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阅读下面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各题。
甲
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孟子•齐桓晋文之事》乙 梁惠王曰:“寡人之于国也,尽心焉耳矣。河内凶,则移其民于河东,移其粟于河内;河东凶亦然。察邻国之政,无如寡人之用心者。邻国之民不加少,寡人之民不加多,何也?”
孟子对曰:“王好战,请以战喻。填然鼓之,兵刃既接,弃甲曳兵而走。或百步而后止,或五十步而后止。以五十步笑百步,则何如?”
曰:“不可,直不百步耳,是亦走也。”
曰:“王如知此,则无望民之多于邻国也。”
“不违农时,谷不可胜食也;数罟不入洿池,鱼鳖不可胜食也;斧斤以时入山林,材木不可胜用也。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寡人之于国也》(1)下列句子中句式和“申之以孝悌之义”一样的一项是
A.若属皆且为所虏
B.是乃仁术也
C.是寡人之过也
D.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谨
(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毋内诸侯 |
内,接纳 |
约为婚姻 |
婚姻,儿女亲家 |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
以为,认为 |
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
赐,礼物 |
C.吾得兄事之 |
事,对待 |
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 |
当,抵挡 |
D.百姓皆以王为爱也 |
爱,吝啬 |
族庖月更刀 |
族庖,一般的厨师 |
(3)对文中划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B.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C.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D.谷与鱼鳖不可胜食/材木不可胜用/是使民养生丧死无憾也/养生丧死无憾/王道之始也/
(4)下列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河内,古地区名。春秋战国时期,以黄河以北为河内,黄河以南为河外。
B.庠序:古代学校名称。《孟子》记载,商(殷)称学校为序,周代称学校。
C.豚、彘:古时农家所养禽畜。“豚”指大猪,“彘”指小猪。
D.孝悌:孟子认为,孝顺父母为孝,敬爱兄长为悌,孝和悌是仁义的基础。
(5)下列对甲、乙两段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乙文孟子从梁惠王感兴趣的战争入手,提出了实行王道的具体策略,强调实施仁政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B.两段的语言都气势浩然,整散结合,纵横恣肆,前后联系紧密,逻辑严谨,读起来有一气呵成之感。
C.两段都针对仁政的具体内容从不同角度展开论述,在论述中尽显情理之真,道理之实,体现了孟子的语言艺术。
D.甲文侧重于谈物质文明的重要性,说明要对百姓实施礼义教化,必须先有满足其基本生存的固定产业。
(6)将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
②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烛之武退秦师》)
(7)孟子在《齐桓晋文之事》中提出“仁政”主张,请概括孟子“仁政”的主要内容并简述其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