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1课 短文二篇 记承天寺夜游》2021年同步练习卷(10)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字词书写。
-
1.辨识形近字。
欣(
钦(
饮(组卷:11引用:1难度:0.8 -
2.给下列加点字注音。
解衣 (
起行 (
无与乐者(
藻荇 (
欣然 (
遂 (
寝 (
竹柏 (组卷:51引用:1难度:0.8
二、选择题。
-
3.对《记承天寺夜游》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722引用:3难度:0.8
三、情景默写。根据提示默写。
-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一诗中蕴含新事物必将取代旧事物这一哲理的句子是:
组卷:70引用:3难度:0.9 -
5.《记承天寺夜游》直接抒发作者感情的句子是:
组卷:121引用:1难度:0.9 -
6.《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描写雨后春草初生视觉效果的诗句是:
组卷:10引用:1难度:0.9 -
7.4月30日晚,绚丽的礼花照亮夜空,升腾的彩泉荡起人们无限的期望——246个国家和国际组织参照、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一届世博会在上海正式拉开大幕。作为中国人,最想用孔子的名言“
组卷:15引用:1难度:0.9 -
8.苏轼对月光有特殊的感情,他在很多诗文中都描写了月光。请写出两句苏轼的有关月光的诗句。
组卷:28引用:1难度:0.9
四、填空题。
-
9.《记承天寺夜游》作者
组卷:31引用:1难度:0.8 -
10.《记承天寺夜游》是一篇
组卷:17引用:1难度:0.8 -
11.《记承天寺夜游》选自《
组卷:47引用:1难度:0.8
五、作文。
-
12.片断写作练习:
你是否注意观察了月夜的景色,请用200字以上的文字描写一段月景。组卷:2引用:1难度:0.7
六、文言文阅读。
-
13.阅读文言文选段,完成问题。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的意思。
①欣然起行
②念无与为乐者
③怀民亦未寝
④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面句子的意思。
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
(3)如何理解文章结尾的“闲人”一词?组卷:5引用:1难度:0.5
八、课内阅读。
-
38.阅读下面的短文,回答问题。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本文以“月光”为线索,通过“念月”“赏月”“议月”结构全篇,书写了作者独特的心境。下列苏轼咏月的名句中,最贴近本文心境的一句是
A.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B.孤村一犬吠,残月几人行。
C.缺月挂疏桐,漏断人初静。
D.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白露横江,水光接天。
(2)“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此句描写的对象是
(3)全文没有一处直接写友情,但可以从字里行间看出来。请找出能表现苏轼与张怀民友情的句子,说说你选择它的理由。
(4)阅读文章要“知人论世”,也就是说要了解作者及所处的背景。此文是苏轼在遭遇文字狱被贬到黄州做团练副使后写的。被贬黄州,近于流放。请你认真品读上文,说说作者在文中表达了一种什么样的感情?组卷:9引用:2难度:0.5 -
39.记承天诗夜游
苏轼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1)下列加点词意思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欣然起行 然则何时而乐耶
B.念无与为乐者 莲,花之君子者也
C.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 遂与外人间隔
D.相与步于中庭 皆以美于徐公
(2)结合文意,请简要分析作者夜游的“乐”表现在哪些方面。组卷:24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