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龙岩市新罗区第四片区九年级(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0/26 17:30:1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1.抗击疫情,人人有责。下列防疫措施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55引用:42难度:0.8 -
2.患贫血病的人可以多吃韭菜,因为韭菜是一种含铁量很高的蔬菜,每100克韭菜中含铁8.9毫克。这里的铁指的是( )
组卷:269引用:37难度:0.7 -
3.图示实验操作符合规范的是( )
组卷:43引用:3难度:0.7 -
4.下列有关物质燃烧现象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7 -
5.物质的性质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物质的用途,物质的用途体现了物质的性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0引用:1难度:0.8 -
6.下列用微粒观点解释不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2
三、实验探究题
-
17.蜡烛(主要含C、H、O)燃烧是一种常见的的化学反应,某研究小组在学习氧气的化学性质时发现:铁丝在氧气中燃烧没有火焰,而蜡烛在氧气中燃烧却有明亮的火焰。该小组同学进行了如下探究。
(1)写出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文字表达式
探究Ⅰ:蜡烛燃烧产生火焰的原因是什么?
(2)点燃蜡烛,将金属导管一端伸入内焰,导出其中物质,在另一端管口点燃,也有火焰产生(如图所示)。由此可知:蜡烛燃烧产生的火焰是由
探究Ⅱ:物质燃烧产生火焰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查阅资料】物质 熔点/℃ 沸点/℃ 燃烧时温度/℃ 石蜡 50~70 300~550 约600 铁 1535 2750 约1800 钠 97.8 883 约1400
(4)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欲探究蜡烛在密闭容器中熄灭的原因是什么?
【提出猜想】猜想1:燃烧消耗完了容器内的氧气
猜想2:燃烧产物含有大量的二氧化碳
猜想3:燃烧产物含有大量的水
实验一:在密闭容器中点燃蜡烛至熄灭,抽取10mL密闭容器中的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饱和澄清石灰水中,发现石灰水始终没有变浑浊。
①你的结论:猜想
②从实验的科学性考虑,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实验过程中,没有生成二氧化碳
b.再多抽取一些气体注入到试管中的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能会变浑浊
c.再增加一些饱和澄清石灰水,石灰水可能会变浑浊
实验二:在老师的指导下,小组同学利用多功能传感器进行有关量的测定,装置如图所示。实验结束后,铝板表面有黑色固体颗粒,同时传感器采得实验前后的有关数据如表所示:相对湿度 氧气含量 二氧化碳含量 一氧化碳含量 蜡烛点燃前 48.4% 18.7% 0.058% 0 蜡烛熄灭后 71.6% 15.6% 3.643% 0.0182% 组卷:18引用:2难度:0.5 -
18.未成年人和老年人是需要补钙的主要人群,目前市面上有许多补钙的钙片出售,如图是某品牌高钙片的部分说明。(提示:维生素D中不含钙元素)
主要成分:碳酸钙、维生素D
功能:补钙
规格:2g片
每片中含:碳酸钙75%
食用方法:嚼食
用量:每日一片
(2)CaCO3中碳、氧元素的质量比为
(3)CaCO3中含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4)某学生按标签用量服药,每天补充钙元素质量是组卷:35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