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江都区八校联谊八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运用(30分)

  • 1.阅读下面的文段,完成题目。
          社会民俗包括人际交往、礼仪文化、岁时节日民俗等,涉及生活的方方面面,从中可以瞥见许多A人情世故。《社戏》中,每逢社戏,远近村民都会B成群结队摇着乌蓬船前往观戏。【甲】“社”一字由“示”“土”构成,“示”表示祭祀,“土”表示土地。【乙】社戏实际上是祭祀社神风俗的在社中进行的一种戏艺活动,有着酬神祁福、文化娱乐等意义。此外,文中提到的“春赛”属于民间娱乐,未当家的女儿在夏季归省属于社会习俗。《灯笼》中也描写了在春节和元宵节里张灯结彩、跑马灯、猜灯谜等节日民俗,还涉及婚嫁礼仪,如族里的姐妹远嫁时就会满街灯火,切夜鼓吹,场面热闹宏大,使人C叹为观止。可惜随着现代化进程,许多民俗已D屏息敛声,我们也只能通过阅读经典作品来了解了。
    (1)请找出并改正文段中的错字(找出两个即可)。
     
     

     
     

    (2)根据【甲】可知,“社”使用的造字法
     

    (3)请指出【乙】的语病类型,并将改好的句子填在下列横线上。
    病句类型:
     

    改为:
     

    (4)请选出加点成语中使用有误的一项
     

    组卷:9引用:1难度:0.5
  • 2.排序最为恰当的一项是(  )
          高邮咸蛋的特点是质细而油多。                                                            。筷子头一扎下去,吱——红油就冒出来了。高邮咸蛋的黄是通红的。苏北有一道名菜,叫做“朱砂豆腐”,就是用高邮鸭蛋黄炒的豆腐。我在北京吃的咸鸭蛋,蛋黄是浅黄色的,这叫什么咸鸭蛋呢!
    (汪曾祺《端午的鸭蛋》)①鸭蛋的吃法,如袁子才所说,带壳切开,是一种,那是席间待客的办法。
    ②油多尤为别处所不及。
    ③平常食用,一般都是敲破“空头”用筷子挖着吃。
    ④蛋白柔嫩,不似别处的发干、发粉,入口如嚼石灰。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3.下列文学常识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47引用:4难度:0.8

二、阅读理解(57分)

  • 10.文学类文本阅读。
    漫谈过年
    冰心
          ①我这一辈子,经过几个朝代,也已经过了八十几个“年”了!时代在前进,这过年的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和进步。
          ②从我四五岁记事起到十一岁(那是在前清时代)过的是小家庭生活。那时,我父亲是山东烟台海军学校的校长,每逢年假,都有好几个堂哥哥,表哥哥回家来住。父亲就给他们买些乐器:锣、鼓、二胡、洞箫之类,让他们演奏,也买些鞭炮烟火。我不会演奏,也怕放炮,只捡几根“滴滴金”来放。那是一个小纸捻,里面卷一点火药,拿在手里抡起来,就放出一点点四散的金星。既没有大声音,又很好看。
          ③那时代的风俗,从正月初一到十五,是禁止屠宰的。因此,母亲在过年前,就买些肘子、猪蹄、鸡、鸭之类煮好,用酱油、红糟和许多佐料,腌起来塞在大坛子里,还磨好多糯米水粉,做红白年糕。这些十分好吃的东西,我们都一直吃到元宵节!
          ④除夕夜,我们点起蜡烛烧起香,办一桌很丰盛的酒菜来供祖宗,我们依次磕了头,这两次的供菜撤下来,就是我们的年夜饭了。
          ⑤初一,我们一早就穿起新衣,对父母亲和长辈磕头拜年,也拿到了包着红纸的压岁钱,里面是锃亮的一块墨西哥“站人”银元!
          ⑥既不会演奏,又不敢放炮的我,这一天最关心的就是附近几个村落“耍花会”的到来了。这些“花会”都是村里人办的,有跑旱船的,有扮“王大娘锔大缸”的,扮女人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擦粉描,很标致的!锣鼓前导,后面跟着许多小孩子,闹闹嚷嚷的。到了我家门口,自然会围上一大圈人,他们就停下来演唱,唱词很滑稽,四围笑声不断。这时,我们赶紧拿出烟酒点心,来慰劳他们,这一个花会走了,那一个花会又来了。最先来的总是金钩寨的花会。
          ⑦到了1911年,我们回到福建福州去(那时已是中华民国时代了)和祖父、伯叔父母同住在一起。大家庭里的过年是十分热闹的。从祭灶那天起,大家就都忙乎起来。最先是叠“元宝”,那是用金银纸箔,叠成元宝的样子,然后用绳子穿成一串一串的,准备在供神供祖的时候烧;然后就忙扫房,用很长的掸子将屋角的蛛网和尘土,都扫除干净,又擦亮一切铜器,如蜡台、香炉,以及柜子箱子上的铜锁等。
          ⑧大门上贴上新的鲜红的春联。祖父还用红纸在书桌旁边贴上“元旦开笔,新春大吉”等等的吉利话。这些当然都是大人们的事,我们小孩子只准备穿新衣服,放花炮,拜年,拿压岁钱。因为大家庭里兄弟姐妹多,祖父的红纸包里,只是一两角的新银币,但因为长辈也多,加上各人外婆家给的压岁钱,我们每人几乎都得到好几块!
          ⑨新年过后,元宵节又是一个高潮。我们老家在福州市南后街,那条街从来就是灯市。灯节之前,就已是“花市灯如昼”了,灯月交辉,街上的人流彻夜不绝。福州的风俗,元宵节小孩子玩的灯,都是外婆家送的。福州方言,“灯”与“丁”同音。“添丁”是句吉利话,因此,外婆家送给我们姐弟四人的是五盏灯!我的弟弟们比我小的多,他们还不大会玩,我这时就占了便宜,我墙上挂的是“三英战吕布”的走马灯,一手提着一盏眼睛能动的金鱼灯,一手拉着会在地上走的兔儿灯,觉得自己神气得很。但最好玩的还是跟着哥哥姐姐们到大门口去看灯。有许多亲友到我家街上来看灯的,我们都高兴地点起用篾片编成的火把,把他们送走。
          ⑩1913年,我们到了北京,又过起小家庭生活,过年供祖宗也不烧元宝了。给父母和长辈拜年也只鞠躬,不好意思拿压岁钱了。家里没有了大孩子,没有人敲锣打鼓。弟弟们只会放些小炮仗,过年就显得冷清多了。
    ⑪家庭里过年不热闹,而集体的节日庆祝,却一年一年地扩大了,机关和学校里都有新年团拜,大门口还张灯结彩,也有种种文娱节目。如今呢,过年庆祝活动,更是以集体为中心,真是普天同庆!以近两年来的“地坛文化迎春庙会”为例,会上什么都有,参加的人既饱了眼福、耳福,又饱了口福。去年到过迎春庙会的朋友,回来都十分兴奋,我虽然因为行动不便,不能参加,但从报纸上的消息里,我已经想象到了那欢腾热闹的盛况,精神上已经参加进去了。
    (1)根据文章内容填写下列表格。
    时间 过年最难忘的事 感受
    前清时代
     
    笑声不断
     
    跟着哥哥姐姐们去看灯 热闹
    一九一三年 不拿压岁钱,只放些小炮仗
     
    如今
     
    欢腾热闹
    (2)揣摩下列语句,回答括号里的问题。
    ①扮女人的都是村里的年轻人,擦粉描,很标致的!(请赏析加点词语)
    ②最先是叠“元宝”,那是用金银纸箔,叠成元宝的样子,然后用绳子穿成一串一串的,准备在供神供祖的时候烧;然后就忙扫房,用很长的掸子将屋角的蛛网和尘土,都扫除干净,又擦亮一切铜器……(请从描写角度赏析)
    (3)蒋子龙说:“过春节就要遵年俗,有俗才有年,越‘俗’,年就越有味儿。”请结合作者过年的变化说说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4)阅读下列材料,回答相应问题。
          最壮是塞外点兵,吹角连营,夜深星阑时候,将军在挑灯看剑,那灯笼上你不希望写的几个斗方大字是霍骠姚,是汉将李广,是唐朝裴公吗?雪夜入蔡,同胡人不敢南下牧马的故事是同日月一样亮起了人的耳目的。你听,正萧萧班马鸣也,我愿就是那灯笼下的马前卒(吴伯箫《灯笼》)。
    本文和以上材料都提到了灯笼,其含义和所表达的情感却不同,请结合文本进行分析。

    组卷:16引用:3难度:0.5

三、作文(63分)

  • 11.作文。
          世间万物,有许多都会归来。久未蒙面的亲友欢聚一堂,沉寂了一冬的绿意在春风中盎然,被人淡忘的习俗得以传承,埋藏在心底的情感再度被激起……
          请以“             归来”为题写一篇作文,要求如下:
          (1)不少于600字,文体为记叙文。
          (2)结合自身经历、体验,感情真挚,不得抄袭和套作。
          (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信息。
          (4)书写3分,请认真书写。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