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河南省郑州东枫外国语学校九年级(上)开学语文试卷

发布:2024/7/24 8:0:9

一、积累与运用(27分)

  • 1.阅读下面语段,完成下面的小题。
          中国文化崇尚“和”。中华民族是名fù其实的礼仪之邦。书法“和谐中国,雨露滋润,和为贵”中苍劲有力的“和”字彰显出“和”既被视为诞育万物的本源,也被看作修德养性的关键。
    “和”是面对风云变huàn、纷争迭起的国际形势,发出的“一带一路”的倡议;“和”是在和同学们发生争执的时候,不强词夺理能够真诚地聆听别人的不同观点。
          有人认为“和”是放弃自己的观点,我对此①          ,实际上“和”是可以求同存异的。“和”尊重万物之间的差异性,旨在使万物之间互相配合,②             最终达到和谐的状态。
    (1)给加点的字注音或根据拼音写汉字。
    名fù其实
     
     
    有力
     
      
    风云变huàn
     
    词夺理
     
    (2)文中画横线处填入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A.①不以为意 ②相辅相成
    B.①不以为意 ②相辅相承
    C.①不以为然 ②相辅相承
    D.①不以为然 ②相辅相成

    组卷:12引用:2难度:0.6
  • 2.古诗文默写。
    写景 诵读经典古诗文,可以怡情悦性。读一读《题破山寺后禅院》中常建走进禅院看到“①
     
    ,②
     
    ”的鸟语花香、清潭倒影,内心杂念顿消;读一读《北冥有鱼》中的“水击三千里,③
     
    ”可感受大鹏拍打水面,乘着旋风盘旋飞至高空的景象。
    送别 “送别诗”是古诗海洋中璀璨的明珠,抒发了诗人的离别之情。“浮云游子意,④
     
    ”(李白《送友人》)以浮云孤飞喻游子之心,以落日将下、依依不舍喻故人之情;“⑤
     
    ,儿女共沾巾”(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劝慰友人在离别之际不要哀伤,不要有缠绵的儿女之态。
    言志 范仲淹在《岳阳楼记》中,表现忧国忧民的远大政治抱负的句子是:“先天下之忧而忧,⑥
     
    。”《行路难》中,表现李白政治上虽遭遇挫折,但仍乐观进取、充满奋斗精神的诗句是:“⑦
     
    ,直挂云帆济沧海。”《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表达刘禹锡豁达胸怀和奋发向上、努力进取精神的诗句是:“⑧
     
    ,病树前头万木春。”

    组卷:6引用:1难度:0.9
  • 3.名著阅读。
    根据下列名著阅读任务单,任选一项任务作答。
    阅读方法 助读资料 阅读人物
    检索目录 第七回 花和尚倒拔垂杨柳 豹子头误入白虎堂
    第八回 林教头刺配沧州道 鲁智深大闹野猪林
    第九回 柴进门招天下客 林冲棒打洪教头
    第十回 林教头风雪山神庙陆虞候火烧草料场
    第十二回 梁山泊林冲落草 汴京城杨志卖刀
    ①探究林
    冲的身世
    和落草的
    直接原因,
    应该选择
    阅读哪几
    回?为什
    关注情节 探究人物形象,离不开相关情节。比如鲁智深,在“鲁提辖拳打镇关西”“花和尚大闹桃花村”等情节中,义助金氏父女银两,护送他们离开,打死郑屠后谎称其诈死,借机逃走;在桃花村假扮刘太公的女儿,教训了桃花山的二头领周通,体现出鲁智深粗中有细、见义勇为、嫉恶如仇、扶危济困的性格特点。 ②请任选
    两个情节
    探究武松
    的性格特
    点。

    组卷:13引用:3难度:0.7

四、作文(50分)

  • 9.作文。
          《礼记•中庸》有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没有做好准备,匆匆上路,往往举步维艰;准备充分,未雨绸缪,才能收获满满。请以“我做好了               的准备”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合适的内容,把题目补充完整。②不少于600字;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10.作家史铁生的《那个星期天》,记述了自己小时候的一个星期天的经历,表达了真实感体验。在你的记忆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发生过特别的事情,遇见过特殊的风景,获得了别样的体验?在你的想象中是否有一个星期天,经历一场奇遇,解开一个谜团,见一个奇迹?
    ㅤㅤ请以“那个星期天”为题目,写一篇记叙文。
    ㅤㅤ要求:
    ①表意图明确,内容具体充实。
    ②600字左右。
    ③文中请回避与你有关的人名、校名、地名。

    组卷:3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