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8-2019学年江苏省苏州市相城区陆慕高级中学高二(上)期中地理试卷(必修)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共14小题,每小题4分,共60分)

  • 1.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如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

    划分荔枝生产适宜区的主要指标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2.荔枝原产于我国亚热带地区,喜温暖湿润环境,冬季不耐低温霜冻。如图为广东省荔枝生产适宜区(Ⅲ)、次适宜区(Ⅱ)、不适宜区(Ⅰ)区划图。读图回答1~2题。

    Ⅰ区被划为荔枝生产不适宜区的主要原因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3.2016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3~4题。
    对春涝灾情进行监测需要运用的主要技术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4.2016年3月,东北地区经历了较长时间的低温雨雪天气。资料显示,春耕春播时期,东北地区还有1/4耕地过湿,不仅推迟了春耕,更加重了春涝的程度,据此回答3~4题。
    救灾决策部门为了综合分析春涝灾情,运用了GIS,需要叠加使用的专题地图有(  )
    ①降水量分布图
    ②水系分布图
    ③地形分布图
    ④土壤类型分布图
    ⑤地质构造分布图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5.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站和干塘站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下面5~7题。

    采用麦草方格沙障的方法防沙、治沙,主要是因为(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6.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站和干塘站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下面5~7题。

    图中绿洲在发展种植农业的过程中,最有可能出现的问题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7.包兰铁路自包头至兰州,全长990千米,全线有140千米在沙漠中穿行,其中在中卫站和干塘站之间经过腾格里沙漠(如图所示)。对这里所采取的防沙、治沙措施,曾获1987年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完成下面5~7题。

    为促进图中区域的可持续发展所采取的措施中,最合理的有(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8.据报道,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8~9题。
    造成“石漠化”的主要原因是(  )
    ①风力侵蚀
    ②流水冲刷
    ③流水化学溶蚀
    ④气候干旱
    ⑤毁林开荒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 9.据报道,贵州省因强度石漠化失去生存条件,需异地移民搬迁约45万人。石漠化是在脆弱的喀斯特地貌基础上,由于人类不合理的社会经济活动而造成水土流失。使岩石大面积裸露或堆积地表,呈现出类似荒漠景观的土地退化现象。回答8~9题。
    贵州省所在地形区农业资源综合开发的合理措施是(  )
    ①发展立体农业
    ②建设全国性商品粮基地
    ③系列开发优势资源
    ④开垦荒地,扩大耕地面积

    组卷:4引用:0难度:0.60

三、综合题(共3小题,30分)

  • 4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问题。
    河套平原多年平均降水量为200-300mm,多年平均蒸发量约为2000mm,农业灌溉仅靠黄河过境水源,农业生产历史悠久,享有“塞外米粮川”的美誉。如图为我国某区域略图,其中饼状图为部分城市的工业结构。鄂尔多斯羊绒制品的年产销能力达到1000万件以上,占全国的40%和世界的30%,产品品质、市场占有率、销售收入、出口创汇等连续十五年稳居我国绒纺行业第一位。

    (1)简析鄂尔多斯发展毛纺织工业的有利条件。
    (2)简述呼和浩特与包头相比,工业结构具有的共同特点及突出差异。
    (3)分别说出甲、乙两地面临的主要生态环境问题,分析其形成过程中的气候条件差异。

    组卷:5引用:5难度:0.5
  • 43.读我国江苏、安徽等地区图文资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皖电东送”工程每年可从安徽淮南(我国重要能源基地)向上海输电500亿度。
    材料二:“皖电东送”示意图。

    (1)淮南成为我国重要能源基地的优势区位条件有
     
     

    (2)实施“皖电东送”工程对上海市地理环境的影响有:
     
    ;对上海市的经济意义有:
     
     
     

    (3)盐城沿海湿地国家自然保护区对当地生态环境的影响有:
     
     
     

    组卷: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