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江苏省南京市秦淮外国语学校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21 16:30:5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4分)

  • 1.古诗词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之一,我们在欣赏的时候,经常发现与物理知识息息相关。诗人胡令能的《小儿垂钓》全文如下:“蓬头稚子学垂纶,侧坐莓苔草映身。路人借问遥招手,怕得鱼惊不应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18引用:50难度:0.6
  • 2.飞机黑匣子的蜂鸣器发出频率为37500Hz的脉冲信号,用录音磁带记录下来正常播放,人耳是不能直接听到的。下列措施能够帮助人耳听到这一声音的是(  )

    组卷:79引用:2难度:0.7
  • 3.编钟是中国传统的古老打击乐器,由青铜铸成,它由不同的钟依照大小排列,并悬挂在一个巨大的钟架上,编钟常与编磬组合使用,“金石之声”中的“金”就是指编钟,“石”指编磐,亦传至东亚其他地区。现有四个编钟,如图所示,它们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由左至右排列,其中有一编钟上有隐形的裂痕,为了查找出这口编钟,用锤子分别敲击它们,当发出的声音时,将所产生的声波输入示波器中时显示出对应波形图,则下列关于敲钟时用力大小和判断裂痕的有无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211引用:4难度:0.6
  • 4.小名游览一座古寺时发现里面有一个变音钟,随着钟下燃烧的香火越旺,敲出的声音越高亢,分析原因的可能是(  )

    组卷:95引用:1难度:0.7
  • 5.我国古书《梦溪笔谈》中记载:行军宿营,士兵枕着牛皮制的箭筒睡在地上,能及早听到夜袭的敌人的马蹄声。关于这一现象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97引用:3难度:0.7
  • 6.下列关于声音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27引用:21难度:0.6
  • 7.如表是部分金属的熔点和沸点:
    物质 水银
    熔点/℃ -39 649 1083 660 1525 3410
    沸点/℃ 357 1090 2360 2467 2750 5900
    如按表所提供的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377引用:12难度:0.6
  • 8.若用刚测过冰水混合物的温度计插入沸水中测水温,则温度计的液柱是(  )

    组卷:1496引用:7难度:0.5
  • 9.一只自制温度计有81根均匀刻线,若把它插入正在熔化的冰水混合物中,水银柱下降到第11根刻线,当把它插入在标准大气压下的沸水中时,水银柱升高到第61根刻线。现选用摄氏温标,这个温度计的测量范围是(  )

    组卷:2815引用:13难度:0.5

三、实验题(每空1分,画图像题1分,共36分)

  • 26.保留水分是蔬菜和水果保鲜的一个方面,为了探究“影响蔬菜和水果水分散失快慢的因素”,小军同学作出了以下猜想:

    猜想①:与蔬菜所处环境的温度有关;
    猜想②:与蔬菜的表面积有关;
    猜想③:与蔬菜表面空气的流动速度有关。
    为了检验上述猜想是否正确,小军按图进行了4次实验(实验中的胡萝卜大小、形状完全相同,剖开的胡萝卜均为均匀剖开)。
    (1)在上述实验中,实验C的探究方法不正确,原因是

    (2)这4次实验中,实验
    可验证猜想①是否正确,实验D可验证猜想
    是否正确。(均填序号)
    (3)在实验B中,发现剖开的胡萝卜比未剖开的胡萝卜干瘪,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
    (写出一条即可)。
    (4)小军突然想到:下雨后,大雨地面干得慢,小雨干得快。于是他猜想水蒸发快慢还可能与水的多少有关,于是继续进行了如下探究:在相同环境下,把相同温度的水分别装入两只相同的玻璃杯中,一杯水多,一杯水少,实验发现水少的杯中没有水时,另一杯中还残留一些水,于是他得出结论:水蒸发快慢与水的多少有关,水越少,蒸发越快。从得出结论环节看,根据“谁先蒸发完,判断谁蒸发快”是
    (填“正确”或“不正确”)的。
    (5)小明戴好隔热手套取下盛有热水的烧杯。又找来一个相同的空烧杯。小红找来4张卫生纸,把它们都喷湿,把其中的一张湿纸对折后撕去一半,将它们贴在烧杯的外壁,分别标记为1、2、3、4(如图乙所示)。
    ①电吹风对着1号湿纸吹冷风,比较1、2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
    号纸片。
    ②比较2、3两张湿纸,先落下的是3号纸片,理由是

    ③比较3、4两张湿纸能否得出表面积对蒸发快慢的影响?
    (能/不能)。

    组卷:80引用:2难度:0.6

四、解答题(每空1分,共9分)

  • 27.如图甲所示,将敲响的音叉在耳边慢慢转动,会听到时强时弱的声音。音叉的两个叉股就是两个声源,都会发出疏密相间的声波。当两列频率相近的声波相遇时,如果其中一列声波的“密部”与另一列声波的“疏部”恰好相遇,它们就会相互抵消,在这些位置几乎听不到声音。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开发出一种“以声消声“的反噪声技术。简单地说,就是用话筒将噪声收集起来传送到专门的电脑进行分析,根据分析结果通过喇叭发出新的噪声,恰能将原来噪声的振动抵消,这种“以声消声”的方法称作“有源消声技术”。目前这一技术已经应用到空调器、大功率冰箱及汽车发动机的制造中。

    (1)空气中传播的音叉的声音是
    振动的波(填“音叉”或“空气”),人耳听到的声音较弱时,是两个声源发出波同时传达,引起空气的振动
    的结果。
    (2)话筒收集噪声,
    (填“有”或“没有”)控制噪声的产生;电脑分析获得的是

    (3)图乙示噪声源在空间M点产生的噪声振动波形,则声源在M点的振动应为


    (4)若用疏密相间的竖线表示两列频率相同的声波,如图丙P、Q表示密部,M、N表示疏部,则两列声波相遇时,消声效果最明显的情况是

    A.P与Q相遇
    B.P与N相遇
    C.M与N相遇
    D.P与M相遇
    (5)图丁是依据(4)中方案制成的消声器原理图,A处声音的响度
    B处声音的响度(大于/等于/小于)。
    (6)消声器的使用效果与噪声的频率和响度有关,图戊是某型号消声器在控制不同发动机的周期性排气噪声时的性能图像,以下情况中,消声达标的是

    A.响度为20dB,频率为100Hz
    B.响度为40dB,频率为200Hz
    C.响度为70dB,频率为250Hz
    D.响度为90dB,频率为350Hz
    (7)车间机床工作时发出响度达110dB的声音,波形如图己所示,HereOne降噪耳机能阻止特定的频率的声音进入人耳,同时允许其他频率的声音(如工友的指令等)进入人耳,工人在车间只要把耳机阻止声音的频率值设置为
    Hz即可。

    组卷:286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