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七年级上册《第三单元》2017年单元测试卷(5)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共4小题,每小题8分,满分20分)
-
1.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相应的句子。
(1)潮平两岸阔,
(2)
(3)《夜上受降城闻笛》中写诗人登临城楼所望到的景象的句子是:
(4)《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中融情入景,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的句子是:组卷:12引用:1难度:0.9 -
2.依次填入下面句子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传统书信________了太多的文化内涵。一封信,就是一份沉甸甸的敬意。
(2)细细________一盏清茶,里面有着说不尽的意蕴。
(3)端午节与父母团聚,对某些偏远山区的留守儿童来说,是一种________。组卷:6引用:1难度:0.9 -
3.下列句子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引用:1难度:0.9
二、阅读(共5小题,满分50分)
-
9.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童年河
赵丽宏 ①童年就像一条小河,从你生命的河床里流过,它流得那么缓慢,又流得那么湍急,你无法把它留住,它的涟漪和浪花会轻轻地拍击你的心,让你感觉自己似乎总是没有长大。
②七岁那年,父亲到乡下接雪弟去上海,可雪弟并不想去。
③乡下房子的后门外面是一条河,雪弟天天在河边走来走去,他喜欢在河岸玩,喜欢河边的风吹在脸上的感觉。迎面吹来的风中,有芦苇、树叶和青草的气息,有油菜花的香味。河岸上种着很多杨树和槐树,浓密的枝叶在空中交织成一团团绿色的云。树上的鸟在唱歌的时候,河里的鱼也在忙着,它们虽然无声无息,却是水里活泼的精灵。这一切,到了上海就再也看不见了。
④阿爹说上海也有河,叫苏州河,比这里的小河宽得多,河里有很多船,小舢板、大帆船、机器船,来来往往热闹得很。可雪弟还是不想离开乡下,不想离开亲婆。
⑤亲婆对他说:“雪弟,亲婆也舍不得你离开,不过你妈妈在上海盼你去呢。我的孙子最听话了,去吧。”
⑥听着亲婆的这些话,看着她没有几颗牙齿的嘴巴一张一合,雪弟突然觉得鼻子发酸,眼泪就像小虫子在面孔上爬,怎么也赶不走……
⑦离开乡下老家的情景,就像一幅画。
⑧一支竹篙在河岸上轻轻一点,木船就摇晃着在河面上滑动了。老家的房子和宅子边的树浮在河面上,一点点往后退。亲婆站在老宅后门口,一头稀疏的白发在风中飘动,她是这幅画的中心。
⑨亲婆的身影越来越小,终于被芦苇的绿荫遮住了。这时,雪弟突然听见很多人在喊他的名字,一簇簇黑头发在起伏的芦苇梢上一冒一冒地闪现,这是镇上的孩子们在岸上追他呢。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雪弟听不清他们在喊什么,只看到石桥在往后退,孩子们的身影渐渐缩小,最后化成眼睛里的模糊一片……
⑩阿爹坐在船舱里,默默地凝视雪弟:“雪弟,到上海后,你就要上学了。等放暑假,你就可以回乡下来看亲婆,来和你的伙伴们玩。老家不会逃走的,你说对不对?”
⑪阿爹问“你说对不对”时,雪弟感觉自己被当成大人对待了。他喜欢这种感觉。他一边点头,一边问阿爹:“为什么不让亲婆一起去上海呢?”
⑫“亲婆年纪大了,她在乡下住了一辈子,不愿意搬家。上海的新家现在什么也没有,等家里都安顿好了,一定想办法把亲婆接来。”
⑬雪弟看着在河岸上浮动的芦苇和树梢,不再说话。他在想,上海的新家,到底是什么样子。阿爹说的那条苏州河,和身边这条河,是不是一样呢?
(《意林•少年版》2016年13期)(1)选文叙述了一个怎样的故事?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2)下面的语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手法?有什么作用?
那些孩子跑到石桥,趴在栏杆上大声喊着,摇动的手臂就像风中的芦叶。
(3)第③自然段中画线句属于什么描写?有什么作用?
(4)结合选文,请从结构和内容上说说你对文章末句的理解。组卷:13引用:1难度:0.3
三、解答题(共1小题,满分50分)
-
10.作文。
百草园是鲁迅先生的乐园,这里其乐无穷,美女蛇的故事充满了神秘色彩;三阳春旁的书店是林海音的乐园,这里书籍琳琅满目,那个耳朵上架着眼镜的店员让她懂得了关爱……在我们的生活中,总有属于自己的乐园,带给我们别样的乐趣。
请以“乐园”为话题,写一篇作文。
要求:
(1)题目自拟;
(2)有真情实感;
(3)文体不限;
(4)不少于500字(写成诗歌不少于30行);
(5)文章中不要出现地名、校名和人名。组卷:8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