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西藏拉萨中学高三(下)月考生物试卷(3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秋季枫树等植物的叶片变为红色,主要是由于花青素增多而叶绿素含量降低所致,实验小组对此进行实验验证:用无水乙醇提取叶片中色素,用层析液进行分离,结果滤纸条上出现四条色素带,靠近层析液的两条色素带非常窄,有关推断不合理的是(  )

    组卷:34引用:9难度:0.5
  • 2.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3.如表是2位参加体检人员的尿糖和血糖检查结果,其中血糖检查取空腹10小时以上和餐后1小时的静脉血进行检测,用葡萄糖试纸检测尿糖情况。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序号 尿糖 空腹血糖(mg/100mL) 餐后1h血糖(mg/100mL)
    - 103 138
    + 141 180
    (注:“-”表示阴性,“+”表示阳性)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4.下列有关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5.从种群和群落水平角度,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12难度:0.7
  • 6.果蝇的体色有黄身(A)、灰身(a)之分,翅形有长翅(B)、残翅(b)之分。现用两种纯合果蝇杂交,因某种精子没有受精能力,导致F2的4种表现型比例为5:3:3:1.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55引用:11难度:0.6
  • 7.刺丝泡是草履虫等原生生物分布于质膜附近的众多小杆状具膜囊泡结构(如图),内含蛋白质等多种物质,整齐地与质膜垂直排列,当受到外界刺激后这些刺丝泡能瞬间向体外射出。下列关于刺丝泡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7
  • 8.下列关于细胞中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1引用:13难度:0.7

二、综合题

  • 24.苯丙酮尿症(PKU)是一种严重的单基因遗传病,正常人群中每70人中有1人是该致病基因的携带者(显、隐性基因分别用A、a表示)。图1是某患者的家族系谱图,限制酶MspⅠ作用于Ⅱ1、Ⅱ2、Ⅱ3及胎儿Ⅲl(羊水细胞)的DNA,产生不同的片段(kb表示千碱基对),经电泳后用苯丙氨酸羟化酶cDNA探针杂交,结果见图2。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由苯丙氨酸羟化酶基因突变引起苯丙酮尿症,说明基因控制性状的方式为
     

    (2)Ⅰ1、Ⅲ1的基因型分别为
     

    (3)若Ⅱ2和Ⅱ3生的第2个孩子表现正常,长大后与正常异性婚配,生下PKU患者的概率是正常人群中男女婚配生下PKU患者的
     
    倍。(保留两位小数)
    (4)已知该家系也是红绿色盲症遗传病(致病基因用b表示)家族,其中Ⅲ1是红绿色盲患者,则Ⅱ3与这两种遗传病有关的基因型是
     
    。若Ⅱ2和Ⅱ3再生一个正常女孩,长大后与正常男性婚配,生一个红绿色盲且为PKU患者的概率为
     

    组卷:3引用:1难度:0.5

三、实验题

  • 25.动物初次接受某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接受同种抗原刺激能引发再次免疫应答,而对不同的抗原仍引发初次免疫应答。再次免疫应答时产生抗体数量更多,速度更快,抗体量维持时间也更长。为验证上述结论,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与用具,完善实验思路,预测实验结果并进行分析。
    材料与用具:生长状况相似的正常小鼠若干,适宜浓度的抗原甲溶液、适宜浓度的抗原乙溶液,无菌生理盐水,无菌采血器,血液抗凝剂、试管、橡胶手套等。
    (要求与说明:通过分离血清,加入抗原鉴定相应抗体的量。分离血清的具体操作不做具体要求;鉴定抗体量的具体操作不做具体要求。两种抗原初次注射10天后均能在血液中检测到抗体,15天后抗体量达到峰值,25天后抗体下降到稳定值。两种抗原注射后血浆中抗体浓度峰值可能不同)
    (1)实验思路:
    ①选取生长状况相似的同一品系正常小鼠若干,用无菌采血器采集各组血样后加入适量的血液抗凝剂,分离血清后分别加入抗原甲和抗原乙。选取均无凝集反应发生的小鼠随机均分为A、B、C三组。
    ②第0天,A组注射适量的生理盐水;B、C组注射等量适量的抗原甲。
    ③每隔一定时间用采血器采集各组血样后加入适量的血液抗凝剂,分离血清后测定各组甲抗体的量,
     

     
    ;B组注射等量的甲抗原;C组注射等量的乙抗原。
     

    ⑥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
    (2)预测实验结果(设计一个坐标系,用曲线图表示各组相应的抗体产生量,并标注两次注射时间)

    (3)分析与讨论:
    ①在接触抗原前,体内
     
    (填“有”、“无”)针对该抗原的抗体分子。
    ②再次免疫应答产生的抗体更迅速、更多的主要原因是:
     

    ③为了进一步验证该原因。在实验思路的分组与处理中,可增设组D(实验材料可以从上述实验材料中选取或实验对象中获得),其处理是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