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江西省新余市高考生物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细胞的结构与功能相适应,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6 -
2.下列有关教材中生物学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6 -
3.人体(2N=46)细胞正常分裂的过程中,伴随着细胞结构的规律性变化。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6 -
4.生物胁迫(如病原微生物侵染和动物取食等)会诱导一种植物激素水杨酸合成,从而增强植物对生物胁迫的抗性。拟南芥被昆虫取食后会释放一种气体成分——罗勒烯,有研究表明,用罗勒烯分别处理拟南芥野生型植株和水杨酸受体缺失突变体后,进行病菌接种实验,一段时间后检测植株中病菌数量,结果如图,下列分析错误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8
二、非选择题
-
11.豆豉是一种以大豆为原料的传统发酵食品,在我国有2000多年的制作和食用历史。其制作工艺流程如图。
回答下列问题:
(1)制曲的目的是让黑豆上长满曲霉等微生物。为了弄清微生物的具体种类,需从曲料(制曲阶段黑豆表面部分)中分离、纯化微生物,常用的接种方法有
(2)豆豉风味的形成与腐乳类似,据此推测豆豉的鲜美口味主要在
(3)黑豆蒸熟或煮熟后更容易制曲,从蛋白质的结构和水解难易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4)小作坊制作的豆豉中,有时出现肉毒菌毒素,从而引起食物中毒。为避免肉毒菌等有害杂菌的污染,在豆豉制曲阶段可采取的措施有组卷:9引用:1难度:0.7 -
12.目前针对新冠病毒的检测方法主要有核酸检测、抗原检测、抗体检测三大类。目前常用“荧光RT-PCR技术”进行核酸检测,方法是取被检测者的mRNA在试剂盒中逆转录出cDNA,并大量扩增,同时利用盒中荧光标记的新冠病毒核酸探针来检测PCR产物中是否含有新冠病毒的cDNA,在检测过程中,随着PCR的进行,反应产物不断累积,“杂交双链”荧光信号的强度也等比例增加,可通过荧光强度的变化监测产物量的变化,从而得到一条荧光扩增曲线图(如图)。理论上,有荧光标记的“杂交双链”出现,则说明检测结果呈阳性,但为了保证检测结果的准确性,一般要达到或超过阈值时才确诊。
(1)如果要同时扩增两种基因,则试剂盒中的引物应该有
(2)上图中“平台期”出现的最可能的原因是
(3)接种疫苗是遏制新冠疫情蔓延的重要手段。腺病毒疫苗制备时需将腺病毒的复制基因敲除后作为
(4)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治疗新冠肺炎。制备单克隆抗体时需要将组卷:5引用:1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