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3.4 升华和凝华》2020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下列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
组卷:411引用:30难度:0.9 -
2.下列物态变化中,属于升华的是( )
组卷:1034引用:20难度:0.8 -
3.图中密封的锤形玻璃泡内装有少量碘颗粒,为了能较快地观察到碘的升华现象又要防止碘熔化,下列加热方式合适的是(碘的熔点为113.7℃,酒精灯外焰温度约800℃)( )
组卷:3421引用:44难度:0.5 -
4.下列物态变化属于凝华的是( )
组卷:431引用:18难度:0.6 -
5.用雪堆成的大雪人,即使气温在0℃以下,时间长了雪人也会逐渐变矮,这主要是由于( )
组卷:506引用:11难度:0.7 -
6.“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的《中国诗词大会》,深受观众的青睐。下列对古诗文中涉及的热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182引用:8难度:0.5 -
7.将干冰投入装水的玻璃瓶中时,发现水在剧烈“沸腾”,瓶口出现大量“白气”,此“白气”是( )
组卷:455引用:69难度:0.9 -
8.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的城市名片,给我们的城市带来一抹亮色,各地游客也趋之若鹜,下面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5引用:4难度:0.9 -
9.在舞台上喷洒干冰(固体二氧化碳)可产生“白云”,使舞蹈演员好像在云中飞舞。舞台上的这种“白云”是( )
组卷:115引用:13难度:0.9 -
10.如图所示物态变化现象中放热的是( )
组卷:81引用:13难度:0.9 -
11.利用干冰(固态二氧化碳)进行人工降雨的主要过程是:干冰在高空中直接变成气体,高空中的水蒸气遇冷直接变成冰晶,冰晶下落时变成雨。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241引用:79难度:0.7
三、简答题
-
32.小林做“碘的升华”实验时,用酒精灯直接对放有少量碘颗粒的锤形玻璃泡加热,如图所示。发现碘升华管内出现紫色的碘蒸气,小林认为碘从固态变成了气态,是升华现象。小红查阅资料发现:常压下,碘的熔点为113.60℃,碘的沸点为184.25℃,酒精灯火焰的温度约400℃.根据这些资料,小红认为小林所做的实验中,碘可能经历了由固态到液态再到气态的变化过程,小林的实验并不能得出碘升华的结论。
针对小红的质疑,小林又重新实验仔细观察,发现确实存在少量液态碘的现象,为此,他对实验进行了改进,补充了少量辅助器材,证明碘能从固态直接变为气态。写出实验方案并简要说明。
(1)实验方案:;
(2)简要说明:。组卷:89引用:2难度:0.3
五、综合题
-
33.阅读下面的短文:
二氧化碳气体若被加压、降温到一定程度,就会形成白色的、像雪一样的固体。这种固体在常温下不经熔化就会直接变成气体,所以叫干冰。干冰具有很好的致冷作用,可用于人工降雨。这是由于干冰在常温下会迅速变为气体,吸收热量,促使水蒸气遇冷凝结成水滴或小冰晶,从而达到降雨的条件。
仿照示例,指出短文中包含的任意两种物态变化(示例除外),并说明是吸热还是放热。
[示例]二氧化碳气体凝华,放热。
(1);
(2)。组卷:403引用:7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