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陕西省咸阳市武功县普集高级中学高考语文模拟试卷(七)
发布:2024/6/14 8:0:9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南茶马古道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及生物的多样性,滋养了西南茶马古道沿线的20多个民族。西南茶马古道是经济贸易之路,更是文化交流之路。西南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的茶马文化,为古道注入了饮茶爱茶、开拓进取、包容互鉴等文化内涵,塑造了它的鲜明特色和独特魅力。
茶马文化是饮茶爱茶的文化。西南茶马古道上各民族共同拥有源远流长的饮茶传统,早在西汉时期,蜀地文人王褒的文章《僮约》就提到了“烹茶尽具”“武阳买茶”,这是世界上关于茶叶的最早记载;西藏阿里故如甲木寺遗址出土的茶叶残体,将藏地饮茶历史前推到了东汉末年;唐人《蛮书》中也记载“茶出银生城界诸山,散收无采造法,蒙舍蛮以椒姜桂和烹而饮之”,蒙舍蛮是今天彝族、布朗族等民族的先民,他们用椒、姜、桂等香料与茶一起煮饮,这与汉、藏民族早期的饮茶方式有异曲同工之妙。各族人民不仅惯于饮茶,也十分爱茶:汉族中涌现了“茶圣”陆羽、“茶仙”卢仝等爱茶甚至达到痴迷程度的文化名人;藏族同胞对茶的喜爱也到了“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续文献通考》)的地步。饮茶爱茶是西南茶马古道的文化根基,正如法国历史学家布罗代尔所说的那样:“茶在中国与葡萄在地中海沿岸起的作用相同,凝聚着高度发达的文明。”
茶马文化是开拓进取的文化。受制于相对落后的交通技术条件,一般来说古代世界的道路或是局限于山谷、平原等容易行走的地区,或是借助河流、海洋的水上运输力量,而像西南茶马古道这样跨越无数崇山峻岭的贸易大通道则极为罕见。历朝历代,来自西南各民族的官兵、民夫、商旅,架桥修路,肩扛手提,历尽千辛万苦维持道路通畅;藏、门巴、珞巴等高原民族同胞更是不畏艰险,翻越喜马拉雅山脉,将茶马古道延伸到了南亚地区。正是受到这种开拓进取的文化滋养,西南茶马古道才得以傲立于“世界屋脊”之上,成为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
茶马文化是包容互鉴的文化。西南茶马古道上各民族经过长期交流交往,形成了相互了解、相互尊重、相互包容、相互欣赏、相互学习、相互帮助的文化氛围。一个典型的例子是,清代陕西的汉族商人到川西打箭炉(今康定)一带从事茶马贸易,为与藏族同胞沟通,他们编写了《藏语会话》对译韵书。西南茶马古道上被称为“藏客”的纳西族商人群体也同样能够熟练掌握汉、藏、白等多种民族语言,他们在藏区经商时往往入乡随俗,主动穿上藏族服饰来拉近与藏族同胞之间的距离。除商贸文化外,西南茶马古道上的宗教文化也显示出极强的包容性。比如同为藏彝走廊上的原始宗教文化,羌族的“释比”文化与彝族的“毕摩”文化在社会职能、宗教法器、宗教仪式等方面都极为相似。
茶马文化是爱好和平的文化。唐代以前,各民族之间出于利益纷争尤其是为了争夺战马这一军事战略资源,也曾爆发过一些战争冲突;西南茶马古道的开通,使包括战马在内的各类物资可以通过贸易手段获取,彻底改变了马在西南各民族文化中的面貌,使其不再与战争、灾祸联系在一起,而是成为财富的象征。这种改变对西南地区和平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明代名臣杨一清就认为茶马贸易能够很好地稳定边疆、消弭战争,他在给皇帝的上书中直言茶马贸易“实贤于数万甲兵”。
(选自刘礼堂、陈韬《西南茶马古道: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的千年回响》,有删改)(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茶马古道滋养了沿线的20多个民族,各民族共同创造了灿烂的茶马文化,共同拥有源远流长的饮茶传统。
B.西南茶马古道沿线各族人民不仅惯于饮茶,也十分爱茶,饮茶爱茶是西南茶马古道的文化根基。
C.汉族中涌现了“茶圣”陆羽、“茶仙”卢仝等文化名人;藏族同胞也到了“不可一日无茶以生”的地步。说明各族人民都有饮茶、爱茶的优良传统。
D.西南茶马古道跨越无数崇山峻岭,并且受到开拓进取的文化滋养,成为人类历史上海拔最高的文明古道。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通过对西南茶马古道悠久历史的分析,印证了我国西南各民族共同创造的茶马古道文化这一文明进程。
B.文章第二段以《僮约》和《蛮书》中的记载,论证西南茶马古道上各族人民不仅惯于饮茶,也十分爱茶。
C.文章第四段以《藏语会话》和纳西族商人群体的故事为例,论证茶马文化是包容互鉴的文化。
D.文章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比喻论证、引用论证等方法,列举、引用确凿、充分,有代表性的事例和文字,使论证更有说服力。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南各民族共同创造的灿烂的茶马文化,是饮茶爱茶的文化,是开拓进取的文化,是包容互鉴的文化。
B.西南茶马古道上各民族经过长期交流交往,不仅形成了包容互鉴的商贸文化,其宗教文化也得到了健康发展。
C.茶马文化是爱好和平的文化,西南茶马古道的开通,彻底改变了马在西南各民族文化中的面貌。
D.西南茶马古道的开通,使包括战马在内的各类物资可以通过贸易手段获取而不是战争,这对西南地区和平发展的意义十分重大。组卷:0引用:2难度:0.5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基于大带宽、低时延、高速率的传输特性,5G融合应用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应用案例数超过2万个。5G不仅带来更高速、优质的网络体验,也为数字经济发展“修好桥”“铺好路”。
工业和信息化部最新统计显示,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5G个人应用在用户规模、新型终端、新型应用等方面取得积极进展,覆盖超高清视频、体育赛事、居住服务、购物等多个重点领域,虚拟数字人、5G消息、5G新通话、AR(增强现实)、VR(虚拟现实)等个人应用迅速发展给消费者带来全新体验。5G融合应用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并在200余家智慧矿山、1000余家智慧工厂、180余个智慧电网、89个港口、超过600个三甲医院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5G应用案例数超过2万个。
伴随着5G、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与工业领域的融合创新、交叉创新不断深化,传统产业智能化升级步伐加快,推广柔性制造、智能制造,助推企业降本、提质、降耗、增效。
(选自王政《5G为数字经济“修桥铺路”》,有删改) 材料二:
今年是5G正式商用的第三个年头,三份半年报共同描绘了一幅5G行业应用美好蓝图。中国移动加快5G专网从定制化走向标准化,截至6月底,打造5G龙头示范项目300个,累计签约5G行业商用案例超1.1万个,在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电力、智慧港口等多个行业实现规模复制;中国电信上半年新签约定制网项目1300多个,新增签约项目收入同比增长超80%,5G行业商业项目数累计约9000个;中国联通5G行业应用签约规模近40亿元,行业应用累计项目数超过8000个
从上述数据不难发现,三家运营商累计签约5G行业应用项目接近3万个,“但这一数字与庞大中小企业数量相比还相去甚远,5G赋能千行百业仍处于起步阶段。”葛颀判断,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5G业务依旧是运营商重要的主攻方向。原因在于,过去3年运营商在5G建设方面投入了大量资金,随着网络部署进入尾声,未来将进入网络规模效益的回报期。
可见,以5G、云计算为代表的数字化业务才是运营商接下来重点发力的赛道。“三驾马车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专家分析,第一驾是人类生活的数字化,第二驾是中小企业对数字化服务的巨大需求,第三驾是社会治理的数字化,例如打造更加安全、高效、智慧的社区、城市、政府等。“面对上述应用场景,如何提供从终端到网络到云再到软件服务的一体化解决方案,是运营商要开辟的‘第三曲线’。”
(选自《经济日报》《三大运营商发力数字经济》,有删改) 材料三:
基于“物理实体+数字孪生”的5G融合应用,线上化、远程化为代表的新型服务模式正加速升级,5G赋能民生领域取得累累硕果。
海南省携手中国联通和华为打造“5G智慧医疗点亮海南健康岛”项目,在18个市县医院、340家乡镇卫生院和2700家村卫生室部署的5G远程医疗设备,让患者平均看病时间缩短3至5个小时,就医效率提升30%。
中国电信打造深圳云端学校,结合AI、云计算、大数据等信息技术,建设沉浸式的智能教与学环境,现已覆盖全市26所学校80个班级。
中国联通基于5G+平台基座能力,打造数字乡村服务云平台,围绕数字治理、数字经济、信息惠民服务、智慧绿色乡村、乡村网络文化等6个重点方向开发数十款应用,截至2021年底,累计服务行政村超过15万个。
中国移动联合深圳坪山区推出5G政务双域专网,打造了智慧办公、智慧政务服务、智慧防疫、智慧应急等多个应用场景,实现了疫情防控迅速响应、应急场景快速部署、智慧社区“末梢神经”全触达。
(选自《人民日报》《5G应用赋能千行百业》,有删改)(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5G融合应用已在工业、医疗、教育、交通等多个行业领域发挥赋能效应,5G也为数字经济“修桥铺路”。
B.截至今年6月底,我国5G个人应用在用户规模、新型终端、新型应用等方面取得阶段性进展,覆盖多个领域。
C.5G融合应用覆盖国民经济40个大类,并在智慧矿山、智慧工厂、智慧电网、港口、三甲医院项目中得到广泛应用。
D.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今年上半年三份半年报共同描绘了一幅5G行业应用美好蓝图。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从数据看,三家运营商虽然累计签约5G行业应用项目已超3万个,但5G赋能千行百业仍处于起步阶段。
B.由于5G建设随着网络部署进入尾声,所以未来5年甚至更长时间,5G业务依旧是运营商重要的主攻方向。
C.积极开辟数字化新赛道,以5G、大数据为代表的数字化业务才是运营商接下来重点发力的赛道。
D.人类生活的数字化,中小企业的数字化,社会治理的数字化,这三驾马车在数字化转型中扮演着十分重要的角色。
(3)5G赋能民生领域取得哪些硕果?请结合材料简要概括。组卷:0引用:2难度:0.5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默契
林斤澜
开春三月。站在镇上,听不见吆喝牲口下地的声音,也看不见土地苏醒,麦子返青。可是大家都起得早。商店的五间红漆门脸,还没有打开,大家都在后院走进走出。到东厢房倒一杯开水,围着炉子烤一烤窝窝头片。这时店堂里电话铃响,韩姐赶紧咽下一口干粮,嘴里说着:“我的,准是我的……”身子已经穿过院子,往店堂里一钻,不见了。
“……你们把水车安上了?浇得上返青水了?那好呀!……怎么?坏了个牙轮?掏换掏换?……那可说不好,得跑一跑看,可是今天该我出车售货呀,……得,浇水要紧,随着就办,说话就跑……”
韩姐还没有挂上电话,小孙已经走到院子北墙根,那里停着一辆平板三轮车。小孙掀开车上的苫布,一手还拿着窝窝头片,不慌不忙,一口口咬着。那眼睛却把车上的大包小捆,从布匹到针线,从毛主席著作到橡皮块儿,全部检点计算了,准备替班出车了。
“孙姐,我替韩姐出车去。”
说话的是高个子大聪。她年纪最小,个子却最高,又挺直,又水灵。
小孙正在心里计数,她只望着大聪,摇了摇头。大聪也不再多说,挺挺的往店堂走去。只听得劈啪声响,大聪在领头掸土扫地,准备开门了。
农忙时节,商店的后院,大家早早起来,走进走出,好像不过是喝口水,吃点干粮。可是细细一看,人人都在留神着,准备着,一声号令,立刻投入战斗。
韩姐,小孙,大聪,是店里百货组的售货员。她们三个人中间,如果细细看起来,又有一种十分动人的东西。听说那赛球的运动场上,一号一起跑,二号就知道悄悄地插到哪个方向去接应,三号立刻张手跺脚,堵住哪一路,……这叫作“默契”。
春日天还短,黄昏时分,起了一阵风,呜呜叫着奔过田野,卷起黄沙滚滚,扑面如同猫爪抓挠。这北国的春风,就是这般威势。小孙蹬着三轮,逆风往镇上走。她离座站起来,加劲往前蹬。短头发倒卷上去,汗珠子顺流而下。她可是腿不乱,脚不停,一声气也不吭,只顾一步步往前蹬。忽然背后哧啦声响,一辆自行车冲了上来,只见韩姐弓着腰,跟趴在车把上一样。头上脸上肩膀上,黄霜霜的一层尘土,她扭头盯着小孙,哈哈一笑。一张花脸,一嘴白牙。那笑声又比早起更加沙哑。小孙明白了,生产队的“水车牙轮”已经解决了。韩姐跳下车子,抽出一只手,推着三轮前进。小孙叫道:
“你快走吧,今晚盘货。”
对呀,盘货!售货员都知道,这是繁重的工作呀。百货组,只扔下个大聪看家呀。韩姐“得”的一声,又跳上车子,伏着腰身,往风沙里冲去。小孙又离座加劲,一步步往前蹬。忽然又是哧啦声响,原来韩姐掉转了车头,顺着风,箭一般奔了回来,哑嗓使劲叫道:
“拐弯的时候,往麦地里瞧没有?”
“怎么了?”
“我怎么觉着地里白花花的呢?一心撵你,没顾上细看。”
“我也没细看……是有些白花花的……那是黄沙吧?”
“那里没有沙荒地呀?不都是二队的高产黑土田吗?”
“呀!”小孙寻思着道,“他们刚买了碳酸氢铵,还不少呢,像是五千斤。”
“要都在明面上撒着,可不都白糟践了。”
夜色朦胧,风怒号,土惊飞。两双亮晶晶的眼睛,对望了一眼,如同电闪,差不多同声叫道:
“你快去。”
“你快回。”
韩姐借着风势,真个一溜烟般跑了。小孙爽性跳下三轮,一手扶车把,一手拽车座,埋着头,努着腰,一步一个劲。等到推回镇上,摸黑拐进商店后院,衬衣早已贴在脊梁上了。可她只是拿上毛巾,把短头发上、蓝布衣服青布鞋上的尘土掸了几掸,就悄悄走进店堂。店堂里灯明火亮,百货组、布匹组、文具组,上架下柜,清点归置,算盘珠子得得响着。小孙悄悄走到百货架子跟前,伸手去数玻璃杯。大聪猛回头,吃惊叫道:
“孙姐,是你呀。”
小孙怏怏地把韩姐半道发现化肥问题、折回二队去的事说了说。大聪想了想,说道:
“早起三队也来拉碳酸氢铵来着,我给仓库开的条,也是五千斤。”
“告诉他们不能明使没有?”
大聪摇了摇头:“我忙着……”
“得刨沟。得着土埋上。”
“详细的,我也说不全面呀……”
“韩姐回来,你们俩盘货。”
说着悄悄退出灯明火亮的店堂。
可是料想不到,结果是韩姐和小孙一同回来的。
原来二队和三队,对这一号化肥的性能,都不大熟悉。又都不很相信售货员说的道理,这两个售货员就寻思:办事要办彻底。离了生产队,都奔公社反映去了。她们在公社里碰了头,公社书记很重视这个情况,立刻派人下去。她们两个才一同骑上车,乘着北国的春风,回到商店里了。
店堂里明灯盏盏,大聪又钻到哪里去了呢?两人会心一笑,悄悄走到后院,走进东厢房。果然,炉子上热着两个银亮的饭盒。饭盒上边,齐头并脑两双筷子。韩姐和小孙立刻矮挫了半截身子,坐在炉边的小凳子上边了。那大聪呢,挺挺地靠墙站着,水灵灵地站着,笑吟吟地站着。
(有删改) 文本二:
中国有句话叫“尺水兴波”,就是“咫尺应须论万里”的意思,指的是短篇小说叙述上的“由小见大”。就这么点水,和这么点泥。要是凑合的话,就凑合了呗。要是和出来还要“兴波”,兴起来还要“论万里”,只好去讲究“空白”了。
空白是一种艺术手段。这手段在我们祖国发挥得淋漓尽致。请看空空舞台,随手是门是窗,随步是山是水。空间和时间都因无为有,所以无限。国画更加明显,不但花木无根,群山都可以不落地。画家把构图构思,直接叫做“布白”。书法是中国特有的艺术,什么“计白当黑”,“字在字外”,也就是音响上“此处无声胜有声”的意思。
小说不论大小,也都得留够空白。鲁迅先生开创“新”小说的时候,自己说肚子里有百把篇外国小说。没有说有多少中国小说,只怕不止以百计吧。他的小说里写杀头,避开行刑;写人死,不写死样;写活泼少年,变成麻木瑟缩的人,二十多年的变化过程,不着一字;写人发疯,也只写疯眼看世界,情节方面,没有连续性可言。这许多大大小小的“空白”,论方法有来自外国的。论精神,我看是深沉的中国传统。
“空白”究竟有些什么好处?有说是省略。省略当然是要紧的,好的赖的全堆上去,那还算什么本事呢?但“空白”的奥妙不仅仅在这里。“此处无声胜有声”“不着一字,尽得风流”,这就不在省略的范围里了。留得好的“空白”,留给读者的是想象。白纸黑字触发了感情,感情引到一个缺口,缺口外边是空白。到此什么也不管了,任凭读者去海阔天空,鱼跃鸟飞。
(选自林斤澜的《谈“叙述”》,有删改)(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小孙、大聪准备替韩姐出车卖货,结尾大聪悄悄准备晚饭等多个情节,都表现了三人之间的默契。
B.文本一,“店堂里灯明火亮”“算盘珠子得得响着”,这两处描写分别调动视觉与听觉来表现盘货时的繁忙和紧张。
C.文本二,“省略”是重要的文学叙事策略,叙述中无论好的坏的内容都可以省略,其范围比“空白”大得多。
D.文本二,空白作为一种艺术手段,被广泛运用到戏曲、书法、绘画等艺术门类中,这手段在我们祖国发挥得淋漓尽致。
(2)请赏析文本一中画线部分的语言特点及其表达效果。
(3)文本二中说短篇小说叙述上“由小见大”,请结合文本一做简要分析。组卷:4引用:2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3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抗疫过程中,我们经常听到一个词——“动态清零”。“动态清零”就是当本土出现疫情时,政府各部门迅速行动“发现一起,扑灭一起”。快速切断传播链,保持住社会面无病例目标的抗疫策略。
①
而要达到双胜利,我们是有底气的:三年多抗疫实践充分证明,我国始终坚持“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策略,不断提升分区分级差异化精准防控水平,完全具备实现“动态清零”的能力。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0个字。
(2)“躺赢”一词是曾经的网络流行词,用在这里仍令人耳目一新。请根据语境简述其含义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请进行修改,使语言表达准确流畅。可少量增删词语,不得改变原意。组卷:19引用:4难度:0.4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青年最要紧的精神,是要与命运奋斗。——恽代英
青年应当接替我们老年人。青年应当举起我们的旗帜直到胜利的终点。——斯大林
青年时的失败要比壮年时的胜利、老年时的成功更令人满意。——迪斯雷里
青年人先可以将中国变成一个有声的中国:大胆地说话,勇敢地进行,忘掉一切利害,推开古人,将自己的真心话发表出来。——鲁迅
以上是关于青年的几则名人名言,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其中的一则或几则,以“青春的价值”为话题,写一篇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24引用:5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