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宁夏吴忠市青铜峡高级中学高二(下)学业水平语文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本题4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列文字,回答下列各题。
    我的一位国文老师
    梁实秋
          我遇见过一位国文先生,他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
          先生姓徐,名锦澄,我们给他取的绰号是“徐老虎”。
          他的相貌很古怪,很容易成为漫画的对象。头很尖,秃秃的,脸是方方的,扁扁的,像《聊斋志异》中夜叉的模样。他的鼻子眼睛嘴好像是过分的集中在脸上很小的一块区域里。他戴一副墨晶眼镜,银丝小镜框,这两块黑色便成了他脸上最显著的特征。他经常是仰着头,迈着八字步,两眼望青天,嘴撇得瓢儿似的。他如果笑起来,是狞笑。
          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开口就骂人。有一天上作文课,徐老先生因为一件小事就滔滔不绝地吼叫起来,大家都为之愕然。这时候我可按捺不住了,便挺身分辩了几句。这一下我可惹了祸,老先生把他的怒火都泼在我的头上了。他在讲台上来回地踱着,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其中警句甚多,我至今还记得这样的一句:
    “×××!你是什么东西?我一眼把你望到底!”
          但是从这一次起,徐先生算是认识我了。我这一个“一眼望到底”的学生,后来居然成为一个受益最多的学生了。如今想来,当初的“凶”何尝不是一种负责。徐先生自己选辑教材,有古文,有白话,油印分发给大家。这样新旧兼收的教材,在当时还是很难得的开通的榜样。我也因此逐渐领教了他的才学。他的朗诵也非常有意思,好文章掷地作金石声,那也许是过分夸张,但必须可以朗朗上口,那却是真的。我对于国文的兴趣因此而提高了不少。
          徐先生最独到的地方是改作文。他最擅长的是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一行一行的抹,整页整页的勾;洋洋千余言的文章,经他勾抹之后,所余无几了。他说:“你拿了去细细的体味,你的原文是软爬爬的,我给你勾掉了一大半,你再读读看,原来的意思并没有失,但是笔笔都立起来了,虎虎有生气了。”我仔细一揣摩,果然。他的大墨杠子打得是地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在这删削之间见出他的功夫。如果我以后写文章还能不多说废话,还能有一点点硬朗挺拔之气,就不能不归功于我这位老师的教诲。
          我离开先生已将近五十年了,未曾与先生一通音讯,不知他云游何处。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还怀着怅惘敬慕之意。
    (1)下列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作者不惜笔墨交代了徐老师可怕的绰号、怪异的相貌、狰狞的凶笑、不良的习惯等。这反映了作者对“徐老虎”的畏惧与厌恶之情。
    B.徐先生批改作文时常常用大墨杠子大勾大抹,把虚泡囊肿的地方全削去了,剩下的全是筋骨,反映出徐先生高超的写作水平,他的这种修改方法对作者今后的文学创作的成功产生了重要影响。
    C.作者截取了徐先生生活的几个片段,抓住先生的主要特征,寥寥几笔,便把徐先生刻画得形神兼备。
    D.“徐老先生总是很凶,老是开口就骂人”,“足足骂了我一个钟头”等行为,反映出徐先生脾气暴躁,性格偏激,不热爱学生,对教学和学生都缺乏应有的耐心。
    (2)下列对文章内容与艺术特色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说这位国文先生给我的印象最深,使我受益也最多,给文章设置了悬念,奠定了文章的情感基调,引发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B.文章在刻画先生的外貌时,抓住了特征,有意凸显了先生形貌“古怪”的一面,给读者留下了鲜明的印象。
    C.本文在外貌、语言描写等方面颇见功夫,从多个方面塑造了一个生动鲜活的先生的形象。
    D.文章欲抑先扬,形貌刻画中寄寓着批判,行为描写中又蕴含着赞扬,字里行间充满对先生浓烈的情感。
    (3)徐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作者描写徐先生时用了哪些手法?
    (4)文章最后写道:我在回忆他的音容之余,不禁怀着怅惘敬慕之意。这句话里包含了怎样的情感,请结合文章内容分析。

    组卷:12引用:1难度:0.4

二、古代诗文阅读(本题8小题,共29分)(一)文言文阅读(本题5小题,共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才能不及中人,非有仲尼、墨翟之贤,陶朱、猗顿之富;蹑足行伍之间,而倔起阡陌之中,率疲弊之卒,将数百之众,转而攻秦;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天下云集响应,赢粮而景从。山东豪俊遂并起而亡秦族矣。
          且夫天下非小弱也,雍州之地,崤函之固,自若也。陈涉之位,非尊于齐、楚、燕、赵、韩、魏、宋、卫、中山之君也;锄耰棘矜,非铦于钩戟长铩也;谪戍之众,非抗于九国之师也;深谋远虑,行军用兵之道,非及向时之士也。然而成败异变,功业相反也,何也?试使山东之国与陈涉度长絜大,比权量力,则不可同年而语矣。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然后以六合为家,崤函为宫;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
    (选自贾谊《过秦论》)(1)下面加点字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隶之人 氓:民
    B.粮而景从 赢:赢得
    C.竿为旗 揭:举
    D.度长 絜:衡量
    (2)对文中画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B.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C.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D.始皇既没/余威震于殊俗/然陈涉瓮牖/绳枢之子/氓隶之人/而迁徙之徒也
    (3)下列各项有关古代文化常识的叙述,有误的一项是
     

    A.阡陌:田间小路,“阡”是指东西走向的,“陌”是指南北走向的。
    B.山东,指崤山以东,即东方诸国。
    C.“八州”,指兖州、冀州、青州、徐州、豫州、荆州、扬州、梁州。
    D.七庙,即天子的宗庙,是古代天子供奉祖先牌位、举行祭祀的处所。
    (4)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重点强调陈涉的平凡,是为了与秦的繁盛形成鲜明对比。
    B.作者铺叙九国力量与秦国的悬殊差距,是为了突出秦灭亡的原因不在客观而在自身。
    C.作者阐述了诸侯国和秦王朝灭亡的原因,对各国统治者不施仁政进行了讽刺和批判。
    D.段落文字思路清晰,层次分明,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作为中心主旨收束全文。
    (5)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然秦以区区之地,致万乘之势,序八州而朝同列,百有余年矣。
    ②一夫作难而七庙隳,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何也?

    组卷:2引用:1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本题4小题,共1)

  • 7.从下列材料中选取必要的信息,为“微信”下定义。(不超过50字)
          ①微信是腾讯公司推出的一款免费应用软件。
          ②微信通过网络为智能手机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③微信能快速地为用户提供即时通讯服务。
          ④微信界面支持发送语音短信、视频、图片(包括表情)和文字,并支持多人群聊和视频聊天。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四、写作(4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有人认为,生活中要努力把精力放在有意义的事情上。也有人认为,生活中一些看似无意义的事情,其实也是有其价值的。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写一篇不少于 600 字的文章,体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根据材料内容及含意,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

    组卷:5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