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湖南省邵阳市隆回县八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诗文阅读(30分)
-
1.补全下列名句空缺部分。
①青树翠蔓,
②
③《送杜少府之在蜀州》中“
④《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写出烟波浩渺、水天合一的宏伟气象的诗句是
⑤青青子佩,
⑥陶渊明的《桃花源记》中“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古诗阅读。
关雎
《诗经》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1)体会“悠哉悠哉,辗转反侧”一句中连用两个“悠”字的表达效果。
(2)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何种艺术手法?请举例作简要分析。组卷:3引用:1难度:0.5 -
3.古文阅读。
桃花源记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便要还家,设酒杀鸡作食。村中闻有此人,咸来问讯。自云先世避秦时乱,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不复出焉,遂与外人间隔。问今是何世,乃不知有汉,无论魏晋。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皆叹惋。余人各复延其家,皆出酒食。停数日,辞去。此中人语云:“不足为外人道也。”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A.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借指老人)
B.率妻子邑人来此绝境(无助的境地)
C.此人一一为具言所闻(全,都)
D.余人各复延至其家(引领)
(2)下列句子中,加点“之”字的意义和用法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例句:见渔人,乃大惊,问所从来,具答之。
A.久之,目似瞑,意暇甚。
B.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C.丈夫之冠也,父命之。
D.下车引之。
(3)翻译文中画线的句子。
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组卷:3引用:1难度:0.5 -
4.阅读回答问题。
小石潭记
柳宗元 ①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嵝,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②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③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④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⑤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怒已,曰奉壹。
(1)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潭中鱼可百许头
②佁然不动
③俶尔远逝
④以其境过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句子。
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3)下列对文章内容和写法分析不当的一项是
A.这篇短小精美的山水游记,按“发现小石潭一潭中景物一小潭溪流一潭上感受一交代同游者”的顺序,记录了作者游览的经历。
B.文章开篇以环珮相击之音来写水声,表现出水声的清脆,令人愉悦;同时也借水声烘托出环境的幽静。
C.第②段写游鱼,先总体写鱼的大体数量和“空游无所依”的状态,接着采用特写镜头写日光鱼影,勾画出一幅生动活泼的游鱼图。
D.作者善用正面和侧面的描写方法来写景物,如“斗折蛇行”,就是采用侧面描写的方法写出了溪流的曲折蜿蜒。
(4)作者感到:“凄神寒骨,悄怆幽邃”,这不仅仅是自然环境的冷清所致,还有更为深层的原因。请结合选文和链接材料(作者同时期在永州写给友人的信),探究其深层原因。组卷:7引用:1难度:0.6
二、现代文阅读(20分)
-
5.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各题。
为什么有些树木是空心的
刘光裕
①很多大树随着年岁增长,树心会慢慢腐烂,最后成为空心,威胁大树生长。在古树相对较多的北方,空心是个大问题,如曹雪芹纪念馆前的歪脖子老槐树,北京植物园龙王庙前的老槐树等。在水热丰沛的热带地区,空心树也随处可见。
②事实上,树木空心不止发生在我们所熟知的老槐树、大青树或常见大树中,空心现象的普遍性远超出我们的想象。研究发现,澳大利亚稀树草原上66%-89%的物种会发生空心,树干空心直径达50%;亚马孙热带雨林中有37%的空心率;云南哀牢山原始森林的空心树木也相当多。从树木自身特征与生长环境看,潮湿的原始森林中空心树最多,老粗矮的树木容易空心,主干比侧枝容易空心。
③那么,有些树木为什么会空心了呢?
④1976年,生态学家丹尼尔•扎森发表了一篇文章《为什么热带树木的心会腐烂掉》,认为树木空心是一种适应策略,空心乃自然界“无用之用”的体现。树木在闪电、火烧或真菌侵扰、动物啃噬之后,会形成空心。树木内心慢慢腐烂,营养逐步流到植物根部,被循环利用。扎森对树木空心“无用之用”的解释,听起来合乎逻辑,但长期缺乏证据,尚未被生态学家证实。
⑤细细思之,当树木中心在微生物或动物作用下慢慢腐败的时候,营养首先被白蚁等昆虫大量获取,枯木中最重要的部分被雨水冲刷到地表的土壤里,这些到达地表的营养则会被地表浅根的草本植物获取,而不能到达大树的深根。树木空心后渗入土壤中的营养实际上是被大树的竞争者草本植物获取了。此外,若树木空心是一种适应性策略,理论上空心木应该吸引很多分解者和啃噬者,而现实是啃噬倒木的动物多样性和真菌多样性高于空心木。所以,营养循环利用的理论是站不住脚的。
⑥英国科学家最近在《生物学快报》上发表一篇文章《为什么那么多树是空心的》,认为植物空心可能是选择性地牺牲一部分化学防御来节省能量,并非如扎森所言的促进能量循环。
⑦植物通常依靠化学物质来防御微生物或动物。对于长新叶新枝条、掉落老叶老枝的树木来说,像保护嫩叶嫩枝一样保护树心可能并不是一种经济的选择。对于较大的树木来说,树干外周的树皮通常是活的,用来运输水分、矿物质,树木要维持外周树皮通常每年要耗费5%-13%光合获取的能量。为了节约能量,很多树木的心实已死去,它既不储存能量也不传输物质。所以,树心一旦形成,化学防御物质没法更新,因此抵抗能力降低了。缺乏化学物质更新的树心自然容易受到真菌和动物的侵蚀,造成树木空心。
⑧从树木物理稳定性考量,高大树木的水平侧枝通常比直立的枝干更能忍受高强度的拉升力。因此,水平侧枝通常生长更加强壮,物理性强,更耐真菌和动物腐蚀一些。硕大的侧枝同时会将拉力施加在空心树木的外周,对树皮形成选择,树木空心的现象或许还能合理解释为什么树皮外周比树心结构复杂的现象。
⑨不过,树木为何会出现空心现象,这个问题仍然没有最好的解释。有人可能还会问,为何有的植物(如伞树或竹子)的茎干生来便是空心的呢?想要回答这个问题,那还得等待新的科研结果。
(1)本文是按什么顺序进行说明的?请简要概括。
(2)选文第②段画线句子使用了哪两种说明方法?有什么作用?
(3)选文中关于树木空心之谜的两个理论,可以调换顺序吗?为什么?
(4)简要分析选文第⑦段中加点的词语“通常”的表达效果。
(5)人类对树木为什么会发生空心现象的研究给了你怎样的启示?组卷:114引用:5难度:0.3
四、写作(50分)
-
14.作文。
题目:以《我读懂了 》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先将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②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③不少于600字;④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组卷:0引用:2难度:0.5 -
15.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
一句真诚的鼓励唤起你的信心和勇气,一轮皎洁的明月唤起一代代诗人的故园情,电视节目《经典咏流传》唤起人们对文化的认同和自信,快闪《我和我的祖国》唤起全民族的爱国热情……生活中,总有一种美好能唤起你的回忆、憧憬、感动。
请结合自身体验,以《有一种美好唤起我》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除诗歌外文体不限;②不少于600字;③不得透露个人信息。组卷:126引用:20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