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2023年单元测试卷(19)
发布:2024/8/14 13:0:1
一、选择题
-
1.马克思说:“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实际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对此,下列理解不正确的是( )
组卷:86引用:96难度:0.7 -
2.在不同的场合,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在家里,我们是孩子:在学校,我们是学生;在商场,我们是顾客;在公交车上,我们是乘客…这句话说明( )
①社会生活绚丽多彩
②我们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具有不同的身份
③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
④孩子和学生是我们最主要的角色组卷:15引用:2难度:0.7 -
3.我们每个人都生活在社会中,会产生各种社会关系。下列选项对应的社会关系不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4.标准不同,社会关系的分类也不同,如图呈现的四组社会关系从建立的基础来看,可归为同一类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5.“一个人若不和其他人一起组成社会,则无法获得精神、道德、物质上的生存。”这说明( )
组卷:14引用:2难度:0.6 -
6.科学家爱因斯坦曾说:“我们吃别人种的粮食,穿别人缝的衣服,住别人造的房子。我们的大部分知识和信仰都是别人创造的,由别人传授给我们的……”这说明( )
①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
②人的全面发展是与社会的全面进步密不可分的
③人能为社会的发展贡献力量
④个人是社会中的人,不可能离开社会独立存在组卷:1引用:2难度:0.8 -
7.亚里士多德说:“人是政治的存在者,必定要过共同的生活”。这说明了( )
组卷:12引用:3难度:0.9 -
8.近年来,“游学”已成为寒暑假学校组织学生参与社会实践活动的一种新选择,但对这一活动开展的意义褒贬不一。以下评论不当的是( )
组卷:1引用:3难度:0.7 -
9.作为新时代的青少年,我们要学习做一个积极的社会成员,树立回报社会的意识,养成亲社会行为。下列属于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关注、了解社会问题,积极建言献策
②同情和关心遭遇挫折、不幸的人
③对处于困境和危难的人能伸出援助之手
④增强忧患意识,优先考虑个人前途命运组卷:29引用:44难度:0.7 -
10.近代维新派代表之一康有为在《大同书》中说:“夫喜群而恶独,相扶而相植者,人情之所乐也。”这表达出( )
组卷:32引用:3难度:0.7
三、材料分析题
-
29.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如图漫画
材料二:2017年12月21日,“奋进新时代 逐梦新征程”--中国首届“互联网+”青少年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当代青少年一出生就置身于互联网浪潮中,互联网是他们“睁眼看世界”必经桥梁,构建清朗网络空间对他们成长成才至关重要。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要人群,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互联网。广大青少年要敢于担当,勇作传播正能量的生力军。
(1)在网络时代,我们的日常生活发生了哪些积极的变化?
(2)“青少年是互联网的主要人群,有什么样的青少年就有什么样的互联网。”作为青少年的我们要怎样理性担当,成为正能量的传播者?组卷:5引用:2难度:0.4 -
30.如今互联网已成为一种必不可少的信息获取及社会交往渠道,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扮演着越来越重要的角色。网络在为人们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出现了下列一些现象:
现象一:近年在网络上,我们见证了不少反转新闻,“上海女逃离江西”最终证实子虚乌有,“女子救人被咬”最终成了骗捐,“右肾丢失”实际是肾萎缩……每一出新闻反转剧坐实之后,围观者都难掩自己的复杂情绪,裹挟在信息洪流中,看似享受着信息的便捷,实则被信息欺骗。
现象二:信息系统的漏洞和个人安全意识的滞后,导致个人信息的泄露,出现了虚假中奖诈骗,网络兼职诈骗,冒充官方网站的钓鱼盗号网站、网购、批发诈骗等一系列网络安全问题。
(1)上述现象反映了什么问题?
(2)根据上述现象,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合理利用网络。组卷:2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