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福建省泉州市高一(上)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1 15:30:2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6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带着约2千克的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图1示意泉州某中学在操场举行的“我们一起看挖土”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图2示意月球景观,据此完成1~3题。
该中学为了顺利进行该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应密切关注当地该日的(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2.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带着约2千克的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图1示意泉州某中学在操场举行的“我们一起看挖土”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图2示意月球景观,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嫦娥五号”探月往返的宇宙空间,所属的最低级天体系统为( )组卷:2引用:0难度:0.80 -
3.2020年11月24日4时30分,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发射,开启我国首次地外天体采样返回之旅。探测器自动完成月面样品采集,带着约2千克的月壤成功返回地球。图1示意泉州某中学在操场举行的“我们一起看挖土”天文观测科普活动,图2示意月球景观,据此完成1~3题。
月球土壤的形成主要是由于月球表面( )组卷:3引用:0难度:0.50 -
4.图示意1980-2020年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面小题。
推测下一次的太阳黑子数的峰值大约出现在( )组卷:1引用:0难度:0.70 -
5.如图示意1980-2020年太阳黑子数的变化情况,据此完成4~5题。
科学家预测2020年以后太阳黑子数量会逐渐增多,可能导致地球( )
①高纬度地区的极光现象减少
②磁场被扰乱
③卫星的太空环境相对安全
④卫星导航、空间通信信号不稳定组卷:1引用:0难度:0.80
二、非选择题(共4题,40分)
-
33.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地处内蒙古半干旱区的库布其曾经森林茂密,随着气候变干冷多风,加上人类无节制开荒,退化为沙漠,经过近30年的治理,库布其沙漠植被覆盖率达到53%,成为全球第一个被整体治理的沙漠。近年,中国某企业研发“生物土壤改良剂”,在库布其沙地试验取得成功。“生物土壤改良剂”以农作物剩余物为原料,加工成具有粘合作用的胶体,配合种植大量草本植物,使沙漠具备土壤特性。该改良方法易施工、成本低。如图示意库布其沙漠的位置。
(1)推测库布其由森林到沙漠的演变过程中土壤质地的变化。
(2)简述“生物土壤改良剂”在改良土壤方面发挥的作用。
(3)在我国内陆干旱地区大面积推广“生物土壤改良剂”是否可行,请说明理由。组卷:4引用:1难度:0.5 -
34.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祖厉河地处黄土高原内部,是黄河上游的一级支流,含沙量极大,有“一石水而七斗泥”之说。2019年5月,某中学地理研学小组在水土保持专家刘教授的指导下,对祖厉河流域开展了以“黄河上游流域治理与生态文明建设”为主题的考察活动。他们来到祖厉河上游,放眼望去,沟壑纵横,植被稀疏。两天后,研学小组继续北行至靖远水文站,工作人员介绍,每逢汛期这里泛滥成灾,入黄口处常形成沙坝,造成黄河干流严重淤堵。图1示意祖厉河流域水系,图2示意祖厉河各水文站月平均输沙量年内分配。图3示意黄土地貌景观。
(1)研学小组依据水文站提供的资料绘制了祖厉河各水文站多年平均月输沙量变化图(图2),并发现祖厉河多年月平均输沙量主要集中于7-8月。分析形成该现象的原因。
(2)研学小组发现,当地为减少祖厉河入黄泥沙,在黄土墚、坡面、沟谷三种地貌部位采取了不同的治理措施。其中在某种地貌部位采取打坝淤地的治理措施,推测该种地貌部位并阐述打坝淤地能够发挥的作用。
(3)通过考察活动,研学小组对黄土地貌有了直观了解,撰写考察报告,报告中有涉及到黄土地貌的观察顺序。请结合图3,写出黄土地貌的观察顺序。组卷:3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