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安徽省蚌埠市龙子湖区三校七年级(下)质检语文试卷(5月份)

发布:2024/6/20 8:0:9

  • 1.默写。
    (1)
     
    ,一览众山小。(杜甫《望岳》)
    (2)
     
    ,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3)香远益清,
     
     
    。(周敦颐《爱莲说》)
    (4)陆游的《游山西村》中,既描绘了农村明媚秀丽、变化万千的自然风光,又蕴含着哲理的诗句是:
     
     

    (5)以诗言志是古代诗人常用的写法。王安石在《登飞来峰》中,用“
     
     
    ”来表达自己不畏奸佞、推行新法的决心和高瞻远瞩的气概;而清代的龚自珍则用“
     
     
    ”来表达不忘报国之志的情感。

    组卷:8引用:2难度:0.8
  • 2.学校开展“读《骆驼祥子》,品百味人生”读书分享会,你受邀参加。
    (1)作批注。写批注是一种很好的读书方法,这种读书方法可以凝聚阅读的注意力,将思考引向深入。请补充完成读书笔记。
    作品 摘抄 批注
    《骆驼祥子》 有时候他真想责骂自己,为什么这样自苦:可是,一个车夫而想月间剩下的俩钱,不这么办怎成呢?他狠了心。买上车再说,买上车再说!有了车就足以抵得一切! 文段中的“他“指的是①
     
    。这段心理描写真实的刻画了主人公想攒钱买车的想法。
    这么大的人,拉上那么美的车,他自己的车,……车厢是那么亮,垫子是那么白,喇叭是那么响;跑得不快怎能对得起自己呢,怎能对得起那辆车呢?……非快跑,飞跑,不足以充分发挥自己的力量与车的优美。……他感到疲乏,可是很痛快的,值得骄傲的。 运用②
     
    的修辞方法,写出了主人公面对属于自己的车的时候,内心③
     
    的祥子,看哪哪都好。
    (2)析人物。《骆驼祥子》中祥子为了拥有一辆属于自己的车而努力工作,辛苦攒钱。他买的第一辆车被A 
     
    ,买第二辆车攒的钱又被B 
     
    搜刮去了。后来,他买了二强子的车,却因处理 C
     
    ,不得不把车卖掉。祥子的希望一次又一次破灭,他与命运的斗争以失败而告终。
    (3)论结局。在读书分享会上,有同学分享《骆驼祥子》英译本的结尾(如下),英译本《骆驼祥子》的结尾是否违背了作者老舍的本意?请结合原著内容及主旨进行分析。
          夏夜的清凉,他一面跑着,一面觉到怀抱里的身体轻轻动了一下,接着就慢慢地偎近他。她(小福子)还活着,他也活着,他们现在自由了。(英译本《骆驼祥子》结尾)

    组卷:16引用:3难度:0.5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小题。
    【甲】ㅤㅤ初,权谓吕蒙曰:“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以军中多务。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士别三日,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
    ①卿今当涂掌事
     

    刮目相待
     

    鲁肃过寻阳
     

    (2)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乙】ㅤㅤ邴原少孤,数岁时,过书舍而泣。师曰:“童子何泣?”原曰:“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凡得学者,有亲也。一则愿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中心伤感故泣耳。”师恻然曰:“欲书可耳!”原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吾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书。一冬之间,诵《孝经》《论语》。
    (李贽《初潭集》)【注释】①亲:父母。②愿;羡慕。③中心:内心。④就书:上书塾(读书)。
    (3)解释文中加点词语的意思,
    ①无钱
     

    ②童子有志
     

    (4)请用“/”给文中画线的句子断句。
    —则 愿 其 不 孤 二 则 羡 其 得 学 中 心 感 伤 故 泣 耳。
    (5)阅读【甲】【乙】文,请说说吕蒙和邴原在求学方面的异同?

    组卷:2引用:3难度:0.5
  • 7.阅读下面文字,按要求写作。
          他,犹如灯塔,给迷惘的我们以方向。
          他,好似萤火,给夜行的我们以慰藉。
          生命中的“他”或“他们”,总能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力量,鼓励我们默默前行……
          以上文字唤起了你哪些记忆?引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自选角度,写一篇文章。可讲述经历或见闻,可发表见解,也可进行文学创作。
          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定(诗歌除外);(2)字数500—700;(3)不得抄袭、套作;(4)不出现真实的校名和师生姓名。

    组卷:31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