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上海市徐汇区部分学校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一模)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古诗文。
-
1.默写与运用。
(1)乱花渐欲迷人眼,
(2)但愿人长久,
(3)
(4)《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诗人运用比喻,对世事的变迁和仕宦的升沉,表现出豁达的襟怀的诗句是组卷:8引用:1难度:0.5 -
2.阅读下面选文,完成问题。
渡荆门送别
李白
渡远荆门外,来从楚国游。
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月下飞天镜,云生结海楼。
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
小石潭记 从小丘西行百二十步,隔篁竹,闻水声,如鸣珮环,心乐之。伐竹取道,下见小潭,水尤清冽。全石以为底,近岸,卷石底以出,为坻,为屿,为嵁,为岩。青树翠蔓,蒙络摇缀,参差披拂。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佁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与朱元思书
吴均 风烟俱净,天山共色。 从流飘荡,任意东西。自富阳至桐庐一百许里,奇山异水,天下独绝。
水皆缥碧,千丈见底。游鱼细石,直视无碍。急湍甚箭,猛浪若奔。
夹岸高山,皆生寒树,负势竞上,互相轩邈,争高直指,千百成峰。泉水激石,泠泠作响;好鸟相鸣,嘤嘤成韵。蝉则千转不穷,猿则百叫无绝。鸢飞戾天者,望峰息心;经纶世务者,窥谷忘 反。横柯上蔽,在昼犹昏;疏条交映,有时见日。
【注】①缥(piǎo)碧:原作“漂碧”,据其他版本改为此,青白色,淡青色。②轩邈(miǎo):意思是这些高山仿佛都在争着往高处和远处伸展。轩,向高处伸展。邈,向远处伸展。这两个词在这里形容词活用为动词用。③嘤(yīng)嘤成韵:鸣声嘤嘤,和谐动听。嘤嘤,鸟鸣声。韵,和谐的声音。
(1)《小石潭记》作者是唐代的
(2)《小石潭记》中“似与游者相乐”一句表面写鱼儿之乐,实则写游人之乐,这一写法与《渡荆门送别》中一句“
(3)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①从流飘荡
(4)下列对画线句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迅疾的河流很像箭,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B.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在飞奔。
C.迅疾的河流很像箭,凶猛的巨浪像在飞奔。
D.湍急的水流比箭还快,凶猛的巨浪像飞奔的骏马。
(5)《与朱元思书》和我们学过的八年级上册教材《答谢中书书》中的“书”都是组卷:18引用:1难度:0.5
三、综合运用。
-
5.阅读下面材料,完成问题。
九年级老师们从报纸上收集了四则关于上海市民的阅读信息报道,她们想了解同学们在疫情期间的阅读情况,设计了四道题,请你配合完成。
材料一:4月15日,2021年上海市全民阅读工作会议上,一份《2020年度上海全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报告显示,上海市的综合阅览率(即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的人数占总人数的比率)以97.04%的占比居全国榜首。该报告由中共上海市委宣传部(新闻出版局)联合上海交通大学研究团队共同发布。调查历时一年,多方面呈现了上海市 2020 年度市民的阅读状况,为上海市全民阅读的工作开展提供了有力的数据支持。
材料二:调查主要有以下发现:
(A) (B)
(C) (D)
材料三:上海市民选择纸质书阅读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需要深度阅读”和“需要反复阅读”,而选择数字阅读的最重要的两个原因是“阅读内容更方便携带”以及“资源获取更便利”。
材料四:调查组参考了心理学、社会学等学科相对成熟的量表,将阅读意义划分为“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和“社会责任感”三个维度,探究了市民的阅读行为与阅读意义间的关联。结果发现,市民的阅读时间越长、阅读花费越多、阅读评价越高以及公共文化设施使用频率越高,越能够帮助他们更好的认识自我,认识世界,同时具有更高的社会责任感。
(1)材料一告诉我们的信息有:《2020年度上海全民阅读调查报告》发布的时间、
调查时长和报告覆盖面及实际作用。
(2)读材料二中的四幅图,下面理解正确的两项是
A.人们花在数字阅读上的时间高于传统的纸质阅读。日阅读时间越长,纸质阅读和数字阅读之间的时长差距越大。
B.家庭是市民阅读较为重要的场所,在不同阅读场所的选择上,“书房或客厅”“卧室”的占比均位列前三位。
C.从市民的阅读支出上看,市民不愿意为纸质书花钱,更倾向选择免费的电子阅读资源。
D.报告显示,阅读对市民在疫情期间的焦虑缓解无法起到一定的正向作用。
(3)作为一个上海市民,你平时大多选择纸质书阅读还是数字阅读,为什么?请结合材料三和自己阅读实际经历陈述理由。
(4)读了材料四,你一定从结果发现阅读对个人发展的具体作用和独特价值。疫情期间,你肯定也读了多本名著,感受到阅读的魅力。请从下列五部名著中选择一部,结合所读名著中具体人物形象和内容谈谈你的阅读收获。(100字左右)
《鲁滨逊漂流记》《童年》《红星照耀中国》《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水浒传》组卷:16引用:1难度:0.5
四、写作。
-
6.有人说:什么是成长?那是你内心的一个尺度。你能够感觉到你的成长,你内心知道你会成长成什么样子,就好像一颗树籽,无需指导,也会成长为一颗挺拔的树。世界上每一个人都可以成长为自己最好的样子。请以“这就是成长”为题作文。
题目:这就是成长
要求:(1)写篇 600 字左右的文章。(2)不得暴露个人相关信息。(3)不得抄袭。组卷:15引用:3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