平民化的艺术,越是闪烁出光辉。
    B.越是经受漫长岁月的淘冶,越是闪烁出光辉。越是平民化的艺术,越是具有广泛性。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二、阅读(70分)

  • 3.阅读下面两首散曲,完成问题。
    [甲]
    山坡羊•潼关怀古
    张养浩(元)
    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乙]
    山坡羊•骊山怀古
    张养浩(元)
    骊山四顾,阿房一炬,当时奢侈今何处?只见草萧疏,水萦纡。至今遗恨迷烟树。列国周齐秦汉楚。赢,都变做了土;输,都变做了土。
    (1)对两首散曲的理解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甲曲开头化动为静,描写了兵家必争之地潼关的险峻,为下文抒发感慨作铺垫。
    B.乙曲前三句回顾了骊山历史,“今何处”强调对古今历史发生巨大变化的感慨。
    C.乙曲第四句的“只见”二字强调阿房宫的破败,加重作者怀古伤今的情感分量。
    D.两首散曲结尾分别用“兴”与“亡”、“赢”与“输”的对比深化全曲的主题。
    (2)两首散曲都抒发了作者对历史兴亡的感慨,但情感有所不同,请简要分析。

    组卷:124引用:6难度:0.7

二、阅读(7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问题。
          “难道就因为我一贫如洗、默默无闻、长相平庸、个子瘦小,就没有灵魂,没有心肠了?——你不是想错了吗?——我的心灵跟你一样丰富,我的心胸跟你一样充实!要是上帝赐予我一点姿色和充足的财富,我也会使你同我现在一样难分难舍,我不是根据习俗、常规,甚至也不是血肉之躯同你说话,而是我的灵魂同你的灵魂在对话,就仿佛我们两个人穿过坟墓,站在上帝脚下,彼此平等——本来就如此!”
    (1)选文出自英国作家 
     
     所著的《
     
    》,文中的“你”指的是
     

    (2)这段话体现了女主人公什么样的个性或精神追求?(答出两点即可)

    组卷:8引用:1难度:0.7

三、写作(60分)

  • 9.试卷上,我们填写答案:生活中,我们常常在寻求答案。答案有正误之分,有好坏之别,有时又不止一个。有些人,为了获取答案,穷其一生;有些时候,获取答案的过程比答案本身更有价值……
    请以“答案”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
    ②自定立意,自选文体(诗歌除外);
    ③不少于600字;
    ④不得抄袭、套作;
    ⑤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和地名。

    组卷:181引用:15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