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陕西省宝鸡市陇县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12/10 23:0:2
一、选择题(共9小题,每小题2分,计1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意的)
-
1.物质分类是学习化学的基础。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9 -
2.下列生活现象主要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4引用:1难度:0.5 -
3.地球是生命的摇篮,保护环境是每个人应尽的义务。下列做法不利于保护环境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4.规范的实验操作是实验成功的基础和保证。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76引用:1难度:0.8 -
5.将微观与宏观相互联系是化学独特的思维方式之一。对下列事实的微观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6 -
6.为减少汽车尾气中有毒气体的排放,科学家研制出了“催化转化器”,可将有毒气体转化为无污染的气体。如图为该反应的微观示意图,以下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三、实验及探究题(共2小题,计13分)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对市售“自热火锅”中的发热包产生了兴趣,经查阅资料得知发热包主要由生石灰、铁粉、炭粉、铝粉、氯化钠中的几种组成,小组同学对此进行了如下探究。
【成分探究】
(1)小秦用磁铁靠近其中一份粉末,发现有黑色物质被磁铁吸引,证明粉末中含有
(2)小秦取一定量样品A于烧杯中,加水充分溶解,静置后,取适量上层清液滴入几滴酚酞溶液,溶液变为
(3)除上述物质外,样品A中还可能存在铝粉、氯化钠、炭粉中的至少两种物质,小秦对固体的组成提出下列猜想:
猜想一:铝粉、氯化钠和炭粉猜想二:铝粉、氯化钠
猜想三:铝粉、炭粉猜想四:
【实验验证】
小明另取一定量的样品A于烧杯中,加入足量的水,搅拌,静置,观察到固体部分溶解,烧杯底部有黑色不溶物B。向不溶物B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产生气泡,但黑色固体仍未完全溶解,剩余固体为不溶物C。
【实验结论】
(4)固体不溶物C是
(5)稀盐酸和不溶物B中的物质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6)经过分析,猜想组卷:10引用:1难度:0.5
四、计算与分析题(5分)
-
18.小明用石灰石测定某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向盛有100g稀盐酸的烧杯中依次加入石灰石粉末(杂质不参加反应),充分反应后,记录实验数据如表所示。请计算:
实验次数 第一次 第二次 第三次 石灰石粉末质量/g 15 15 15 烧杯中物质总质量/g 109.5 121.2 136.2
(2)所用稀盐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组卷:38引用:4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