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四川省成都市天府七中执诚学部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

发布:2025/1/4 22:0:2

A卷(共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每小题2分,共30分)

  • 1.在下列说法中,基本符合实际的是(  )

    组卷:48引用:1难度:0.8
  • 2.小敏在观看乒乓球比赛时,对乒乓球和球拍产生了下列四种想法,其中正确的是(  )

    组卷:38引用:1难度:0.6
  • 3.成都地铁口随处可见的共享单车给人们的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便利,小明同学放学回家路上,仔细观察共享单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65引用:1难度:0.6
  • 4.关于天平和弹簧测力计的使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16引用:1难度:0.6
  • 5.重为80N的物体静止在水平地面上,小曾同学用50N的力竖直向上提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51引用:1难度:0.8
  • 6.同学们梳理了教材中与压强知识相关的实验,如图所示,其中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799引用:156难度:0.9
  • 7.关于惯性现象的解释:①行驶的汽车关闭发动机后还能行驶一段距离是因为汽车受到惯性力作用;②跳远运动员助跑起跳是为了增大惯性;③小汽车配置安全带可以减小惯性带来的危害;④运动员将冰壶推出,冰壶在冰面上继续向前运动是因为冰壶具有惯性,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0引用:5难度:0.7
  • 8.如图所示,是某跳水运动员正在进行训练的情景,从起跳至落到水面的过程中,运动员的动能与重力势能变化的情况是(  )

    组卷:143引用:13难度:0.9
  • 9.海上舰艇护航编队在距离较近时一般采用“前后”形式,而不采用“并排”形式,如图中与其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911引用:14难度:0.7
  • 10.小明和小红参观了中国科技馆“探索与发现”展厅A区后,小明利用矿泉水瓶和小玻璃瓶制作了“浮沉子”如图甲所示。小红则用硬塑料瓶、胶带、螺母、塑料管、容器和水等,制作如图乙所示的潜水艇模型(不计进气管的体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83引用:1难度:0.5
  • 11.如图所示,水平面上有质量和底面积都相同的甲乙容器,分别装有质量和深度均相等的A、B两种不同液体,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797引用:12难度:0.5
  • 12.如图所示实验中,得出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组卷:139引用:4难度:0.7

二、综合题(第6题4分,第7题6分,共10分)

  • 36.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孔明灯俗称许愿灯,又称祈天灯,如图甲所示是一种古老的汉族手工艺品。孔明灯的结构可分为主体与支架两部分,一般的孔明灯是用竹片扎成圆桶形,外面以薄红纸密密包围好,开口朝下,孔明灯可大可小,可圆形也可长方形,在灯笼的下面固定一个小碟,在碟内放入燃料,点燃燃料,孔明灯内部空气受热膨胀部分气体流出。随着温度的升高,孔明灯内部的空气密度不断减小,数量关系如下表所示,当孔明灯内的空气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就能腾空而起。
    灯笼受到的空气浮力可以用阿基米德原理计算,即F空气gV排气(g取10N/kg)。温度为20℃时,空气密度为1.2kg/m3(忽略孔明灯升空过程中外界空气密度的变化)。从点燃到升空,整个过程中孔明灯运动速度和时间的关系如图乙所示。

    t/℃ 90 100 110 120 130
    ρ/(kg/m3 0.97 0.94 0.91 0.88 0.85
    (1)如图乙所示,在t0-t1时间内,孔明灯处于
    状态(选填“平衡”或“非平衡”)。
    (2)下列事例中物体上浮过程和在离开地面后的孔明灯升空原理相同的是
    。(选填数字序号)
    ①由海洋驶入江河的轮船,船身的上浮
    ②向盐水中加纯水,水中鸡蛋的上浮
    ③在深海中航行的潜水艇,潜水艇的上浮
    ④加速起飞的飞机,飞机的上升
    (3)根据表中数据,此过程中孔明灯内部空气密度随温度变化关系的图像(图丙)正确的是

    (4)孔明灯体积大约为0.02m3,环境气温为20℃。孔明灯制作材料和燃料总质量为5.8g,灯内空气的温度至少要达到
    ℃,孔明灯才能起飞(忽略燃料质量的变化)。

    组卷:163引用:1难度:0.5
  • 37.如图所示,将一边长为10cm、重为6N且密度均匀的正方体A自由放置在底面积为200cm2的薄壁柱形容器中心。另一密度均匀的长方体B通过一轻质细线悬挂于天花板,B静止于A的正上方,此时细线对B的拉力为9N。B的高为10cm,底面积50cm2,现往容器中缓慢注水,当注入2200g水时A的上表面恰好与B的下表面接触,已知水的密度ρ=1.0×103kg/m3,常数g=10N/kg。物块不吸水,忽略细绳体积、液体扰动等其它次要因素,求:
    (1)注水过程中,当A对容器底压力恰好为零时,A浸入水中的体积;
    (2)当注水至轻质细线对B的拉力刚好为零时,水对杯底的压强p;
    (3)当细线对B的拉力刚好为零时,细线末端的拉力传感器工作,通过联动装置使得位于物体A正下方的出水口打开,水迅速流出,直至A刚好与容器底接触时再次触动开关,出水口立刻关闭,水不再流出;在此过程A中平稳落下(忽略水的冲击及波动)。求:在此过程中水对容器底的压强p(单位Pa)随流出水的质量mx(单位g)变化的函数关系式。

    组卷:702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