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四年级下册道德与法治课后练习(10)
发布:2024/9/15 1:0:9
-
1.农历九月九日是重阳节,又被称为“双九节”“老人节”。古人认为这是个值得庆贺的吉利日子,并且从很早就开始过此节日。1989 年,我国把每年的农历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九九重阳,因为与“久久”谐音,包含有生命长久、健康长寿的寓意。庆祝重阳节的活动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观赏菊花、插茱萸、吃重阳糕、饮菊花酒等。这些活动综合而成为“登高会”,也叫“茱萸会”,因此重阳节也被称为“茱萸会”。为了保护和延续这个风俗,2006年5月20日,重阳节被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你能说说把重阳节定为“老人节”、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些措施对保护重阳节风俗有什么意义吗?组卷:1引用:3难度:0.8 -
2.民间艺术由劳动者创造,用来满足生活和审美的需求,表达人们的美好愿望。
我家住在河南省沁阳市,人们在婚丧嫁娶、开业庆典、生日祝寿等活动上会请唢呐班吹奏。我们这里很多人的唢呐技艺很高趣。
我家住在甘肃省庆阳市,这里的香包制作技艺精湛。人们常常把香包挂在门庭或者送给亲友,以此表达祥和平安的美好祝愿。
我家来自东北,这里的“二人转”很受老百姓欢迎。听爷爷说,以前没有电视的时候,人们会聚集到广场去观赏“二人转”,这丰富了他们的闲暇生活。
这些民间艺术满足了人们哪些需求,或表达了人们哪些愿望?你们那里有哪些民间艺术呢?组卷:0引用:1难度:0.8
-
5.面对一些民间艺术衰落的现状,我们只有找出原因,才能更好地继承和发展它们。
我叫“春联”,曾经家家户户过年时都会把我粘贴在门面上或门框上。因为我对仗工整,辞藻优美,既是中国书法艺术的体现,也是中国人美好生活愿望的表达。
然而,随着时代的变化,我逐渐被人们冷落,尤其是在大城市中,不少年轻人觉得我土气,过年时不再用我。而且,现在会写毛笔字的人也越来越少了。
议一议春联衰落的原因。请了解一下你家乡的某些民间艺术衰落的原因,想一想我们该如何保护它们。组卷:0引用:1难度:0.5 -
6.民间艺术“小传人”
2013年5月31日,南京市栖霞区某小学校园里热闹非凡,一场由该校学生主办的民间艺术展演拉开帷幕。四条“小彩龙”在校园里穿梭游行,翻腾舞动。原来,同学们想在六一儿童节来临之际,向他们的师傅汇报学习成果,也向全校师生展示民间文化艺术。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栖霞龙舞”这一民间艺术后继乏人。为了进一步弘扬和传承这项民间艺术,七十岁的“栖霞龙舞”传承人薛友新走进小学校园,给孩子们当龙舞教练,义务教学排演。一开始就有五十多名同学报名。
“只在电视里看过舞龙,还没见过真正的舞龙,我是龙的传人,当然也要学会舞龙。”学生杜朕是“龙头”,在舞龙时他要一边做动作一边喊口号:“龙出水、龙回首、滚龙、大摆尾……”一套表演结束后,杜朕已满头大汗,不过,他说:“参加舞龙既能传承传统文化,又能锻炼身体,我觉得挺好的。我爷爷奶奶、爸爸妈妈都很支持我。”
面对民间艺术的衰落,你能从这些同学身上学到什么呢?我们还能做些什么呢?组卷:1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