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北京四十三中高一(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大题共1小题,共18分。
-
1.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
城市作为一种复杂的社会生态系统,自其形成以来便持续遭受着来自外界以及自身的各种扰动。这些扰动不仅包括能源短缺、空气污染等社会问题,还包括洪涝、地震、台风等自然灾害,以及疾病传播、交通或通讯系统瘫痪等重大人为灾难。这些扰动因素不仅具有极大的不确定性,而且无法完全避免,严重制约着城市的生存与可持续发展。
2002年,倡导地区可持续发展国际理事会(ICLEI)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全球峰会上将“韧性”的概念引入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有关韧性城市(又译作“弹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便应运而生。通常认为,韧性城市应该具备以下特点:做好应对、吸收、化解重大突发性风险的准备;有效减少灾害发生时的经济损失和人员伤亡;有效维持城市系统基本运转;快速恢复生产生活秩序。韧性城市理念主张以“预防-减缓-适应”的态度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强调接受挑战,最大程度地降低各种突发灾害对城市生活的影响。
比如,为提升城市应对雨洪的“水弹性”,我国部分城市自2014年开始进入“海绵城市”试点,即对城市排水和集水系统升级改造,铺设渗水路面,增加市区水景和绿地的面积,使城市像海绵一样具有良好的吸水能力,在下雨时能够渗水、蓄水、净水,同时又可实现蓄积雨洪的再利用。海绵城市建设仅仅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为了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还应当从更高层面的韧性城市理念出发,寻找应对城市各种突发风险的思路。
(取材于孙浩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二
建设韧性城市除了强化城市系统应对各种不确定性风险的自我调适能力,还应注重从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增强学习能力,研制新的应对策略,提升变消极因素为积极机遇的转化能力。2012年10月,飓风“桑迪”袭击了美国,灾后重建工作组为受灾地区的韧性城市建设提出了69项建议,其中包括升级改造电网、重新规划燃料供应链、加强无线网络建设、提高防洪建筑标准等诸多方面。韧性城市建设,在提高城市安全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的同时,也为经济发展注入了活力。
2013年,洛克菲洛基金会启动了“全球100韧性城市”项目。不过,由于每座城市在自然环境、社会结构、经济生活等方面差异显著,这就决定了很难为韧性城市的建设建立统一的发展模板。各城市应根据自身特点,从工程韧性、社会韧性、生态韧性、经济韧性等维度制定不同的韧性发展策略。
在日本,地震频发的神户市将逃生避险功能纳入街道和公园的工程建设,将水、电供应系统从大型中央化改为小型社区化,用以分散风险从而强化社区的工程韧性;还通过引入年轻人群、举行防灾演习等方式,提升社区居民自救互救能力,增强社会韧性。而位处中国西部干燥多风地区的银川市,则通过湖泊湿地保护、小微公园打造、城市绿化廊道建设,以及在城市周围大面积种植耐旱沙生植物用以保持水土、防风固沙,极大提升了城市自身的生态韧性。
(取材于梁宏飞等的相关文章)
材料三
联合国减灾署于2012年发布了“让城市更具韧性十大指标体系”,其中包括维护、更新并向公众公开与提升抗灾能力相关的数据。比如某公园举办大型游园活动,主办单位可向城市数据管理部门提出申请,城市管理相关部门应整合公交地铁到站刷卡人数、公园电子门票刷卡人数、公园周边汽车停靠数量等大数据并进行云计算,然后在各大社交平台实时发布活动中心区域及周边区域人流动态轨迹和游客数量变化,为个人安全出行以及主办单位预判风险、保障活动顺利进行提供参考。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通过大数据、云计算,可以为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生态过载、环境污染、疾病传播、经济结构局部失衡等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以美国卡尔索普建模软件公司开发的一款“城市足迹”数据分析软件为例,输入“预测洪水风险”并确定研究区域,数据平台会迅速显示该区域的土地使用现状、人口数量、就业和住房面积等信息。然后单击运行风险和韧性分析的图标,系统就会自动生成该区域处于洪水风险的地块面积、住宅单元、易受灾人群及其就业岗位等数据。基于大数据分析和云计算,构建规划模型、模拟相关场景并进行风险评估,能够为优化韧性城市规划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2016年联合国公布的《新城市议程》提出,城市发展的愿景是“可以在韧性和永续的城市和人类社区定居、生产,提高所有人的生活质量并促进繁荣”。伴随着科技进步,信息通信技术在城市灾害防治、危机应对和应急管理中逐渐成为重要的技术支撑。完善城市综合管理数据库,增强信息和数据处理能力,促进现代信息技术与城市管理服务融合,提高韧性城市管理和服务体系的智能化,可以让城市生活更安全、更健康、更有活力。
(取材于周利敏等的相关文章)
(1)根据材料一,下列不属于城市突发扰动因素的一项是
A.供电系统严重受损
B.持续暴雨市区内涝
C.网络故障通讯中断
D.建桥修路车辆绕行
(2)根据材料一,下列对“韧性城市”的理解和分析,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由于重大突发风险无法完全避免因而有必要开展韧性城市研究。
B.有关韧性城市的学术研究主要集中在城市建设与防灾减灾领域。
C.建设韧性城市的目的是消除各种突发灾害对于城市生活的影响。
D.提升城市吸水性和蓄积水再利用能力是韧性城市建设的一部分。
(3)根据材料二,下列对韧性城市建设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韧性城市建设应从以往的突发灾害中汲取经验。
B.灾后韧性城市建设应当以增强经济韧性为中心。
C.地震频发城市应注重提升工程韧性和社会韧性。
D.干旱多风沙的城市应注重提升自身的生态韧性。
(4)根据材料三,下列理解不符合文意的一项是
A.大型活动主办单位应整合大数据实时发布人流轨迹和人流量,保障活动安全进行。
B.建立城市信息交互机制,可为城市应对多种风险提供数据支撑和解决问题的思路。
C.通过大数据分析软件模拟相关场景并进行风险评估,可以优化韧性城市规划方案。
D.韧性城市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经济繁荣,也符合联合国发布的城市发展愿景。
(5)围绕“韧性城市建设”,以上三则材料中的例子从不同角度出发,各有什么侧重?请根据文意简要概括。组卷:5引用:2难度:0.6
二、本大题共1小题,共22分。
-
2.阅读下面文段,完成各题。
文段一
(齐宣王)曰:“不为者与不能者之形,何以异?”
曰:“挟太山以超北海,语人曰:‘我不能。’是诚不能也。为长者折枝,语人曰:‘我不能。’是不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挟太山以超北海之类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类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诗云:‘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举斯心加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无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过人者,无他焉,善推其所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兽,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独何与?权,然后知轻重;度,然后知长短。物皆然,心为甚。王请度之!
“抑王兴甲兵,危士臣,构怨于诸侯,然后快于心与?”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将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闻与?”
王笑而不言。
曰:“为肥甘不足于口与?轻暖不足于体与?抑为采色不足视于目与?声音不足听于耳与?便嬖不足使令于前与?王之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岂为是哉?”
曰:“否,吾不为是也。”
曰:“然则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莅中国而抚四夷也。以若所为,求若所欲,犹缘木而求鱼也。”
……
曰:“无恒产而有恒心者,惟士为能。若民,则无恒产,因无恒心。苟无恒心,放辟邪侈,无不为已。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饱,凶年免于死亡;然后驱而之善,故民之从之也轻。今也制民之产,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乐岁终身苦,凶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赡,奚暇治礼义哉?王欲行之,则盍反其本矣:五亩之宅,树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鸡、豚、狗、彘之畜,无失其时,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亩之田,勿夺其时,八口之家可以无饥矣;谨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义,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饥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
文段二
晋侯、秦伯围郑,以其无礼于晋,且贰于楚也。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佚之狐言于郑伯曰:“国危矣,若使烛之武见秦君,师必退。”公从之。辞曰:“臣之壮也,犹不如人;今老矣,无能为也已。”公曰:“吾不能早用子,今急而求子,是寡人之过也。然郑亡,子亦有不利焉。”许之。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文段三
楚左尹项伯者,项羽季父也,素善留侯张良。张良是时从沛公,项伯乃夜驰之沛公军,私见张良,具告以事,欲呼张良与俱去,曰:“毋从俱死也。”张良曰:“臣为韩王送沛公,沛公今事有急,亡去不义,不可不语。”良乃入,具告沛公。沛公大惊,曰:“为之奈何?”张良曰:“谁为大王为此计者?”曰:“鲰生说我曰:‘距关,毋内诸侯,秦地可尽王也。’故听之。”良曰:“料大王士卒足以当项王乎?”沛公默然,曰:“固不如也。且为之奈何?”张良曰:“请往谓项伯,言沛公不敢背项王也。”沛公曰:“君安与项伯有故?”张良曰:“秦时与臣游,项伯杀人,臣活之。今事有急,故幸来告良。”沛公曰:“孰与君少长?”良曰:“长于臣。”沛公曰:“君为我呼入,吾得兄事之。”张良出,要项伯。项伯即入见沛公。沛公奉卮酒为寿,约为婚姻,曰:“吾入关,秋毫不敢有所近,籍吏民,封府库,而待将军。所以遣将守关者,备他盗之出入与非常也。日夜望将军至,岂敢反乎!愿伯具言臣之不敢倍德也。”项伯许诺,谓沛公曰:“旦日不可不蚤自来谢项王。”沛公曰:“诺。”于是项伯复夜去,至军中,具以沛公言报项王,因言曰:“沛公不先破关中,公岂敢入乎?今人有大功而击之,不义也。不如因善遇之。”项王许诺。
(1)对下列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挟太山以超北海 超:跳过 B.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 刑:施加刑罚 C.欲辟土地,朝秦楚 朝:使……朝拜,名词用作使动词 D.莅中国而抚四夷也 莅:临,这里指统治
A.及陷于罪,然后从而刑之,是罔民也
B.明君制民之产,必使仰足以事父母
C.五十者可以衣帛矣
D.五亩之宅,树之以桑
(3)对下列句中加点词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①晋军函陵
②敢以烦执事
③以乱易整
④且君尝为晋君赐矣
A.①军队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替
B.①驻军②执掌事务③交换④被
C.①驻军②对对方的敬称③取代④给予
D.①军队②管理事务③交换④是
(4)下列加点词语古今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A.微夫人之力不及此
B.若舍郑以为东道主
C.行李之往来
D.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5)《鸿门宴》中刘邦这一人物形象,有人认为他是英雄,有人认为他是无赖。你认同哪个观点?请结合节选部分的具体内容谈谈你的认识,并加以分析。组卷:8引用:1难度:0.6
(二)背诵默写,完成第11题。(共8分)
-
3.在横线处填写作品原句。
(1)《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中,表现孔子不以长者自居,采用循循善诱的教学方法,使弟子毫无顾虑地说出各自志向的句子是“
(2)王安石的《桂枝香•金陵怀古》中,词人一生叹息,化用杜牧的《台城曲》的诗句,再现当时隋军已经兵临城下,陈后主居然在危难之际还在和妃子们寻欢作乐,而其后的统治阶级不以此为鉴,江南各朝相继覆亡的名句是:“
(3)杜甫的《登岳阳楼》中,“组卷:1引用:1难度:0.9
三、本大题共1小题,共24分。
-
4.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列各题。
狄仁杰,字怀英,并州太原人也。祖孝绪,贞观中尚书左丞。父知逊,夔州长史。公为子,极于孝;为臣,极于忠。忠孝之休,揭如日月者,敢歌于庙中。公尝赴并州掾,过太行山,反瞻河阳,见白云孤飞,曰:“吾亲在其下。”久而不能去,左右为之感动。《诗》有《陟岵》①,伤君子于役,弗忘其亲。于嗟乎!孝之至也,忠之所由生乎!
公为大理丞,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天下服其平。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柏,高宗命戮之。公抗奏不却,上怒曰:“彼致我不孝!”左右策公令出。公前曰:“陛下以一树而杀一将军,张释之所谓‘假有盗长陵一抔土,则将何法以加之?’臣岂敢奉诏,陷陛下于不道?”
帝意解,善才得恕死。于嗟乎!执法之官,患在少恩,公独爱君以仁,何所存之远乎!
公迁豫州,时宰相张光辅率师平越王之乱,将士贪暴,公拒之不应。光辅怒曰:“州将忽元帅耶?”对曰:“公以三十万众除一乱臣,彼胁从辈闻王师来,乘城而降者万计。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使无辜之人肝脑涂地。如得尚方斩马剑加于君颈,虽死无恨。”光辅不能屈,奏公不逊,左迁复州刺史。于嗟乎!孟轲言:“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其公之谓乎!
初,中宗在房陵②,而吉顼、李昭德皆有匡复谠言,则天无复辟意。唯仁杰每从容奏对,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中宗自房陵还宫,则天匿之帐中,召仁杰庐陵为言。仁杰慷慨敷奏,言发涕流,遽出中宗,谓仁杰曰:“还卿储君。”仁杰降阶泣贺,既已,奏曰:“太子还宫,人无知者,物议安审是非?”则天以为然,乃复置中宗于龙门,具礼迎归,人情感悦。
公之勋德,不可殚言。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岂非刚正之气,出乎诚性,见于事业?当时优游荐绅之中,颠而不扶,危而不持者,何足道哉!
(取材于《唐狄梁公碑》《旧唐书•列传第三十九》)
【注释】:①《陟岵》:出自《诗经•魏风》,表达久役在外的人想念父母之情。②房陵:地名。武则天废其子中宗之帝位,改封其为“庐陵王”,软禁于此。
(1)下列对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决诸道滞狱万七千人 狱:案件 B.武卫将军权善才坐伐昭陵柏 坐:因为 C.乘城而降者万计 乘:登上 D.物议安审是非 审:审问 A.敢歌于庙中 见于事业 B.吾亲在其下 其公之谓乎 C.执法之官 公之勋德 D.公纵暴兵杀降以为功 无不以子母恩情为言
A.忠孝之休
(狄梁公)忠孝的善行
B.彼胁从辈闻王师来
那些被胁迫跟随的百姓听到朝廷军队到来
C.虽死无恨
(你)即使身死也没有什么可怨恨的
D.则天无复辟意
武则天却没有恢复中宗皇位的想法
(4)根据文意,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引用《诗经》中的语句是为了说明狄仁杰是一个忠诚朝廷的人。
B.中宗被软禁在房陵时,吉顼等官员也曾提出匡复李氏天下的正直言论。
C.作者认为那些在国家危难之际只顾自己游乐不去扶助的官员不值一提。
D.本文叙议结合的写法使读者对狄仁杰的美好品行有了更为深入的认识。
(5)将下面语句译为现代汉语。
则天亦渐省悟,竟召还中宗,复为储君。
(6)第五段中,作者这样评价狄仁杰:“公为大理寺丞,抗天子而不屈;在豫州日,拒元帅而不下;及居相位而能复废主,以正天下之本。”用自己的话简述其中的一件事,并概括这件事中所体现的狄仁杰的精神品质。组卷:11引用:3难度:0.6
六、本大题共5小题,共60分。
-
12.《从一个人身上辨认出契诃夫》说:“一个演员接了契诃夫的角色,那角色就好像住进了他的身体,或者说,那角色一定会把他生命中的某些部分唤醒。”生活中,某个人、某件事、某种场景、某些物件、某部作品……有时也会唤醒我们的记忆、情感、良知、责任等。
请以“唤醒”为题,写一篇记叙文。
要求:有细节,有描写。将题目抄在答题卡上。组卷:8引用:6难度:0.7 -
13.作文。
脊骨为全身骨骼的主要支架,如屋之有梁,故称“脊梁”。国家、民族、社会、集体、家庭、个人都需要脊骨。
请以“说脊梁”为题,联系现实生活,自选角度,写一篇议论文。
要求:论点明确,论据充实,论证合理;语言流畅,书写清晰。组卷:6引用:1难度: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