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华师大版八年级上册《第2章 压力压强》2020年单元测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5小题)

  • 1.甲乙丙三个实心正方体分别放在水平桌面上,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已知物体密度关系为ρ>ρ>ρ,若分别在三个正方体上表面中央施加一个竖直向上的拉力F、F、F,使三个正方体对水平面的压强仍然相同,则三个力的大小关系(  )

    组卷:2084引用:4难度:0.1
  • 2.如图所示,圆柱体A和圆柱体B放在水平地面上。圆柱体A对地面的压强pA,圆柱体B对地面的压强为pB.圆柱体A的密度为ρA,圆柱体B的密度为ρB.圆柱体A的底面积为SA,圆柱体B的底面积为SB.柱体A的质量为mA,圆柱体B的质量为mB.圆柱体A的高度为hA,圆柱体B的高度为hB.已知:pA:pB=6:5;ρA:ρB=4:5;SA:SB=5:8.则下列计算结果正确的是(  )

    组卷:3217引用:2难度:0.1
  • 3.某实验小组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来测量液体的密度。将一个带有阀门的三通U形管倒置在两个装有液体的容器中,用抽气机对U形管向外抽气,再关闭阀门K。已知左边液体的密度为ρ1,左右两边液柱高度分别为h1、h2,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554引用:6难度:0.1
  • 4.如图所示,完全相同的甲、乙两个烧杯内分别装有密度不同的液体。在两烧杯中,距离杯底同一高度处有A、B两点,已知A、B两点压强相等,烧杯甲、乙对桌面的压强为p、p,若将两个体积相等的实心物体M、N分别轻轻地放入甲、乙量容器中,发现M漂浮在甲液面上,N悬浮在乙液体中,两容器中液体均未溢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771引用:3难度:0.1
  • 5.如图甲所示,盛有液体的柱形容器置于水平桌面上,容器对桌面的压强为1000Pa;如图乙所示,用细线拴一实心铝块,将铝块的一半浸在液体中,容器对桌面的压强改变了80Pa;如图丙所示,将细线剪断,铝块沉到容器底部,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又改变了460Pa.容器的底面积为100cm2,ρ=2.7g/cm3,g取10N/kg。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①铝块浸没在液体中时所受浮力是1.6N
    ②铝块的体积是100cm3
    ③铝块沉底时对容器底部的压力小于4.6N
    ④液体的密度是0.8g/cm3

    组卷:4089引用:7难度:0.2
  • 6.如图所示,盛有甲、乙两种相等体积液体的两个轻质薄壁圆柱形容器静置在水平桌面上,现从容器内抽出高度相等的甲、乙液体,此时容器对桌面的压力变化量相等。若薄壁圆柱形容器内剩余甲、乙液体的质量分别为m′和m′,容器对桌面的压强分别为p′和p′,则(  )

    组卷:1619引用:4难度:0.3
  • 7.如图,甲、乙两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实心正方体分别放置在水平地面上,且各自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①甲正方体的密度小于乙正方体的密度
    ②若将乙放在甲上,甲对地面的压强为p;若将甲放在乙上,乙对地面的压强为p;则p大于p
    ③若沿水平方向将甲、乙切去相同的高度(切去部分高度小于乙边长),则甲剩余部分对地面的压强小于乙剩余分对地面的压强
    ④若沿竖直方向将甲、乙各切除一部分,使剩余部分竖直厚度相同,再将切除部分分别放在各自剩余部分上,则水平地面分别受到甲、乙的压强p大于p

    组卷:1748引用:8难度:0.3
  • 8.如图所示,高度相同的均匀实心圆柱体A和正方体B放置在水平地面上,A的直径等于B的边长,它们对水平地面的压强相等。现分别在两物体上沿图中虚线竖直切下底面积相等的部分,并将切下部分叠放在对方剩余部分的上方,此时它们对地面的压强分别为pA′、pB′,则(  )

    组卷:2621引用:7难度:0.3
  • 9.甲、乙两圆柱形容器放置在水平地面上,容器内分别盛有体积相同的不同液体将一小球放入甲容器内,待其静止后如图所示,此时甲、乙两容器底部受到的液体压强大小相等,如果将小球从甲容器中取出并放入乙容器中待小球静止后(无液体溢出),两容器底部受到液体压强的变化量分别为Δp和Δp,则关于Δp和Δp的大小关系,下列判断中正确的是(  )

    组卷:3227引用:8难度:0.2
  • 10.甲、乙两物体重叠并置于水平面上,当它们分别受到5N和8N的水平拉力时保持静止,如图所示,已知甲的底面积为200cm2,重为10N;乙的底面积为100cm2,重为20N。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417引用:20难度:0.3
  • 11.如图所示,正方体物体甲、乙放在水平地面上。沿水平方向切去不同的厚度,使二者剩余的体积、压强均相同,则切去的质量Δm、Δm和切去前甲、乙对地面的压强p、p的关系是(  )

    组卷:4468引用:15难度:0.3
  • 12.如图所示,底面积不同的圆柱形容器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力相等。现分别从两容器中抽出液体,且剩余液体的液面到容器底部的距离均为h,则剩余液体对各自容器底部的压强p、压力F的关系是(  )

    组卷:3661引用:7难度:0.3
  • 13.如图4所示,水平面上的圆柱形容器A、B中分别盛有甲、乙两种液体,且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等于乙。现在两容器中均抽出一部分液体。小明认为:若抽出液体的高度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小于乙;小红认为:若抽出液体的质量相等,甲对容器底部的压强一定大于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1544引用:4难度:0.3
  • 14.底面积为S1和S2的两柱形容器中分别盛有质量相等的水和酒精(ρ>ρ酒精),现在将质量相等的甲、乙实心小球分别浸没在水和酒精中(液体不溢出)。已知两小球密度分别为ρ和ρ,以下条件中可能使水和酒精对容器底部压强相等的是(  )

    组卷:1028引用:2难度:0.2
  • 15.如图所示,连通器左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2R,右端试管横截面的半径为R,左、右水面的高度分别为H、
    1
    2
    H,那么打开开关K后,稳定后右管水面距离底部的高度为(  )

    组卷:3985引用:5难度:0.3
  • 16.质量为1kg的平底空水桶,底面积为700cm2.水桶内装有30cm深的水,放在水平地面上,如图甲所示,水对水桶底的压强与水桶对地面的压强相等。当小明用竖直向上的力F=140N提水桶,但没有提起来时,如图乙所示,此时水桶对地面的压强为P(g取10N/kg).则下列选项正确的是(  )

    组卷:574引用:4难度:0.3

五.解答题(共2小题)

  • 49.如图甲,将底面积为100cm2、高为10cm的柱形容器M置于电子秤上,将系有细绳的圆柱体置于柱形容器中后逐渐倒入某液体至5cm深,液体没有溢出,用力拉细绳当圆柱体底部恰好离开柱形容器底时,如图甲所示,电子秤的示数为600g,再用力拉细绳使圆柱体缓慢向上至圆柱体底部恰好离开液面时,如图乙所示,电子秤的示数为400g,圆柱体不吸收液体,整个过程电子秤示数m随液体的深度h变化关系图象如图丙。若圆柱体的质量为216g,密度为0.9g/cm3,底面积为40cm2,求:
    (1)柱形容器M的重力;
    (2)液体的密度;
    (3)在液体中圆柱体缓慢向上的过程中,当电子秤示数为500g时,液体对圆柱体底部的压强是多少?

    组卷:62引用:1难度:0.2
  • 50.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负压病房”
    新冠疫情期间,火神山和雷神山的医院负压病房在救治重症患者及保护医护人员起了非常大的作用,它是指在特殊的装置之下,病房内的气压低于病房外的气压,这样的话,从空气的流通来讲,就只能是外面的新鲜空气可以流进病房,病房内被患者污染过的空气就不会泄漏出去,而是通过专门的通道及时排放到固定的地方。这样病房外的地方就不会被污染,从而减少了医务人员被大量感染的机会,这种病房最适合抢救类似非典、新冠这样的呼吸道传染性疾病病人。
    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的功能主要有两点,一是利用负压原理隔离病原微生物,同时将室内被患者污染的空气经特殊处理后排放,不会污染环境;二是通过通风换气及合理的气流组织,稀释病房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并使医护人员处于有利的风向段,保护医护人员工作安全。传染病负压隔离病房一般由病室、缓冲间、卫生间三部分组成。

    (1)负压病房的病房内气体压强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室外的大气压,空气从
    流向
    (选填“室内”或“室外”);
    (2)为了防止医护人员在病房内给病人护理时被感染,同时考虑到患者的呼吸问题,你认为病房内的气压和缓冲间气压的差值最接近的是
    ,经过治疗后转为轻症的病人呼吸基本不受影响的气压是

    A.20pa B.1000pa C.20000pa D.100000pa
    (3)在抢救重症患者的时候,给病人插管的医生需要穿上专门的密封防护服,为保护医生,防护服内气压
    (选填“大于”或“小于”或“等于”)病房内的气压;
    (4)下列现象中有可能处于“负压”状态的是

    A.正在熬制中药的高压锅内
    B.高空中飞行的飞机机舱内
    C.充满气后的氧气罐内
    D.人吸气时肺的内部

    组卷:215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