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九年级《13.1 分子热运动、13.2 内能、13.3 比热容》2021年同步练习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1.下列关于分子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58引用:1难度:0.8 -
2.下列实例中,不能说明分子在做无规则运动的是( )
组卷:83引用:5难度:0.9 -
3.打碎的玻璃即使拼在一起,也不能“破镜重圆”,其原因是( )
组卷:81引用:8难度:0.8 -
4.下列现象中不属于扩散现象的是( )
组卷:29引用:7难度:0.9 -
5.下列哪个现象可以说明分子是在不停地做热运动的( )
组卷:56引用:7难度:0.9 -
6.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紧地压在一起,这时两块铅就会结合起来,甚至下面可以吊一个重物都不能将它们拉开这一现象说明( )
组卷:221引用:9难度:0.9 -
7.下列事实不能作为相应观点的证据的是( )
组卷:921引用:15难度:0.7 -
8.在如图所示的各种现象中,主要说明分子间存在引力的是( )
组卷:568引用:23难度:0.9 -
9.某些物质的微观特性表现为分子间距离很远,彼此间几乎没有力的作用,宏观特性表现为既无固定形状,也无固定体积,则该物质可能是( )
组卷:418引用:9难度:0.9 -
10.如图所示,上、下两个广口瓶分别装有空气和二氧化氮气体,中间用玻璃板隔开,抽去玻璃板后( )
组卷:219引用:21难度:0.7
二、填空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11.物质是由
组卷:19引用:1难度:0.9 -
12.分子间存在着相互作用的
组卷:60引用:1难度:0.9 -
13.常见的物质是由极其微小的粒子--、构成的,它们的大小通常以m为单位来量度。人们用肉眼(选填“能”或“不能”)直接观察到这些微粒。
组卷:72引用:2难度:0.6 -
14.气体容易被压缩,是由于气体分子间的;但气体也不能无限制地压缩,是由于分子间存在的缘故。
组卷:77引用:19难度:0.9 -
15.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一种燃料。它是无色无味的气体。为了安全,在煤气中添加了一种有特殊气味的气体,一旦发生煤气泄漏,人很快就能闻到这种气味,及时排除危险。这一事例说明气体分子 。
组卷:133引用:27难度:0.9 -
16.经过美食街时,同学们总能闻到风味独特的“臭豆腐”的味道,这属于 现象;“臭豆腐”经过烧烤后,加快了 的无规则运动。
组卷:946引用:23难度:0.9 -
17.如图是同学们在学校的活动情况,可以用来模拟粒子在不同物态中的活动情况每位同学代表一个粒子。其中 图可理解为组成固态物质的分子,图可看做液态物质分子,图可看做气态物质分子。
组卷:15引用:5难度:0.9 -
18.“端午浓情,粽叶飘香”。“粽叶飘香”说明分子在;将两个表面光滑的铅块相互紧压,它们会粘在一起,说明分子间存在;若把分子看成一个小球,则一般分子直径的数量级为10-10m,合nm。
组卷:2256引用:61难度:0.9 -
19.把磨得很光滑的铅片和金片紧压在一起,在室温下放置5年后再将它们切开,可以看到它们互相渗入约1mm深,表明固体之间也能发生 现象;将两个铅柱的底面削平、削干净,然后紧压在一起,两个铅柱就会结合在一起,甚至下面吊一个重物都不能把它们拉开,主要是因为铅柱的分子之间存在 。
组卷:658引用:22难度:0.7
三.解答题(共2小题)
-
56.小明用两个完全相同的电加热器分别对初温均为20℃的甲、乙两种液体加热(m甲<m乙),如图为甲、乙两种液体的温度随加热时间变化的关系图线,加热过程中两种液体每秒吸收的热量(选填“相同”或“不同”),甲液体第30s的内能(后两空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第35s的内能,甲液体的比热容乙液体的比热容。
组卷:1145引用:6难度:0.5 -
57.如图,在探究“不同物质吸热能力”的实验中:
(1)甲、乙两套装置你选择 装置,原因是 。
(2)在两个相同的烧杯中加入初温相同、相同的水和煤油(ρ水>ρ煤油)。
(3)水和煤油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丙所示
①根据图丙可判断出a物质是 。
②加热3分钟时,b液体比a液体的温度高,那么b吸收的热量 a吸收的热量(选填“大于”、“小于”或者“等于”)。
③根据图丙可判断出 吸热能力强。
(4)本实验除了采用控制变量法以外,还采用相同的热源,通过比较 来比较水和煤油吸收热量的多少,这种解决物理问题的方法称之为 法。组卷:275引用:8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