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浙江省宁波市九校高三(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小题。
材料一:
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保护”这一概念区分为两个层次。第一个层次是保存:“采取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予以保存。”更高的一个层次是保护:“采取传承、传播等措施予以保护。”这里所说的保存也类似基因保存的两种方法。从这些文件中的相关概念来看,基因保存的方式与非遗保护的确有可比较之处。然而这并不是非遗保护的全部涵义,甚至可能不是最重要的涵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颁布的公约中关于“保护”的完整表述是:“采取措施,确保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命力,包括这种遗产各个方面的确认、立档、研究、保存、保护、宣传、弘扬、承传和振兴。”这是与遗传基因保存不同的观念:对DNA的保存——无论是对分子活性的封闭保存还是数据档案保存,都是离开了生物生命体的分离保存。这种保存的意义在于为未来可能的再生、复制或参考比较保留一些基本条件,而不在于保护现有生物的生命活力。
非遗保护与以往关于遗产保护和文化传承的观念之间最明显的差异就在于保护生命力。保存文化要素与保护文化生命力,这是非遗保护观念的不同层次要求。我国非遗法中关于保护观念的“保存”与“保护”之区分正是体现了这种层次区别性。这种区别可以理解为非遗的消极保护与积极保护——对非遗的核心要素进行基因封存或档案式保存是一种对文化遗产的“临终关怀”,并为后代保存了可供提取、复制的原型模块;而保护文化生命力的延续性和成长性,则是一种“传宗接代”式积极保护,是为传统文化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和成长机遇。
(摘编自高小康《非遗活态传承的悖论:保存与发展》) 材料二:
“在传承中创新”,是传统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的基本原则。
手工艺与“纯艺术”不同,它的本源是日常生活需要。手工艺原本就是日用之物,因而,无论如何创新,都不应丢弃其生活器物之本性,成为“纯艺术”。以苏绣为例,宋代就出现了艺术水准很高的“画绣”,但是,服务于美化服饰之日用需要一直是苏绣之主流,恰恰是日用需要,推动了明清时期苏绣技艺的发展,而到了当代,技艺超群的苏绣艺人几乎都在从事“画绣”制作,由于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苏绣传承出现了危机。
再拿紫砂壶制作来说,顾景舟之所以能将紫砂壶的影响力提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主要得益于其超越前人的精湛技艺。据说,他仿制清代陈鸣远款的龙凤把嘴壶和竹笋小盂,曾被故宫博物院与南京博物院误作陈呜远传世真品收藏,可见其“传承”之功力。而几十年后,他之所以能帮博物院鉴定出这些仿作是出于己手,主要根据就是仿古壶的技术含量超越了陈鸣远。纵观顾景舟从艺生涯,虽然作品无数,但绝少新异之作,这并非是其创新精神不足,而是因为他秉承着一种古老的文化理念,即技艺上精益求精,臻于至善至美。与技艺革新相应的是,在审美观念上要不断推陈出新。推陈出新,“陈”是指不合乎时代精神的审美观念及其艺术形式,“推”即推动其依靠内在逻辑发生转化,不断调适以适应外部变化。
顾景舟年轻时以制作仿古壶成名,向来重视对传统器型的传承,但从不拘泥于古代形制,而是以现代审美意识去改进器型,如“子冶石瓢”壶早已成为经典器型,他却能潜心研究,推出“景舟石瓢”,通过身筒、壶嘴、壶把衔接等处的改进,使得“壶中君子”石瓢壶“稳重中见端庄、圆润中见骨架”,更为“精、气、神十足”。
考诸传统手工艺品的形制、图案、色彩,无不暗含着一种吉祥的寓意,此间包含着一种文化理念,即手工艺品的审美并非是无目的的、非功利的,而首先是为了满足人们祝愿日常生活美满的精神需要。笔者曾见过云锦大师金文创作的一幅作品,画面是三朵牡丹,两只蝴蝶,空间切分恰到好处,整体色调和谐,合乎现代审美趣味。而制作者阐释说,牡丹寓意富贵,蝴蝶寓意“耄耋”、高寿,合起来就是富贵到老,三朵牡丹不设计成对称的品字形,而是斜着排成一线,寓意是“一路发”。
(摘编自季中扬《论传统手工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创新性保护》) 材料三:
对于非遗传承人来说,其学识主要由技艺、素养、阅历三个方面构成,技艺知识主要来自于师承学习,是师傅心传口授示范与个人天赋悟性研习的结合,为传承人知识结构的核心。一般来说,当传承人技艺达至一定水平之后就会面临事业发展不进则退的瓶颈阶段,技艺水平的进一步提升则依赖于其个人素养和阅历。“非遗传承人”的可持续发展有赖于对其知识结构中的“素养”和“阅历”两个方面进行符合时代要求的进一步提升,以提高实践创新的能力。如图所示。
(摘编自张毅《非遗保护与传承的历史使命是推动其可持续发展》)(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我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将“保护”概念区分为“保存”和“保护”两个层次,其中“保护”的层次更高。
B.非遗保护既要求对非遗的核心要素进行基因封存或档案式保存,也要求为传统文化创造新的生存空间和成长机遇。
C.顾景舟仿制的清代陈鸣远款作品,曾被误作传世真品收藏,可见其逼真,但因他创新精神不足,绝少新异之作。
D.尽管当代苏绣艺人技艺超群,但是由于他们远离了日常生活需要这一手工艺的本源,苏绣传承出现了危机。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非遗保护与遗传基因保存的方式相同,强调对DNA的保存,其意义在于为未来可能的再生、复制或参考比较保留一些基本条件。
B.认定、记录、建档等措施是保存非遗的基本手段,是对文化遗产的“临终关怀”,为后代保存原型模块,体现了非遗保护的消极主义态度。
C.传统手工艺在历史发展过程中一直践行着“在传承中创新”的基本原则,如果一味传承,而不能创造新品种,传统手工艺就会面临消亡的命运。
D.非遗传承人的学识主要包含技艺、素养、阅历,其中主要来自师承学习的技艺是其知识结构的核心,他本人的素养和阅历也会对学识产生影响。
(3)根据对材料的理解,下列选项中不符合“非遗创新性发展”思想的一项是
A.四川“刘氏竹编”,传承人将传统竹编工艺与现代时尚设计元素相结合,推出的竹编新品系列设计新颖别致,既满足了当代人的审美诉求,又不失传统竹编的文化韵味。
B.在东西方文化交融的影响下,中国现代水墨画在语言形态上与传统绘画相比发生了显著变化。艺术家思维不局限于传统的文人画,更多地关注西方绘画等其他艺术形式。
C.南京云锦,本是宫廷用品,追求富丽堂皇、繁复之美,传承人并不完全抛弃传统,而是不断改变一些传统图案,制作出一批简洁、素雅的云锦制品。
D.秦淮灯彩制作讲究寓意讨喜。作狗灯,如卡通狗造型喜庆,笑眯眯,像是趴着给人拜年,寓意是恭喜发财;也作飞机灯,但不作枪炮子弹灯。
(4)根据材料三图示,阐述“非遗传承人”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5)鲁迅在谈文学时说“有地方特色的,倒容易成为世界的”。传统手工艺的存续和发展也是同理。请结合材料二,思考我们的传统手工艺如何才能更好地保全自己,走向世界。组卷:2引用:2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文本一:
关连长
朱定“第三连关连长是个优秀的战士,”团政委对我说,“也是个优秀的党员!就是文化程度低一点,这一次你去当文书,要好好学学他的榜样,放下知识分子的架子;同时在文化方面要帮他克服困难。”
第二天我就来到连部,三连刚解放杭州回来,暂时驻在公路旁的一个庙里待命。我找到一个通讯员,他把我带到最后一间房里。这房间,大概是用来堆破东西的,到处歪歪斜斜地放着一些破破烂烂的桌子凳子经台等。在这些破东西中间,硬挤出一丈多地方,地上铺了点稻草当床,把一个三只腿的破桌子用木条支起来放在前面,就当办公桌;桌上放着一只电话机,铺着一张地图。这大概就是连长办公室了。“连长在看病号,我去叫他。”通讯员说。
等了差不多一小时,才听见院子里有人声,接着通讯员就和一个三十多岁,中等身材,很瘦的人进来。我第一眼注意的是他两条浓眉毛和眼边的一长条伤疤,我知道这就是关连长,赶紧站起来。他已经抢步过来,双手紧紧地握住我的手,讲一口陕西音很重的官方话:
“朱同志,你来了!”
“王同志,”他又回头向通讯员说,“快去搞点稻草来!”说着就蹲下去解我的行李卷。
“不、不,我自己来。”我不好意思地挡住他。
“嗳嗳,不要客气,都是革命同志么!”他和气地笑着,颊上的肌肉把那条伤疤直挤到耳后去。
我们合作解开了行李卷,里面带了几本书。他翻了翻那本厚厚的《联共党史》,羡慕地向我笑笑:“以后得多多帮我认字呀!”
通讯员扛进两大捆稻草,他们两个就帮着我铺在地上,关连长拍拍那垫得厚厚的床说:
“就睡在我的旁边,朱同志,咱们今晚好好谈谈。”
那晚上我们真的谈开了。
“我入党入得迟了!”他叹息着说,“吃亏就吃在文化程度不高,道理都是人家给讲的,自己如果能捧本书本子来念,”他羡慕地望了望垫在我头底下的书,“脑筋也就不会这样糊涂,以后得好好地帮我多认字啊!”他又重复一遍。
我答应了他。
连指导员姓马,年纪很轻,一见面也像亲兄弟一样。那时候第三连一休息就搞“识字运动”,我和他计划把许多有用的字写在方块纸上,再贴在这些东西上。给关连长,我设计了一个“认字串”:把几个方块字用纸条连起来,叠起来是一个总方块,拉开来就成了一个句子。第一句是“我是关连长”。他一天就把它念熟了。后来就写较长些的句子给他,他用心地念着,每天总能至少识五个字,乐得他嘴也合不拢,一天到晚就问我要串串。
晚上我们同睡在一间房里,大家无所不谈。谈到家庭,老关就把他的伤疤一直笑到耳朵后去,谨慎小心地从贴肉袋里摸出一个纸包,一层一层地剥开,最后拿出一张照片。上面是他的老婆,两手拉着两个孩子,后面歪歪斜斜地写着“爸爸收”。
“我的婆姨跟两个娃儿,”老关说,一面斜着头看着这照片,一面孔爸爸的神气说,“前年寄来的。”
他把照片上的儿子看了又看。我们就静静地躺在那里,充满了希望幸福。
不久,部队奉令向上海开拔。沿路很平静,反动派的抵抗非常薄弱,但老关却发了一次脾气。
“你们闭着眼乱闯,人家的菜畦子是一锄一锄开出来的,费了好多劲才长了这么几畦,你们可把他们一下子就踩垮了!你自己种的菜是不是这样踩呢?没有办法也得从缝里过去啊!就闭着眼乱闯?!这样不爱惜人民的劳动,还能算得人民的军队?!”他讲话的声音很高,脸涨得通红,伤疤发紫。
晚上有四个弟兄跑来向老关坦白认错。老关这时又笑得合不拢嘴,把自己的一包烟都分光了。
到了上海近郊,第二天天没亮就接着命令:向右翼移动去接替二连,开始向敌人攻击。老关这时更加沉静了,分配了各排的具体任务,自己带领第一排先走。这时离敌人的阵地很近了,天空中满是炮弹呼呼的声音。我们阵地前有一所红洋房,那是敌人的据点。
“用迫击炮先把这些机枪阵地打垮!”指导员提高喉咙来压服不断的枪声;老关却把脸绷得像石板:“不要打!”脸上的紫疤像要裂开似的,默默地把望远镜递给了马指导员。老马看着看着就破口大骂起来,骂着又把望远镜递给了我,我校正了一看,就呆了。这洋房是两层,后墙上望过去,刚看见后面一间的玻璃窗,从窗中望过去,挤满了很多孩子,有几个小的正把脸贴在玻璃窗上,把鼻子压扁了,天真地向我们这边看着。
“我们炸倒了一段墙,”三排长报告说,“敌人的机枪就在楼底下,正对那个缺口。中间又有一段刈平的草地,啥子东西也没有,进了墙也不济事,怎么办呢?”
老关向三排长说,“集中火力射击那个缺口,把敌人的火力引过来,我从后面搞他的屁股!”
过了十来分钟,机枪得得地响起来,直扫在红砖上,把那些红砖都打得一片片飞开来,我紧张地望着那些一起一伏的人影,向围墙逼近过去。
突然,对方的枪声也响起来。接着一阵爆炸声,敌人的一架机枪喑哑了。
“炸得好!”通讯员抓住望远镜高兴地大叫起来,“炸他个精光!连长炸的,连长爬在前头。”
就在这时,几声可怕的爆炸声又传过来。在墙外逼近的人影中升起了几股灰沙。
“连长!”通讯员突然惊吓地叫起来,抛掉了望远镜,捞起马枪,就疯狂地冲了出去。一阵寒冷通过了我的全身,跳起来跟了上去。这时前面的弟兄都站起来,大喊着冲了上去,第二排已爬到墙上,冲锋枪嘶叫起来。
“完了!”通讯员的声音深得像山谷里的回声。
“老关炸死了!……”我茫然地望着老关伏卧的身体,好像这一切都不是真的。
“同志们!连长光荣牺牲了!”老马停了一停来控制他的感情,“为别人,为下一代牺牲了自己……”
老马和我走上楼去,推开了中间那个房间的门,满房子挤满了小孩子,惊惶地向我们呆呆地看了一分钟,最后坐在角落里的女教师先叫起来:
“解放军!解放军来了!”
那些小孩子,一瞬间都拥过来,牵住我们的手,天真地叫着,笑着,跳着,老马无限亲热地俯身抱起了一个有着大眼睛的孩子,紧紧地偎住他那苹果似的面庞,两行眼泪流了下来。……
一九四九年十一月二十日
(有删改) 文本二:
百合花(节选)
茹志鹃 早上下过一阵小雨,现在虽放了晴,路上还是滑得很,两边地里的秋庄稼,却给雨水冲洗得青翠水绿,珠烁晶莹。空气里也带着一股清鲜湿润的香味。要不是敌人的冷炮,在间歇地盲目地轰响着,我真以为我们是去赶集的呢!
……
刚才在团部我没注意看他,现在从背后看去,只看到他是高挑挑的个子,块头不大,但从他那副厚实实的肩膀看来,是个挺棒的小伙儿,他穿了一身洗淡了的黄军装,绑腿直打到膝盖上。肩上的步枪筒里,稀疏地插了几根树枝,这要说是伪装,倒不如算作装饰点缀。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在描写关连长办公环境时,借助诸如“歪歪斜斜”“破破烂烂”“三只脚”等一连串的修饰语,将驻地办公室的破旧不堪、简易清贫表现得淋漓尽致。
B.小说擅用细节塑造人物,“识字运动”中普通的方块纸和专门为关连长设计的“认字串”既表现了“我”对工作的认真投入,又体现了“我”对承诺的重视。
C.小说中的长条伤疤是关连长最鲜明的标记,也是描写他的传神之笔。笑时,它被挤到耳后去;怒时,发紫甚至像是要裂开。伤疤的变化彰显了人物的喜怒哀乐,爱憎情仇。
D.小说在讲述过程中插叙了关连长看妻儿合照的情节,并对他打开纸包时的小心谨慎作了重点呈现,表达了他对家人的珍视和思念,也为下文调整攻打策略做铺垫。
(2)关于文中三连跟敌人交锋的描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马指导员提议用迫击炮攻打敌方阵地,而关连长细心观察到红洋房二楼有孩子的存在,这也给三连攻下敌人阵地带来了新的挑战。
B.关连长冷静地安排任务,采取声东击西的策略,用机关枪吸引火力,自己带队从后突击,顺利炸掉敌方机枪,可见连队配合默契。
C.当通讯员发现关连长可能出事了,他的一声惊叫引得几乎所有人往前冲锋,表达出弟兄们对连长的爱戴之情,使小说主题更多元。
D.交锋后,“我”与老马成功救下孩子跟老师,“叫着,笑着,跳着”传递出孩子们被救后的欣喜,但其实这快乐中也隐含着悲伤。
(3)本文的关连长形象真实可亲,充满血肉,摆脱了平面化、脸谱化的倾向。请结合文本加以分析。
(4)故事人人会讲,各有巧妙不同。《百合花》和《关连长》讲述的都是解放军战士的故事,但读来有所不同。试从叙述视角与语言风格两个角度简析两文表达上的异同。组卷:10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9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刚过去的“双十二”活动中,快递员、网络主播等新就业形态劳动者进入超长“待机”状态,引发关注。他们主要通过平台自主接单承接工作任务并获得报酬。快递员大多是计件制,网络主播大多是时薪制,网约车司机的派单质量与在线时长绑定……诸如此类的薪酬制度,都将收入水平与工作时长牢牢挂钩。再加上普遍时薪低、平台数量导向的激励制度等,共同导致了一个结果:劳动者要想挣到钱,① 。因而,不少人选择灵活就业,为的就是灵活自在的就业时间。
不完善的薪酬制度带来的不只是超时工作,还隐藏着一些更严重的后果。比如,面对收入压力与工作总时长的张力,一些劳动者想要提高收入,只能不断压缩休息时间,进而出现快递员拒绝上楼、外卖员逆行超速、网约车司机在一个平台强制休息时换个平台接单等现象。类似的超负荷运转,不仅让劳动者权益缺乏保障,而且让服务质量大打折扣,甚至危及公共安全。因此,及时针对新就业形态制定完善工时制度,② ,也是平台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应然之举。
就业形态是新的,③ 。2021年7月,人社部等八部门印发《关于维护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保障权益的指导意见》,要求健全制度,补齐劳动者权益保障短板。因此尊重规律、科学研究并及时出台政策成为当务之急。
(1)下列各句中的引号和文中“待机”的引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主观主义和宗派主义的东西表现在党八股的文章和演说里就是靠装样子吓人,以为一吓,人家就会闭嘴,自己就可以“得胜回朝”。
B.再细分的群仍然是“群”,集体的共识不可能在相互孤立中找到,沟通的能力更不可能在自我封闭中发展。
C.消息传开,聂将军收到了大批来自日本各地的电报和书信,日本人称他是“活菩萨”
D.考古学家在北京周口店发现了距今约60万年前的猿人头盖骨,定名为“北京猿人”。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组卷:5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材料一:点开网络短视频平台,会发现不少明星网红账号有着鲜明的个人特色。他们的每一个短视频作品都严格符合账号的调性,也就是常说的“符合人设”,而特定的“人设”也吸引着特定的粉丝群体。但是再精心打造的“人设”也不过是一种刻意呈现出来的形象,本质上是一种营销行为。
材料二:美国社会学家戈夫曼的社会拟剧论认为社会系统好比一个舞台,人们的社会行为就是在社会这一舞台上表演。人们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个人努力把握自己给他人造成的印象,从而使自身的形象能最好地为自己要达到的目的服务。
近年来,“人设”破圈,成了生活热词;“立人设”也屡见不鲜,频受热议。结合上述材料,身为当代青年学子的你对此有怎样的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0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