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黑龙江省哈尔滨三中高考语文四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汉武帝时期,太史令司马迁综合先秦各种历史撰述形式,写成《太史公书》百三十卷(后人称《史记》),全面奠定了中国史学的传统。班固在《汉书•司马迁传》中说:“迁有良史之才,服其善序事理,辩而不华,质而不俚,其文直,其事核,不虚关,不隐恶,故谓之实录。”这段评论提出了关于史书叙事的一个核心话题,即“善述序事理”,堪为中国史学上的千年佳评。
          所谓“善述序事理”,是说《史记》擅长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总结事物缘起之因、所获之果,进而揭示期间蕴含的“理”。这里的“理”,是“物之固然,事之所以然也”,可以理解为“事物变化之内在的法则或规律”。这种“理”要通过“事”“物”表现出来,而“事”与“物”既来源于对现实的观察,也依靠于在历史中求索。
          在中国古代,史书“述序事理”的功能曾受到质疑,尤其是在理学兴盛的宋朝,大学问家朱熹甚至认为“史是皮外事务,浸紧要,可以札记问人”,由此排斥史书的说理功能;世人也有“经以载道,史以记事,史与经不可同日而语”之论。其实,从说理的形式上看,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前者是形而上的理性论证,而后者是基于历史经验的总结和阐发。
          在《史记》当中,“述序事理”的路径是多样的,从以下几个方面可以见其大概:通过记载名文的方式让历史人物“亲自”向读者说理。例如,《秦始皇本纪》载贾谊《过秦论》,是把叙事者的身份交给贾谊,让其“亲自”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向读者解释秦之骤亡。这样的叙事方法,令人有置身其境之感,从而深刻体会到世间道理。《史记》还擅长以“两两对照”的方法将复杂的历史形势娓娓道来。例如,把《项羽本纪》和《高祖本纪》对照着读,两人鲜明的个性差异生动、形象地展现在读者面前。在这样的对照之中,将人物的生平轨迹和成败得失之“理”阐明,这也是《史记》叙事之“善”的一个表现。在历史叙述的过程中自然而然地阐明一些道理,是《史记》“述序事理”最难能可贵之处。比如《项羽本纪》,整篇最精彩处在于以千余字写项羽为刘邦所设鸿门一宴,借北将项羽优柔不决、刚愎白用的个性刻画得淋漓尽致,而同时以此事作为全篇的转折,也交代了项羽在与刘邦的对峙中由盛转衰的关键。
    《史记》之后,中国古代史书撰述渐渐形成了重视“述序事理”的思想传统。但是,在北宋时曾经发生过一场著名的史学辩难,其主要争端在于以“事”为先,还是以“理”为先。欧阳修等人认为史书叙事之要义在于继承、发挥“舂秋笔法”,他在撰修《新唐书》时致意于对忠臣奸佞的褒贬评判,造成新书于“事实”处往往产生疏漏。其实,班固提出“善述序事理”之论是有其前提的,即彰显“事理”需建立在“其文直”“其事核”“不虚关”“不隐恶”的实录精神之上。史实是基础亦是核心,离开了对史实的探索,那么史书中的“事理”就成了空谈,文采也会流于空洞。这是衡量、评价古代史书“述序事理”是否成功的关键所在。
    (摘编自朱露川《史书叙事是怎么回事?》)(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因为司马迁撰史朴实直白,不华丽粗俗,不凭空掩饰,所以班固认为他是优秀史官。
    B.《史记》擅长总结事物因果,透过历史现实之表象揭晓所其变化的内在法则或规律。
    C.朱熹认为“史”不具备说理功能,相对“经”而言,不重要,有疑亦可记录问人。
    D.司马迁有时会在篇章里会完全抛弃叙事身份,让历史名家亲自叙事,将道理说清。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篇从史评高度开宗明义提出话题,这在全文总分式的结构中起到了提挈的作用。
    B.文章注重理论分析,从概念诠释出发,关照历史,深入文本,既有理性又不失形象性。
    C.作者主要运用举例论证法阐明了“述序事理”的多样化路径,条分缕析,重点突出。
    D.文章结尾借北宋史学辩难例子引出史实在史书“述序事理”中的关键的核心地位。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史记》所开创的中国史学“善序事理”的传统,对后世著史思想产生了深远影响。
    B.史与经本质特征的不同集中体现在经学注重“微言大义”,史学擅长“述序事理”上。
    C.司马迁借鸿门宴的文字叙述,自然而然地展现了项羽刘邦盛衰转折关键,史理亦明。
    D.史书通过对史实的探索记录,避免了虚妄空洞,这样就减少了“文胜质则史”的情况。

    组卷:6引用:2难度:0.7

(二)实用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2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
          雄安新区,涉及河北省雄县、容城、安新3县及周边部分区域,地处北京、天津、保定腹地。2017年4月1日,中共中央、国务院决定在此设立国家级新区。这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作出的一项重大的历史性战略选择,是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是千年大计、国家大事。对于集中疏解北京非首都功能,探索人口经济密集地区优化开发新模式,调整优化京津冀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其有重大现实意义和深远历史意义。
    (摘编自《雄安新区的起步与新发展》,网易新闻,2019年4月8日)材料二:
          开拓“雄安模式”,努力建设深度融入新国际经济秩序的内陆开放典范城市。开放已经成为当代中国的鲜明标识。没有高水平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就没有高质量的经济发展。唯有通过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才能形成全面更高水平的开放新格局,创造“雄安质量”。
          作为“继深圳经济特区和上海浦东新区之后又一具有全国意义的新区”,雄安新区设立的条件和时代背景与深圳、浦东皆有不同。深圳和浦东设立之时,分别恰逢中国改革开放的初期和全面开放的节点,在开放发展和经济高速增长的双重红利中缔造了“深圳奇迹”和“浦东速度”。两者均为沿海沿江地区,港口(深圳港和上海港)与腹地(泛珠三角和长江流域)资源兼具,利用外资与发展外贸的优势并存。
          雄安新区设立之时,中国在全球发展中的角色定位发生了重大转变,国内城市发展的外部环境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复杂、更多变,对城市积极融入新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也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必需、更迫切。在这样的背景下,《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支持以雄安新区为核心设立中国(河北)自由贸易试验区”,事实上是要探索一种新的历史阶段下不同于沿海的内陆开放模式。这一模式顺应全球经济格局演变的历史大势,可谓“白手起家”,领内陆开放风气之先,更符合世界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潮流中以新机构、新规则、新机制构建主动应对“多边”困局的内在要求。
    (摘编自《雄安新区的四个核心特征--葛于‘人类发展史上的典范城市’的解读》,《前线》杂志,2019年第3期)材料三:
          历史文化是城市的灵魂,城市空间中氤氲的文化内涵,是构成城市形态和城市风貌的重要内容,也是培育城市人群体归属感、社会认同感和民族自豪感的半沃土壤。
    《河北雄安新区规划纲要》提出,“塑造中华风范、淀泊风光、创新风尚的城市风貌”是融合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特色城市风貌。乡土精神是中华文明之根,中国乡土营造的传统始终是人类文明史的独特组成部分。这一营造方式经过近百年的发轫演变,为世界贡献了村落民居、宫殿园林、山水楼阁等杰出成果,在思想基础、核心价值、社会机制、生产生活形态等层面呈现出的与生态文明的自适应性。抱朴归真的“匠人营国”理念,也是中华文明区别于西方文明的独特价值,而这恰恰成为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中最薄弱的环节。
    “雄安特色”在于跳出既有城市发展模式,为破解“城淀关系”这一重大时代难题提供了一套全新范式。即准确把握雄安特质--拥抱白洋淀,以白洋淀生态环境保护建设为核心,坚持尊重自然、城淀共生、城景应和,将青砖灰瓦、绿柳成荫的传统村落予以最大限度保留,将传统营城理念和优秀历史文脉予以最大限度延续,构建起古今交融、水城共融的中华城市格局,从而探索出一条既有别于西方环境治理、又适应于中国土壤的新文明发展之路。
    (摘编自《彰显“维安特色”,努力建设超越既有工业文明范式的社会主义生态文明典范城市》,澎湃新闻,2019年4月27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雄安新区,位于河北省,地近北京、天津,区位优势明显,具备开发建设的基本条件。
    B.雄安新区,作为北京非首都功能疏解的集中承载地,有利于缓解北京的“大城市病”。
    C.作为新区的雄安缺少港口这样的区域条件,所以其开放定位与深圳和浦东就不相同。
    D.雄安新区的设立顺应了我国融入新国际经济秩序的要求,是我国深化开放格局的表现。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历史文化对一个城市的建设而言极其重要,但乡土精神在中国近现代城市建设中却已经式微。
    B.雄安新区的建设既是对中国古代营城思想的回归,也是对生态文明时代新型城乡关系的重塑。
    C.雄安新区的建设孕育着独具特色的城市治理经验,能够为解决世界城市管理难题奉献“中国智慧”。
    D.雄安新区的建设理念具有印刻民族复兴印记的历史价值和引领世界城市发展潮流的时代蕴意。
    (3)雄安新区的全面建设有哪些价值和影响?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

    组卷:3引用:1难度:0.7

(三)文学类文本阅读(本题共1小题,15分)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泅渡兹勃鲁契河
    [俄]伊萨克•巴别尔
          ①六师师长电告,诺沃格拉德•沃伦斯克市已于今日拂晓攻克。师部当即由克拉毕夫诺开拔,向该市进发。我们辎重车队殿后,沿着尼古拉一世用庄稼汉的白骨由布列斯特铺至华沙的公路,一字几排开,喧声辚鳞地向前驶去。
          ②我们四周的田野里,盛开着紫红色的罂粟花,下午的熏风拂弄着日见黄熟的黑麦,而荞麦则宛若处子,伫立天陲,像是远方修道院的粉墙。静静的沃伦逶迤西行,离开我们,朝白桦林珍珠般亮闪闪的雾霭而去,随后又爬上野花似锦的山冈,将困乏的双手胡乱地伸进啤酒草的草丛。橙黄色的太阳浮游天际,活像一颗被砍下的头颅,云缝中闪耀着柔和的夕晖,落霞好似一面面军旗,在我们头顶猎猎飘拂。在傍晚的凉意中,昨天血战的腥味和死马的尸臭滴滴答答地落下未。黑下来的兹勃鲁契河水声滔滔,正在将它的一道道急流和石滩的浪花之结扎紧。桥梁都已毁坏,我们只得泅渡过河。庄严的朗月横卧于波涛之上。马匹下到河里,水一直没至胸口,哗哗的水流从数以百计的马腿间奔腾而过。有人眼看要没顶了,死命地咒骂着圣母。河里满是黑乎乎的大车,在金蛇一般的月影和闪亮的浪谷之上,喧声、口哨声和歌声混作一团。
          ③深夜,我们抵达诺沃格拉德市。我在拨给我住的那间屋里,看到了一个孕妇和两个红头发、细脖子的犹太男人,还有个犹太男人贴着墙在蒙头大睡。在拨给我住的这间屋里,几个柜子全给兜底翻过,好几件女式皮袄撕成了破布片,撂得一地都是,地上还有人粪和瓷器的碎片,这都是犹太人视为至宝的瓷器,每年过逾越节才拿出来用一次。
          ④“打扫一下,”我对那女人说,“你们怎么过日子的,这么脏,一家子好几口人……”
          ⑤两个犹太男人应声而动。他们穿着毡底鞋,一蹦一跳地走动着,收拾掉在地上的垃圾。他们像猴子那样不发一声地蹦跳着,活像玩杂耍的日本人,他们的脖子一个劲地转动,红涨起来。他们把一条破烂的羽绒褥子铺在地板上,让我靠墙睡在第三个犹太人身旁。怯生生的贫困在我们地铺上方汇聚拢来。
          ⑥万籁俱寂,只有月亮用它青色的双手抱住它亮晶晶的、无忧无虑的圆滚滚的脑袋在窗外徜徉。我揉着肿胀的腿,躺到破褥子上,睡着了。我梦见了六师师长。他骑着一匹高大的牡马追赶旅长,朝他的眼睛连开两枪。子弹打穿了旅长的脑袋,他的两颗眼珠掉到地上。“你为什么带着你的旅掉转枪头?”六师师长萨维茨基冲着脑袋瓜开花的旅长怒吼道,就在这时我醒了过来,原来那个孕妇在用手指摩挲我的脸。
          ⑦“老爷,”她对我说,“您在梦里又是叫又是踢。我这就给您的地铺挪个角落,省得您踢着我爹……”
          ⑧她的两条骨瘦如柴的腿,支着她的大肚子,打地板上站了起来。她把那个睡着的人身上的被子掀开。只见一个死了的老头儿仰面朝天地躺在那里,他的喉咙给切开了,脸砍成了两半,大胡子上沾满了血污,藏青色的,沉得像块铅。
          ⑨“老爷,”犹太女人一边抖搂着褥子,一边说,“波兰人砍他的时候,他求他们说:‘把我拉到后门去杀掉,别让我女儿看到我活活死去。’可他们才不管呢,爱怎么干就怎么干,——他是在这间屋里断气的,临死还念着我……现在我想知道,”那女人突然放开嗓门,声震屋宇地说,“我想知道,在整个世界上,你们还能在哪儿找到像我爹这样的父亲……”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运用了如“攻克”“开拔”等军事术语,以战报式的叙事开头,交代了战争背景。
    B.文中画线句把两个可怜的犹太人的动作写得滑稽可笑,却让读者倍感悲哀,心生同情。
    C.作者通过对六师师长枪杀旅长的描写,刻画了一个残暴、滥杀,令人恐惧的军官形象。
    D.文章结尾处作者借犹太孕妇之口表达了对战争无情的控诉和对美好、善良人性的赞美。
    (2)文章第②段堪称小说中写景的经典段落,请赏析其精妙之处。
    (3)巴别尔的小说结构不同寻常,请场景设定和情节安排的角度简析本文的基本特征。

    组卷:10引用:2难度:0.4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当前,人民群众更加重视生命质量和健康安全,。百姓对健康的新期待不仅包括病有所医,还包括预防疾病、运动健身、宜居环境等内容。2016年,国务院发布《“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中国建设的目标和任务。
          没有科学的健康知识,就没有正确的健康行动。提高全民健康素养水平,是提高全民健康水平的必由之路。根据健康中国行动要求,到2030年,全民健康素养水平不低于30%。健康既是一种权利,。每个人都是自己健康的第一责任人。主动学习健康知识,提高自我健康管理能力,既是对自己和家庭负责,也是对社会和国家负责。
          要从以治病为中心转变为以人民健康为中心,预防是最经济最有效的健康策略。我们要树立大健康观念,坚持防治结合、联防联控、群防群控,从“治已病”转向“治未病”,把健康“守门人”制度建立起来。
    ,既要靠医疗卫生部门努力,也要靠社会各部门协同配合。工业、农业、交通、税务、教育等部门制定的政策,都会对人民健康产生深刻影响,要将健康意识融入所有政策,调动全社会参与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1)在上文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20个字。
    (2)请用一组排比句概括上文后三段推进健康中国行动的主要策略内容。每句不超过20个字。

    组卷:5引用:3难度:0.6

四、写作(60分)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牙买加运动员奥蒂被称为“永远的伴娘”,她参加过七届奥运会,却从未获得过金牌,但她坚持不懈,如今50岁仍然奔跑在竞技场上。人们称她为“失利者”而不是失败者。
          其实一直以来,体育帮助人们提升身体素质和精神素质,甚至促进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可是现实生活中,人们却常常不愿意锻炼或者锻炼的时间被学习工作挤占。尤其是随着社会不断进步,人们对体能的需求不再强烈,人们开始怀疑体育的意义和价值。
          这引起人们的深思。
          春天如约而至,学校组织以“主动锻炼,强健身心”为主题的升旗校会,请结合材料内容,面向本校同学写一篇演讲稿,体现你的认识和思考,并提出希望和建议。
          要求:结合材料,自选角度,确定立意;切合身份,贴合背景;符合文体特征;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5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