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3)
发布:2024/10/12 7:0:1
一、现代文阅读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刘正琛(慢粒患者):全世界范围内,中国的格列卫①原研药价格最高,一盒售价两万四,但在韩国,只要不到9000元人民币。在韩国,药品监管部门、医保部门会出面谈判价格:而在我们国家,制药公司报一个离岸价,再加上关税、增值税、层层经销商要赚的钱,就成了最终售价。因此,让进口抗癌药尽快纳入医保才是解决问题的根本办法。在我国现在的医保名录里,有许多营养药、辅助药,它们占据了大量的医保资金,救命药却迟迟无法进入。今年,国家宣布对进口药实施零关税。可关税只占进口药最终药价的4%,影响很小。
(摘编自《中国的进口抗癌药,为什么全世界最贵?》,《人物》2018年7月9日) 材料二
经过3个多月的谈判,17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与平均零售价相比,谈判药品的支付标准平均降幅达567%,将极大减轻国内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下一步将确保11月底前开始执行。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将协调有关部门加强对医生用药的指导,保障抗癌药的采购和合理使用,确保药品进得了医院,患者可以买到。”国家医保局医疗组牵头人熊先军说。
他进一步解释说,从企业角度看,下一步最应该做的是加大供应,争取更大的市场份额。从动机上看,也不会断供。
(摘编自《17种抗癌药入医保,民众买得到吗?》,“中国新闻网”2018年10月12日) 材料三
为何零关税新规的“反射弧”②还没有传导到终端?中国药科大学研究员颜建周说,终端药价变化“慢半拍”受到多重因素影响,比如,国内市场中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癌药品,这部分药品并没有受到降税政策的影响。
颜建周同时指出,药品价格受多方因素影响,如研发和生产成本、原辅材料价格、市场供求关系等,降税政策出台后,企业会综合考虑决定药品的市场价格。此外,药品集中采购和医保支付标准也未到调整周期。
颜建周建议,进一步完善医药产业政策环境,提高创新药物和高品质仿制药的研发、生产能力,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在实现对部分进口抗癌药临床替代的同时,缓解进口药短缺的困境,减轻居民就医负担。
(摘编自《抗癌药零关税“反射弧”何时传导到终端》,《新华每日电讯》2018年6月28日) 材料四
“在免疫治疗的两个主要方面,中国都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北京大学肿瘤医院副院长沈琳介绍,“例如免疫检查点抑制剂,在国外上市了两年左右,我国药审部门已经接受了国内药企的新药申请;而在细胞免疫治疗方面,我国也开始得非常早,可能最多的临床研究是在中国进行的。”沈琳坦言,我国免疫治疗跟国外的差距是有的,但不像创新药物研发的差距那么大,几乎处于“并跑”状态。
与此同时,免疫治疗对医务工作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你可能在县医院就能注射到免疫治疗药物,但后续的疗效评估、方案调整和不良反应的监控和管理却需要格外专业的知识。”北京大学肿瘤医院鲁智豪博士表示担忧,免疫治疗人才资源的储备不足,可能使得患者难以获得应有的疗效。
作为北京市政协委员,沈琳提出应优化肿瘤专科医师培训方案,让患者在不同的医疗机构都能享受到同等质量的肿瘤治疗服务,
(摘编自《免疫治疗研制适合中国的抗癌药》,《科技日报》2018年3月8日)【注】①格列卫:可治疗慢性粒细胞白血病(简称“慢粒”)等癌症的药物,原研国为瑞士。②反射弧:原为医学名词,借喻“反应缓慢”。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多种抗癌药纳入医保报销目录,平均降幅达56.7%的支付标准:这两项举措的落实,将极大地减轻肿瘤患者的用药负担。
B.在零关税新规执行前,国内市场已经库存了一定量的进口抗脑药,对于当下终端药价“慢半拍”的态势的形成有一定影响。
C.鼓励国产抗癌药的创新和研发,可以从根本上提高药品可及性,从而缓解进口药短缺的现实困境,减轻广大民众的就医负担。
D.相对于我国免疫治疗已经取得的阶段性成果,免疫治疗人才的储备不足与不均衡,可能使得患者难以获得应有的疗效与服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中国的进口抗癌药之所以全世界最贵,与制药公司报价高、商业利润大等因素有关,与营养药等占据大量医保资金未必无关。
B.我国对抗癌药的政策协调不仅可以在国内的医保、供应等方面有所作为,还可以借鉴韩国的经验,由政府与国外企业谈判。
C.抗癌药能否真正惠及民众,一方面受到成本、价格、供求关系等市场因素的影响,另一方面也与国家的政策调整息息相关。
D由于在创新药物研发方面,我国与技术领先国家仍有较大差距,现阶段发展“免疫疗法”不失为一条可供选择的抗癌途径。
(3)为使抗癌药更好地惠及民众,患者刘正琛、官员熊先军、专家颜建周等三方主张的侧重点有何不同?请结合材料概括分析。组卷:23引用:4难度:0.7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一只马蜂(节选)
丁西林
吉先生 (念信)“这次母亲在京,一切都好。唯有两件事,不大称心……”
老太太 我有什么事不称心?
吉先生 (不答,继续念信)“第一,她这次来京的目的,本想劝她的儿子,赶紧讨个媳妇,她可早点抱个孙儿,方头大耳,既肥且皙。嗳!不想来京两月,绝少成绩。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第二……这几日来,口中不言,心中闷闷。”说得对不对?不要生气啊。
老太太 (稍有不快之意)我有这些闲工夫来同你们生气!你们的事,我老早就对你们讲过,由你们自己去,我一概不管。你们爱怎么说,就怎么说。
吉先生 (耸肩)要是找老婆如同找数学的未知数一样,能够立出一个代数方程式来,那倒容易办了。
老太太 你是总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
吉先生 不把它当一件正经事看?因为我把它看得太正经了,所以到今天还没有结婚。要是我把它当作配眼镜一样,那么你的孙子,已经进了中学。
老太太 (觉得对他没有办法)倒一杯茶给我。
(吉先生倒了一杯茶送给老太太,自己亦倒了一杯,慢慢饮之。)
老太太 (沉思半晌)你知道不知道,你的表兄已经同我说了几次,要我替他做媒?
吉先生 怎么不知道?
老太太 你知道他要说的是谁么?
吉先生 余小姐,是不是?你问过了她没有?
老太太 (很慢地答)没有。
吉先生 为什么不问她?
老太太 为什么不问?(少顷)我想今天问她,——好不好?(语时视吉先生。)
吉先生 很好,看护妇配医生,互助的原则,合作的精神,结婚时最好的演说资料。
(老太太微微地叹了一口气。)
……
余小姐 我去看看老太太去。(起立欲走。)
吉先生 (起立阻之)不要走,不要走,我还有一件要紧的事,没有对你说。请坐。(两人同坐下。)
吉先生 我不在这里的时候,老太太同你讲了很多的话,是不是?
余小姐 是的。
吉先生 她说到我不想结婚的话没有?
余小姐 说了很多。
吉先生 你知道,我不想结婚。
余小姐 为什么不想结婚?
吉先生 因为一个人最宝贵的是美神经,一个人一结了婚,他的美神经就迟钝了。
余小姐 这样说,还是不结婚的好。
吉先生 是的,你可不可以陪我?
余小姐 陪你做什么?
吉先生 陪我不结婚。(走至余小姐前,伸出两手)陪我不要结婚!
余小姐 (为他两目的诚意与爱情所动)可以。(以手与之。)
吉先生 给我一个证据。
余小姐 你要什么证据?
吉先生 你让我抱一抱!(释其手,作欲抱状。)
余小姐 (走开)等你再生病的时候。
吉先生 不过我的母亲告诉我,说你已经答应了做她的侄媳妇,那怎么办?
余小姐 (得意)那没有什么,我的父母不愿意我嫁给医生!
吉先生 对,我知道,我们是天生说谎的一对!(趁其不防,双手抱之。)
余小姐 (失声大喊)喔!
(老太太由右门,仆人由左门,同时惊慌入,吉先生已释手。)
老太太 什么事,什么事?
(余小姐以一手掩面,面红不知所言。)
吉先生 (走至余小姐前,将余小姐手取下,视其面)什么地方?刺了你没有?
老太太 什么事?怎么一回事?
余小姐 (呼了一口深气)喔,一只马蜂!(以目谢吉先生。)
(有删改)[注]这篇独幕剧取材于20世纪初的新文化运动时期,是觉醒的新青年为争取婚姻自由与守旧势力抗争的一幕喜剧。开头的“信”是吉先生替母亲吉老太太写的家信,信中的“她”指吉老太太。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的概括与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媳妇,毫无影响;孙子,渺无消息”等略显俏皮的话语,表现出母亲盼望儿子早日成家的急切心情。
B.从母子对话看,吉老太太非常关心儿子吉先生的婚姻大事,而吉先生未婚是因为把婚姻看得“太正经”。
C.吉老太太嘴上说“我一概不管”,但实际上对儿子的婚事十分着急,真与假的矛盾和谐统一于她的性格之中。
D.受吉先生表兄的委托,吉老太太打算把余小姐介绍给吉先生当医生的表兄。吉先生认为很好,二人十分般配。
(2)下列对文本艺术特色的理解与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剧开篇就是吉先生在念信,由信的内容引出人物之间的关系,也引出在吉先生婚事上母子之间的矛盾。
B.舞台说明有刻画人物的作用,如“得意“是对余小姐神情的说明,表明她为自己得到吉老太太看重而开心。
C.选文虽仅有三个主要人物,情节比较简单,戏剧冲突也不强烈,但构思精巧而严密,人物形象非常鲜明。
D.选文的戏剧语言轻松、俏皮,饶有风趣,人物之间的对话虽较为生活化,但笔触细腻,传达出作品的主题。
(3)请简要分析剧本最后一句台词“一只马蜂”的作用。
(4)曹禺认为“写戏主要是写“人’”,这部独幕喜剧中的吉先生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组卷:46引用:7难度:0.6
二、文言文阅读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题。
魏德深,本巨鹿人也。祖冲,仕周,为刑部大夫、建州刺史,因家弘农。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会兴辽东之役,征税百端。于时王纲弛紊,吏多赃贿,所在征敛,人不堪命。唯德深一县,有无相通,不竭其力,所求皆给,而百姓不扰。于时盗贼群起,武阳诸城多被沦陷,唯贵乡独全。郡丞元宝藏受诏逐捕盗贼,每战不利,则器械必尽,辄征发于人,动以军法从事,如此者数矣。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德深各问其所欲,任随便修营,官府寂然,恒若无事。唯约束长吏,所修不须过胜余县,使百姓劳苦。然在下各自竭心,常为诸县之最。寻转馆陶长,贵乡吏人闻之,皆歔欷流涕。及将赴任,倾城送之,号泣之声,道路不绝。既至馆陶,阖境老幼,皆如见其父母。有猾人员外郎赵君实,与郡丞元宝藏深相交结,前后令长,未有不受其指麾者。自德深至县,君实屏处于室,未尝辄敢出门。逃窜之徒,归来如市。贵乡父老,冒涉艰险,诣阙请留德深,有诏许之。馆陶父老,复诣郡相讼,以贵乡文书为诈。郡不能决。会持节使者韦霁、杜整等至,两县诣使讼之,乃断从贵乡。贵乡吏人,歌呼满道,互相称庆。馆陶众庶,合境悲泣,因从而居住者数百家。宝藏深害其能。会越王侗征兵于郡,宝藏遂令德深率兵千人赴东都,俄而宝藏以武阳归李密。德深所领皆武阳人也,念其亲戚,辄出都门,东向恸哭而反。人或谓之曰:“李密兵马,近在金墉,去此二十余里。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其人皆垂泣曰:“我与魏明府同来,不忍弃去,岂以道路艰难乎!”其得人心如此。后没于阵,贵乡、馆陶人庶,至今怀之。
(节选自《北史•魏德深传》)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B.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C.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D.父毗/郁林令/德深初为隋文帝挽郎/后历冯翊郡书佐/武阳郡司户/书佐以能迁/贵乡长/为政清静/不严而肃/
(2)下列对文中加点的词语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刺史:汉武帝始置,“刺”,检核问事之意。后来职权逐步扩大,由监察官变为地方军事行政长官。
B.受诏:指奉皇帝的命令。“诏”,是天子给臣属下达命令的一种文体,有手诏、遗诏等。
C.诣阙:指奔赴朝廷。“诣”是“至、前往”的意思,“阙”本义指皇宫门前两边供瞭望的楼,后可借指朝廷。
D.持节:“节”也叫符节,古代使臣奉皇帝命令出使外国,执此以为凭证或信物。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魏德深体恤民情,深受百姓爱戴。辽东作战时期,朝廷向各方征税,只有贵乡县百姓不用竭尽全力就完成了朝廷的要求,百姓没有受到惊扰,对他感念至深。
B.魏德深管理有方,下属尽心竭力。修造城池期间,他约束负责的官员为避免使百姓劳苦,要求在建造上无须超过别的县,官员都竭心尽力,是各县中最好的。
C.魏德深声名远扬,奸邪之人震恐。他任职馆陶县后,员外郎赵君实因曾与郡丞元宝藏相勾结而心生恐惧,呆在家中不敢出门;四处逃窜的人也纷纷回到了家中。
D.魏德深才能卓著,遭到宝藏嫉妒。他率领武阳籍士兵赴东都,元宝藏却凭借武阳归顺李密,想借军士的恋家情绪使魏德深军队溃散,但士兵们都不忍离开。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邻城营造,吏人递相督责,昼夜喧嚣,犹不能济。
②汝必欲归,谁能相禁,何为自苦如此!组卷:22引用:3难度:0.4
六、语言文字应用
-
8.在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
人口剧增,资源短缺,这是当今人类面临的最严重的环境问题之一。显然,①组卷:4引用:10难度:0.7 -
9.下面是“服装品牌状况示意图”,请根据图表情况,完成相关内容。
从“流行效力”看,精品品牌是一条组卷:4引用:7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