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山东省青岛市崂山区育才学校七年级(上)月考生物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0 7:0:8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 1.你知道哪些是生物,哪些是非生物吗?请你选出下列一组都属于生物的是(  )
    ①珊瑚②珊瑚虫③钟乳石④克隆羊⑤机器人⑥衣藻⑦珍珠⑧新冠病毒

    组卷:64引用:12难度:0.8
  • 2.下面是某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遇到的问题及相应的解决办法,其中不正确的是(  )

    组卷:293引用:6难度:0.3
  • 3.如果要探究水分对鼠妇生活的影响,下列的四个实验装置中,选择以下哪组最为恰当(  )

    组卷:57引用:18难度:0.9
  • 4.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中,把同样多的鼠妇同时放在较暗和较亮的环境中,下列哪种曲线能表示较暗环境中鼠妇的数量变化(  )

    组卷:453引用:77难度:0.9
  • 5.如图为小哲同学制作的生态瓶,它是不是生态系统呢?下列从生态系统组成角度的分析判断,正确的是(  )

    组卷:265引用:12难度:0.9
  • 6.在雅鲁藏布大峡谷,植物的分布随海拔高度的变化情况是:下层为热带雨林,中层为常绿阔叶林,上层为针叶林,顶层为高山草甸.决定该地区植物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是(  )

    组卷:29引用:28难度:0.9
  • 7.有些动植物体表的颜色可改变为与周围环境相似,这种颜色叫保护色。如鲫鱼的体色背灰腹白,冬天雷鸟白色的羽毛。这两个例子体现了生物与环境的哪种关系(  )

    组卷:3引用:5难度:0.5

二、非选择题

  • 21.在学习了“练习使用显微镜”后,李玲同学制作了菠菜叶的临时切片,并进行了认真观察。图一所示为显微镜各部分结构组成、图二所示为李玲同学操作显微镜的部分过程、图三所示为显微镜的目镜、物镜以及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图四所示为她在显微镜下看到的物像,请回答实验过程中的有关问题:


    (1)李玲同学在使用显微镜时,先进行对光,她应转动图一所示结构【3】使
     
    对准通光孔。
    (2)李玲在进行观察时,转动粗准焦螺旋使镜筒下降,图二中的
     
    图是正确的操作方法,这样操作目的是
     

    (3)李玲在观察过程中,发现视野中有一个污点,她转动目镜,发现污点也跟着移动,则可判断该污点在图一中的【
     
     
    上,此时正确的处理方法是将它取下,用
     
    擦拭干净后,放回原处再继续观察;如果在阴雨天光线较暗的环境下进行观察实验,为获得明亮视野,应调节显微镜的
     
    和反光镜。
    (4)图三中①②表示目镜,③④表示物镜,⑤⑥表示物镜与玻片标本之间的距离。若使物像放大倍数最大,应选用图三中的
     

    A.①④⑥
    B.②③⑤
    C.①③⑤
    D.②③⑥
    (5)李玲为进一步观察图四中的结构【9】,进行了下列一系列的操作,观察的物像由甲变为乙,你认为她进行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A.转动转换器,换用高倍物镜
    B.移动装片,将【9】移到视野中央
    C.转动细准焦螺旋
    (6)要将图四中的视野甲中,【9】所示结构移动到视野中央,应将玻片标本向
     
    移动。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22.保护生态文明是中华民族永续发展的千年大计。如图1表示某草原生态系统中部分生物构成的食物网简图,图2表示某条食物链中四种生物体内有毒物质的相对含量,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1中,影响草生长的阳光、土壤、水分、鼠、蛇等因素统称为
     

    (2)图1中有
     
    条食物链,请写出其中最短的一条食物链
     

    (3)图1中所有的动物直接或间接以草为食,它们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
     
    ,其中鹰和蛇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这两种关系分别可以用图2中的
     
    (填字母)表示,若要构成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成分是
     

    (4)草原生态系统是重要的畜牧业基地,蕴含丰富的矿产资源。近年来由于人类的不合理开发,造成了草场退化、荒漠化扩大以及污染加剧。研究发现图1的食物网中,
     
    体内积累的重金属铅最多,这是因为
     

    (5)如果人类过度捕杀鸟和青蛙,就会造成多种生物数量的锐减,甚至使生态系统失去原有的稳定性,这说明生态系统的
     
    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人类必须尊重自然、保护自然,与自然和谐共处。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