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德州市宁津县八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3 8:0:9

一、基础知识

  • 1.古诗文积累。(多字、漏字、错字、字迹潦草不清均不得分)
    (1)牧人驱犊返,
     

    (2)天接云涛连晓雾,
     

    (3)
     
    ,似曾相识燕归来。
    (4)中原乱,簪缨散,几时收?
     

    (5)王维在《使至塞上》中的
     
     
    被誉为“独绝千古”。
    (6)杜甫《春望》诗中颔联是
     
     

    组卷:668引用:4难度:0.9

二、阅读

  • 2.阅读下面文本,完成后面各题。
          ①他突破了几万敌军的层层防线,在进军途上一路攻克战略要冲,为主力部队保证交通,最后胜利进入陕西,在西北苏区根据地找到了栖身之地。他的部下告诉我说,六千英里的长征,大部分他是步行过来的,常常把他的马让给走累了的或受了伤的同志骑。
          ②(A)过去即有这样一种斗争历史,我原来以为他是个疲惫的、板着脸的狂热领袖,身体也许已经垮了。结果我却发现(A)是个愉快爱笑的人,身体极为健康,只是肚子不好,这是在长征途中有一个星期硬着头皮吃没有煮过的麦粒和野草,又吃带有毒性的食物和几天颗粒不进的结果。他身经百战,只受过一次伤,而且只是表面的。
          ③我住在(A)设在预旺堡的司令部的院子里,因此我在前线常常看到他。附带说一句,司令部——当时指挥三万多军队——不过是一间简单的屋子,内设一张桌子和一条板凳,两只铁制的文件箱,红军自绘的地图,一台野战电话,一条毛巾,一只脸盆,和铺了他的毯子的炕。他同部下一样,只有两套制服,他们都不佩军衔领章。他有一件个人衣服,孩子气地感到很得意,那是在长征途中击下敌机后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④我们在一起吃过好几顿饭。他吃得很少很简单,伙食同部下一样,一般是白菜、面条、豆、羊肉,有时有馒头……
          ⑤我必须承认(A)给我的印象很深。他的谈话举止里有一种开门见山、直截了当、不转弯抹角的作风使我很喜欢,这是中国人中不可多得的品质。他动作和说话都很敏捷,喜欢说说笑笑,很有才智,善于驰骋,又能吃苦耐劳,是个很活泼的人。这也许一半是由于他不吸烟、也不喝酒的缘故。有一天红二师进行演习,我正好同他在一起,要爬一座很陡峭的小山。“冲到顶上去!”(A)突然向他气喘吁吁的部下和我叫道。他像兔子一般蹿了出去,在我们之前到达山顶。又有一次,我们在骑马的时候,他又这样叫了一声,提出挑战。从这一点和其他方面可以看出他精力过人。
    (1)下列加点字注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
     

    A.东(gāo) (zài) 然(yān) 鹉洲(yīng)
    B.落(huī) 萋(qī) 国(shǔ) 门外(jì)
    C.驱(dú) (mù) 关(xiāo) 归(qíng)
    D.采(wēi) (péng) (hào) 马蹄(mò)
    (2)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他们凭借数十年如一日的勤奋和坚守,创造出了无数令人惊叹、让人敬佩、巧妙绝伦的作品和奇迹,成为一座座丰碑。
    B.这首曲子开篇以“啾啾”“喳喳”模仿小鸟“对话”,惟妙惟肖的“拌嘴”声惹得观众忍俊不禁。
    C.由于二十多年没有见过面,这两个同学今天一见面就热情拥抱,交头接耳
    D.他的棋下得很高明,在全校是独一无二的。
    (3)下列对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A.《周亚夫军细柳》节选自《史记》,该书是西汉司马光编写的我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
    B.《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本文是一篇寓言,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定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C.古人的年龄有时候不用数字表示,而用其他称谓来表示,如“始龀”指七八岁。
    D.古人把山的南面,水的北面称为“阳”,山的北面、水的南面称为“阴”。如“江阴”指的就是长江的南岸。
    (4)下列有关书中人物的表述不准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是一个精研文史哲的学者,也是一个极有天才的军事和政治的战略家。
    B.通过面对面地交谈,贺龙的好口才给斯诺留下了深刻印象。
    C.彭德怀大公无私,除了两套统一发放的红军军装,唯一的个人衣服就是用缴获的降落伞做的背心。
    D.“红小鬼们”勤奋、忠实,热爱红军,有着革命的热情。
    (5)选段中的(A)是指
     

    (6)联系原著,说说“六千英里的长征”中有哪些英勇事迹?请列举三个。
    (7)以选段为例分析A的人物形象。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陇 西 行
    (唐)陈陶
    誓扫匈奴不顾身,五千貂锦丧胡尘。
    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
    (1)本诗从题材上属于
     
    ,这一题材的唐代代表诗人还有
     

    (2)“貂锦”在句中指战士,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前两句表现了他们怎样的精神风貌?
    (3)末两句采用虚实结合的手法,请简要分析。

    组卷:108引用:6难度:0.5

三、应用

  • 8.综合性学习。
    班级开展以“弘扬传统•孝敬父母”为主题的综合性学习活动,请你积极参与,完成下面任务。
    (1)[积累]请写出一句与父爱、母爱有关的名言、俗语或两句前后连贯的古诗。
    (2)[读图]观察这幅图,按要求答题。

    ①这幅图表现了什么主题?
    ②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画面内容。
    (3)[拓展]通过参与这次“弘扬传统•孝敬父母”的活动,你将用哪些具体行动回报父母呢?

    组卷:817引用:12难度:0.7

四、作文

  • 9.ㅤㅤ对于鲁迅来说,月夜归航的罗汉豆,是一缕芬芳:对于吴伯箫来说,儿时纱灯上的描红,是一缕芬芳;对于刘成章来说,粗犷豪放的安塞腰鼓,是一缕芬芳……在你的记忆里,也一定有那么一缕芬芳,幸福了你的岁月,温暖了你的时光。请以“留在记忆里的芬芳”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记叙文。

    组卷:4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