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辽宁省实验中学高三(上)段考生物试卷
发布:2024/9/6 17:0:8
一、单选题:本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下列关于人体生理变化过程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2.下列有关科学实验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5 -
3.线粒体外膜分布着孔蛋白构成的通道蛋白,丙酮酸(有氧呼吸的中间产物)可以经此通道通过。线粒体内膜由于蛋白质含量高导致通透性低,丙酮酸通过与H+协同运输(一种主动运输)由膜间隙进入线粒体基质,如图所示。下列相关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34引用:3难度:0.7 -
4.如图表示细胞凋亡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引用:2难度:0.6 -
5.单体在遗传学上指同源染色体缺失一条的个体,通常可育,常用(2n-1)来表示,而一对同源染色体均缺失往往不能存活。研究发现,单体普通小麦产生的卵细胞及花粉的种类和比例均为(n-1):n=3:1,而参与受精的花粉的种类和比例为(n-1):n=1:24.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
6.真核细胞中的某些mRNA通过环化作用形成的闭环RNA比线性mRNA更稳定,且部分闭环RNA仍能作为蛋白质的翻译模板。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引用:2难度:0.5 -
7.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知识,判断正确的有( )
①化石是研究生物进化最直接最重要的证据;
②自然选择保存适应环境的变异,人工选择保留人类所需的变异;
③人工选择使鲫鱼发生变异,产生现今多种形态的观赏金鱼;
④达尔文认为种群是生物进化的基本单位;
⑤适应性的形成是在自然选择下种群基因型频率的定向改变;
⑥生殖隔离是新物种形成的标志;
⑦不同物种之间相互影响不断进化和发展即为协同进化。组卷:0引用:2难度:0.5 -
8.图甲表示突触,a表示突触前膜,b表示突触后膜;图乙表示受到刺激时神经纤维上的电位变化。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6引用:3难度:0.7
三、非选择题:本题共5小题,共55分。
-
24.吲哚丁酸(IBA)是一种外源生长素类调节剂,激动素(KT)是一种外源细胞分裂素类调节剂,研究人员研究了这两种激素对棉花幼苗根系生长的影响,实验结果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植物幼根的形态学上端是
(2)自然状态下,幼根生长的顶端优势体现在
(3)根据实验结果分析,IBA和KT这两种外源激素能够消除根顶端优势的是
(4)将IBA和KT用于棉花植物组织培养,MS培养基中的IBA与KT用量比值高时容易促进根的分化、抑制芽的形成,结合所学推知KT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是组卷:0引用:2难度:0.6 -
25.我国内蒙古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以羊草、克氏针茅为主的典型草场,但近年来在连续多年过度放牧的干扰下发生退化,冷蒿种群不断扩展,逐渐形成冷蒿草原。
(1)群落中的冷蒿与羊草、克氏针茅间存在
(2)有研究表明冷蒿可向环境释放具有化感作用的代谢产物,影响周围植物的正常生长。研究者利用不同浓度的冷蒿茎叶浸水提取液处理3种伴生植物幼苗,实验结果如图。据图分析,冷蒿释放的化感物质对羊草和克氏针茅幼苗根生长的影响分别
(3)绵羊对牧草的喜食程度依次为:糙隐子草>羊草>冷蒿>克氏针茅,但在持续过度放牧下,该草场的克氏针茅在群落中的优势地位被冷蒿替代,糙隐子草成为冷蒿的主要伴生物种。综合上述研究,对此现象的解释是:
①冷蒿通过无性繁殖抵抗放牧干扰;②原优势物种的生存空间被挤占,原因是
(4)如表为食物链“草→鼠→鹰“中各种群一年间的能量流动情况(单位:107kJ•a-1)种群 同化的总能量 用于生长、发育和繁殖的能量 呼吸消耗 传递给分解者 传递给下一营养级 未被利用的能量 草 69.5 7.0 19.0 45.5 鼠 19.0 9.0 1.0 4.5 鹰 3.5 1.0 2.5 微量不计 无
(5)目前对退化草场进行恢复治理的主要措施中,草种补播改良是一种常用方法。为使补播的草种能良好地萌发、生长发育,草场更好地达到生态效益与经济效益双赢,请结合上述研究成果分析,选用的草种应具有哪些特点?(至少答出三个要点)组卷:26引用:3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