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教版九年级上册《第2章 物质转化与材料利用》2019年单元测试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共15题;共33分)
-
1.分类是学习和研究化学的常用方法,下列分类正确的是( )
组卷:147引用:31难度:0.9 -
2.下列环境中,铁钉表面最容易产生铁锈的是( )
组卷:362引用:13难度:0.7 -
3.观察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以下是从某同学记录的化学实验现象,其中符合事实的是( )
组卷:836引用:49难度:0.9 -
4.下列事实不能用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加以解释的是( )
组卷:296引用:49难度:0.9 -
5.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浸入稀硫酸中,下列叙述:①铁钉表面产生气泡;②溶液由无色逐渐变为浅绿色;③铁钉质量减轻;④溶液质量减轻。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429引用:29难度:0.7 -
6.下列离子能在pH=2的水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
组卷:607引用:39难度:0.9 -
7.把金属X放入AgNO3溶液中,X表面有银白色固体析出;若放入FeSO4溶液中,无明显现象。则X、Ag、Fe三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正确的是( )
组卷:204引用:78难度:0.9 -
8.气体打火机使用的燃料,稍加压即可液化.减压(打开阀门)容易汽化,通明火即燃烧,你认为符合这种条件的燃料是( )
A B C D 化学名称 酒精 水银 丁烷 水 沸点(℃) 78 357 -0.5 100 组卷:65引用:3难度:0.9 -
9.某金属加工生产过程中的废液含有硝酸银、硝酸铜和硝酸铝,为回收利用资源和防止污染,该厂向废液中加入一定量的铁粉,则对滤渣滤液成分分析正确的个数有( )
①过滤得到的固体可能有Ag、Cu、Al
②滤液的质量可能比废液质量小
③溶液中一定有硝酸铁和硝酸铝
④向滤渣中滴加盐酸,有气泡产生,溶液中一定没有硝酸银和硝酸铜
⑤向滤液中滴加盐酸,可能有沉淀产生.组卷:125引用:5难度:0.7 -
10.有等质量的A、B两金属,相对原子质量Ar(A)<Ar(B),将其放入质量分数相同的稀盐酸中,在反应中A、B均为+2价,产生氢气的质量随反应时间的变化曲线如图.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9引用:8难度:0.9
四、解答题(共5题;共42分)
-
31.现有HCl与CaCl2的混合溶液,为了分析混合溶液中HCl和CaCl2的质量分数,设计了如图1所示实验方案:
【实验数据】实验共记录了两组数据:
第①组,气体吸收完全后,NaOH溶液质量增加4.4g;
第②组,沉淀完全后,经过滤、洗涤、烘干后得到固体的质量为10g。
根据实验设计及有关数据进行分析与计算:
(1)生成气体的质量为
(2)混合溶液中CaCl2的质量分数为多少?(写出计算过程)
(3)若在100g混合溶液中不断加入10.6% 的Na2CO3的溶液,请你画出加入Na2CO3溶液的质量与产生沉淀的质量的关系图(图2)。组卷:69引用:7难度:0.5 -
32.某合金由铝、铁、铜三种金属组成。现要测定一定质量该合金中铝的质量。设计以下流程并实验。
(1)通过以上实验也可验证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写出判断依据。
(2)为什么要向合金粉末中加入适量的稀硫酸?
(3)为达到实验目的,需要称量上述流程中哪些物质的质量?如何确定铝的质量?组卷:809引用:38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