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城阳区八年级(下)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8/11 2:0:1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每小题2分,共40分)
-
1.人民民主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应有之义。_____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属性,是最广泛、最真实、最管用的民主。( )
组卷:89引用:8难度:0.8 -
2.2022年6月5日10时44分,____载人飞船与火箭成功分离,进入预定轨道。飞行乘组状态良好,发射取得圆满成功。( )
组卷:1引用:2难度:0.8 -
3.2023年1月1日起我国一系列新修订法律施行,《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权益保障法(2022修订)》,为保障妇女权益提供了有力的法治保障;《中华人民共和国体育法(2022修订)》,为促进体育事业提供了法治保障这一系列法律的制定和修改必须符合的条件是( )
①依据宪法这一根本法制定
②由我国最高行政机关制定
③不得与宪法的精神相违背
④符合人民代表的利益组卷:7引用:3难度:0.6 -
4.2023年1月14日开播的电视剧《狂飙》,该片聚焦反腐败斗争中的典型案例,昭示了党中央严厉惩治腐败的坚定意志,体现了宪法的核心价值追求是( )
组卷:135引用:33难度:0.6 -
5.某高校航天领域研究生常某接受境外人员提供的“经费”20多万元,在不到两年的时间里,向境外人员发送情报资料60多份,泄露了国家秘密,最终经检察机关依法批准逮捕。常某的行为带给我们的警示有( )
①维护国家安全是公民的权利
②自由需要法治的规范
③国家安全与我们息息相关
④违反法定义务应受到刑事处罚组卷:29引用:6难度:0.7 -
6.有研究表明,新一轮奥密克戎变异株绝不是“大号流感”。以我国14亿多人的总人口基数、庞大老年人群体的现实国情,如不及时从严防控,后果不堪设想,因而我国坚持“动态清零“总方针不犹豫不动摇。这彰显了我国( )
组卷:39引用:4难度:0.7 -
7.2023年3月,习近平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四届一次会议的民建、工商联界委员时指出,“要引导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正确理解党中央方针政策,增强信心、轻装上阵、大胆发展,实现民营经济健康发展、高质量发展”。下列对民营企业的理解正确的有( )
①国家鼓励、支持、引导民营企业发展
②民营企业是生产资料归一部分劳动者共同所有
③民营企业是国民经济的主导力量
④民营企业是非公有制经济的一部分组卷:4引用:1难度:0.7 -
8.“没有信仰的法律将退化成为僵死的教条,而没有法律的信仰将蜕变成为狂信。”这名话主要体现了(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23.心系人民谋发展
最近,淄博烧烤可谓“火出圈”。火炉、小饼加蘸料,这种“神仙吃法”吸引了众多游客到当地品尝美食。“进淄赶烤”称为当下中国最火的事情。在淄博烧烤“爆红”的背后,是中国城市探索未来发展模式的努力。
材料一:淄博市委书记专门对这次淄博烧烤的“红”做了总结分享:党委政府不是因为火了我们才去这样做,我们是一直这样做这事。所以说给大家搭建平台也好,一直是我们市委市政府重要的工作。
(1)在淄博烧烤“爆红”的背后,有淄博市委市大力支持,这说明了什么?
材料二:最近因爆火的烧烤,诚信经营的商家,热情好客的市民和人间烟火气等出圈的淄博,发布了一季度统计数据,数据显示,根据市级生产总值统一核算结果,一季度全市实现生产总值1057.70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同比增长4.7%。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5.04亿元,增长4.4%;第二产业增加值507.43亿元,增长4.6%;第三产业增加值525.23亿元,增长4.7%。
(2)从经济角度,分析淄博烧烤走红的原因。
材料三:淄博烧烤走红网络,当地政府迅速反应,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打出了一套套“组合拳”,确保全国游客来到淄博“吃得放心、玩得开心、走得舒心”。从发布烧烤地图,到开通烧烤公交;从举办烧烤节,到策划烧烤主题的文旅活动,淄博稳稳地接住了这波流量为城市发展带来的无限机遇。
(3)淄博烧烤的迅速出圈,为青岛发展提供了哪些借鉴经验?
(4)作为中学生,我们可以怎样为青岛旅游业发展贡献青春力量?组卷:0引用:1难度:0.4 -
24.弘扬法治与法同行
轻轻一点击,信息就犹如潮水般汹涌而来。网络走进了我们的生活,变更了我们四周的世界。
【我来吐槽】
网络谣言、网络恶搞、网课爆破、网购陷阱……生活中有部分公民利用网络给他人或社会带来侵害,日常生活中你是否也遇到或听到过类似案例,给你或他人的生活带来侵害?
(1)案例描述:
法令行则国治,法令弛则国乱。从网络安全法的施行到民法典的颁布实施,以及数据安全法、个人信息保护法的出台,近年来,在数字经济发展和法治建设进程中,我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律制度不断发展完善。
【学法行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是我国第一部个人信息保护方面的专门法律。该法首次提出了“个人信息权益”的概念,并以保护个人信息权益作为立法目的之一。这是在我国《民法典》个人信息保护规定基础上的发展和完善。
(2)你可以通过哪些途径学习《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列举两种)
【法治讲堂】
为了生活安全,小明的父母准备在家门口安装摄像头进行监控。小明指出,这需要取得邻居的同意。父母不禁疑问:自家门口安装摄像头,是我的自由,需要邻居同意吗?基本案情 谢某和胡女士是住在同一栋楼的邻居,两家门对门,共用一个楼道。为了加强自身安全,谢某在楼道内安装了一个旋转式监控摄像头。胡女士认为,谢某安装的摄像头让自己每次回家都在其监视之下,且谢某通过该摄像头可以清楚地看到她的个人影像,还能掌握她出入家门的时间等,这让胡女士的心理产生了很大的压力。多次与谢某交涉无果后,胡女士一纸诉状将谢某告上了法院,请求立即拆除摄像头。 判决结果 谢某在楼道内安装的摄像头,能够拍到胡女士进出住宅的信息,已超出合理限度,应当承担停止侵害的法律后果,拆除摄像头。 法律指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第一千零三十二条规定,自然人享有隐私权。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刺探、侵扰、泄露、公开等方式侵害他人的隐私权。《中华人民共和国个人信息保护法》第六条处理个人信息应当具有明确、合理的目的,并应当与处理目的直接相关,采取对个人权益影响最小的方式。收集个人信息,应当限于实现处理目的的最小范围,不得过度收集个人信息。
【普法行动】
小明计划在班级举办一次关于保护个人信息的主题普法活动,增强同学们保护个人信息的法治意识。
(4)请你为本次普法活动设计两个活动环节。组卷:4引用:1难度: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