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江苏省宿迁市中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6/30 8:0:9

一、(24分)

  • 1.班级举行“热爱与潜能”主题班会,以下是你的演讲片段。
          当我们真正热爱这个世界时,才真正活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每个人都拥有一座名为“(  )能”的金矿,那么“热爱”便是打开金矿的那把钥匙。热爱给你动力,为你fù(  )能,吸引着你不断去探寻、生命的种种可能性。同样,它也会给你勇气,使你坚定,让你对所有的困难都能无畏无惧,甘之如饴。无论处于何种境地,热爱永远是我们可以依赖也必须依赖的精神力量。找到你所热爱的事,时间里的每一刻,             
    (1)给加点的字注音,根据拼音写汉字。
     

     

    (2)在文段甲、乙两处横线上依次填入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A.探究 享用
    B.开掘 享受
    C.开掘 享用
    D.探究 享受
    (3)请在末尾横线处加上一句话,使表达更加完整。

    组卷:72引用:1难度:0.5
  • 2.填写名句,感受作者笔端流露的各种热爱之情。
          热爱是对自然风光的流连,是陶弘景眼前“两岸石壁,(1)
     
    ”的多彩,是常建笔下“(2)
     
    ,潭影空人心”的禅意;
          热爱是对亲人挚友的牵挂,是苏轼“(3)
     
    ,千里共婵娟”的祝愿,是王勃“海内存知己,(4)
     
    ”的劝勉;
          热爱是对知识智慧的吸纳,是孔子“(5)
     
    ,不亦说乎”的教诲,是朱熹“问渠那得清如许?(6)
     
    ”的顿悟;
          热爱是对家国天下的担当,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的慷慨激昂,是“(7)
     
     
    ”的爱国情怀。

    组卷:84引用:1难度:0.8
  • 3.班级开展“我爱科技•乐享生活”综合实践系列活动,本次聚焦“一次性产品消费”,请你参与。
          【活动一:走访社区】邻居杨阿姨说,家中的老人生病住院,在外地工作的女儿主动从网上为她买来口罩、酒精湿巾、餐具、纸尿裤、马桶垫、蒸汽眼罩……这些一次性产品帮她节省了很多时间和精力,也帮她熬过了辛苦陪床的时间。此后,她发现一次性用品远不止上述那些,广泛涉及衣食住行、医疗等各方面,已被大家普遍接受。她觉得太浪费了,女儿却觉得性价比不错。女儿还说,如果大家都不用,该有多少人失业呀。
          【活动二:                】《科学大众》刊载:一次性筷子制作过程中须经过滑石粉打磨、硫磺熏蒸、双氧水漂白,所以使用过程中遇热会释放硫磺,侵蚀呼吸道黏膜并对消化道造成腐蚀。一次性用品过了保质期很可能滋生黄色葡萄菌、大肠杆菌等。我国每年大约使用450亿双一次性筷子,需占用林地约184万亩。一次性筷子、外卖塑料盒、塑料袋等的处理,直接或间接地污染了大气、水、土壤。我国每年如果减少一次性筷子使用量的10%,将减少二氧化碳排放量10.3万吨。
          【活动三:                】如何处理使用过的一次性产品呢?同学们来到当地化工厂请教工程师,了解到我国目前主要采用填埋或焚烧的方式。不过有的一次性用品可以回收制成其他物品,从而循环使用。例如:现在很多饮料瓶是由PET(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制成的,回收处理后可成为地毯、船帆等许多产品的原材料,5个PET饮料瓶就可以做一件T恤衫。
    (1)请仿照【活动一:走访社区】的命名方法,为活动二、三命名。
    活动二:
     

    活动三:
     

    (2)你参加了班级的辩论赛,辩题为“‘一次性产品消费’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请写出你的观点并陈述理由。
    (3)“小贴士”是一些小的提示、帮助、建议、小窍门等。你准备在家中张贴一张“一次性产品”使用小贴士,请对其内容进行设计。

     

     

     

    (每条不超过12个字)

    组卷:84引用:3难度:0.5

二、(66分)

  • 9.培根在《论友谊》中说:“没有友情的社会只是一片繁华的沙漠。”请你依照示例,从备选名著中任选一部,谈谈书中人物的友情对我们交友有着怎样的启示。
    示例:《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一书中,朱赫来教保尔打拳,后来引领他走上革命道路;保尔不顾个人安危营救朱赫来。启示我们交友应该肝胆相照,双向付出,帮助对方成长。
    【备选名著】《朝花夕拾》《红星照耀中国》《水浒传》《简•爱》

    组卷:199引用:2难度:0.5

三、(60分)

  • 10.写作。
          有个有趣的物理小实验:离得很近的两个音叉,如果频率不相同,即使用力敲响其中一个,另一个也几乎不发出声音;如果频率相同,只要敲响其中任意一个,另一个就会发出较大的声音。后者在物理学上称为“共鸣”。
          其实共鸣也存在于自然、读书、交往、艺术欣赏以及生活的方方面面。
          请你以《那一次,我与              深深共鸣》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在横线上填写一个词,使题目完整;②文体不限,不少于600字;③不得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组卷:139引用:6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