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新疆高考语文三模试卷

发布:2025/1/2 6:30:2

一、现代文阅读(36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准确理解这段话是把握《边城》内蕴的一条重要线索。多数评论者在立论时往往对“不悖乎人性”视而不见,只抓住“优美”、“健康”等亮丽的词以及作品所显现出来的美丽光环,得出《边城》所要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人性美”等论断。其实,在沈从文的社会思想和美学思想中,“人性”是一个极重要的概念,是统领其小说内容的灵魂,正如作者所说“我只想造希腊小庙这神庙……供奉的是‘人性’。”他的“人性”的内涵也不仅仅是多数论者所理解的“美的人性”,而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作品所要表现的人生形式虽具有理想的特点,但并没有完全理想化,而是一种现实的自由自在的人生形式-自然、美好而又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当然,仅仅根据创作来探讨作品的内蕴是不够的,诚如劳伦斯所说:“永远不要相信艺术家,而要相信他笔下的故事。批评家的作用在于从创作故事的艺术家手中拯救故事。”批评的关键是以作品为依据,透过作品所提供的人生视景、特别是人物的性格心理等挖掘其内蕴。不可否认,《边城》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从而体现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对生命自由的追求,但这毕竟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事实是,《边城》的结尾是个出人意料的变,一个特定的结局,却也是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诚如多数评论者所说,这个悲剧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但这并不是作品的最终指归。这种不确定性既是偶然事件所致,也是主观的人为因素所致,即人物不自觉地、无意为之所产生的破坏性行为。作品故事的主干及结局旨在通过这种“命运的不确定性”,揭露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病疾。正是这种痼疾,在关键时刻兴风作浪,最终成为主宰人物命运的因素。沈从文是明了全部事变中的悲剧因素的,但他对“人性向善的发展”的追求,又使其不忍心痛揭人性的阴暗面,他渴望笔下的小儿女能够获得一份合理的人生安排,因此不惜花费大量笔墨来表现人性美的一面。
          湘西的人生是沈从文小说着力表现的重要部分,于下层人民,沈从文侧重表现蕴藏在他们身上的勤劳、勇敢、正直、善良而又纯朴的品德,努力挖掘他们身上的人性美,并在他们身上寄托着重塑民族品格的理想。他发掘了湘西乡村社会人性的金子,同时深谙这种处于原始自在状态的人性所具有的迷信、愚昧的缺陷。这种缺陷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具有不可忽视的破性作用。当它发作时,势必破坏人们自由自在的和谐状态,成为“人与自然契合”的阻力。《边城》的爱情悲剧正是这种缺陷作用的结果。至此,《边城》的内蕴所呈现出来的就不是单一的“证明人性皆善”或揭露人性的阴暗面。
    (节选自《名作欣赏》)(1)下列关于原文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边城》表现的是一种“理想的人生形式”,所要赞颂的是“美的人性”,文中的爷爷、翠翠、天保和傩送等人物,是人性美的代表。
    B.沈从文创作《边城》要表现的是一种‘优美、健康而又不悖乎人性的人生形式’,这种人生形式其实是杂有“沙子”的人生形式。
    C.作者认为永远不要相信创作故事的艺术家自己的创作谈,文学批评的关键是要以作品为依据,通过作者笔下的故事去挖掘作品的深刻内涵。
    D.《边城》的结尾在人意料之外,可以说是一个现实意义上的悲剧。这个悲剧是由天保出门闯滩意外落水死亡导致的。
    (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段针对沈从文在谈及《边城》创作动机时曾说的“我要表现的本是一种‘人生的形式’”来论述,指出了多数评论者错误的观点。
    B.第二段要论证的观点是,《边城》不仅讴歌了湘西的人性美,也揭露了美好人性的阴暗面。文本引用劳伦斯的话属于引证法。
    C.道理论证是本文突出的论证方法,本文通篇结合沈从文的《边城》来讲道理,没有举例论证,说理清楚明白,让人心服口服。
    D.这篇短文的论证语言十分的生动形象,说理也是深入浅出,通俗易懂,这些增强了读者的阅读兴趣。
    (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沈从文以大量的篇幅对湘西人性美进行热情的描绘和讴歌,体现了作家对“理想的人生形式”的追求,这不能代表作品的全部内蕴,这只是作家的美好意愿。
    B.《边城》悲剧的结局,显示了人生在生命瞬间的不确定性,而“命运的不确定性”源于深潜于民族心灵的痼疾,这痼疾是美好人性的阴暗面。
    C.《边城》所表现的“人性”内涵是一种“金子与沙子并存”的客观实在,“金子”指边城人民身上体现的民族美德,而“沙子”指边城人民身上的性格缺陷。
    D.《边城》被许多读者看作是一部“证明人性皆善”的著作,而作者认为这种说法仅仅看到了作品中美丽的光环,看不到迷信思想投在纯朴人性中的阴影。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1928年,一位美国人,奥蒂斯•巴顿发明并建造了第一艘球形深海探测装置。1930年,巴顿和另一名博物学家威廉•彼博一起乘坐这个球形装置下潜到了距海面245米的深度;1932年,他们又下潜到了923米的深度--这一纪录直到15年之后才被打破。接下来在深海探测技术方面的重要进步就是由瑞士探险家奥古斯特•皮卡德发明的深海潜水器。该潜水器在巴顿的球形深海探测装置上加装了升力和推进装置,看起来比较像一艘粗笨的深海潜艇。如果把巴顿的球形深海探测装置比作水星太空船--功能和机动性非常有限,那么皮卡德的深海潜水器就是双子星太空船。皮卡德在对部分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之后,建造了第二艘潜水器并命名为“迪里亚斯特”号。1957年,美国海军购买了“迪里亚斯特”号。1960年,皮卡德的儿子雅科斯和美国海军上尉唐•沃尔什搭乘“迪里亚斯特”号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处,距海面10916米(35813英尺)。不过最著名的深潜器还是“艾尔文”号,1964年专门为美国海军建造,并由伍兹•霍尔海洋科学研究机构管理使用。“艾尔文”号可以搭乘3名研究人员,并且能够下潜到4500米(14764英尺)的深度。在将近40年的服役生涯中,“艾尔文”号一共有4000多次深潜经历。它找到了美军丢失的氢弹,勘测过海底火山口。另外,它还是第一艘到访过泰坦尼克号沉船的载人潜水器。
    (2019年《百度新闻》)材料二:
    “蛟龙号”初次下水,在海面打出漂亮的蝴蝶水花;“蛟龙号”用机械臂灵活地把一面钛合金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底;1000米、5000米,直到7062米“蛟龙号”成为当时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当人们为“蛟龙号”的每一次进步欢呼雀跃时,有位老人默默流下了喜悦的泪水。
          他是徐芑南,中国工程院院士,“蛟龙号”总设计师。作为我国深潜技术的开拓者,他用一辈子的辛勤耕耘、执着奉献,实现了中华民族“下五洋捉鳖”的深蓝梦。
          徐芑南说过,他对大海是有感情的,他的一生都与大海紧密相连。怀着强烈的报国热情,1958年从上海交大造船系毕业的徐芑南,来到了中船重工集团七〇二所开始了潜艇结构的研究工作。20世纪80年代,徐芑南积极投身于海洋装备的研制工作,先后担任了四项潜水器的总设计师。他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载人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潜水器工作深度由300米、600米、1000米发展到6000米。20世纪末,随着中国大洋协会在国际海底调查研究工作的深入,国家对载人深潜器应用需求越来越迫切。经过一系列论证、研究,2002年大深度载人潜水器终于正式批准立项。
    (《徐芑南:一生情系深蓝梦》)材料三:
          2020年11月13日,各大媒体刷屏,朋友圈刷屏。它就是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坐底深度10909米。它完成万米级海试,首次探底全球海洋最深处--马里亚纳海沟,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
          用“奋斗者”号副总设计师胡震的话来看看要完成万米海试有多难?环境上,在潜水器里感受到的最大变化是温度,当进入载人舱,舱口盖关闭后气温会迅速升高至40℃左右,入水下潜半小时左右舱内温度才开始缓慢下降,舱内最低气温可降至12℃左右,所以在短短10来小时下潜过程中会气温如同经历一年四季的变化。技术上,两个最大的难点或需要攻克的关键技术是耐高压的载人舱和浮体材料,这涉及材料和加工工艺,研制蛟龙号时载人舱和浮体材料是依赖国外进口的。现在我国在载人潜水器配套的深海环境传感器和作业工具方面仍然比较落后。面对如此巨大的压力,“奋斗者”号该如何“抗压”?8年前,加拿大导演卡梅隆就曾乘坐着“深海挑战者”号,成功挑战了马里亚纳海沟。而抗压的关键在于它结实耐压的球形载人舱。但“深海挑战者”号球舱太小,连五六岁的儿童都很难站直,无法搭载更多的科学家和科研设备。为了能在里面连续待上6个小时,卡梅隆甚至要专门练习瑜伽。为了保证载客量,载人舱要足够大;而为了减轻潜水器的负担,球舱又不能太重。为了承受万米海压,做成又大又轻又坚固的载人舱至关重要。国产新型钛合金材料就是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现在“奋斗者”号终于可以顶住巨大的海底压力,安全载人潜入万米深海。这种材料不仅强度高,而且具有弹性,还拥有强大的防腐功能,几乎不受腐蚀的特性将大大提高钛合金载人舱的使用寿命。中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不仅采用了安全稳定、动力强劲的能源系统,还拥有更加先进的控制系统和定位系统,以及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除了载人潜水器,我国还有“海斗”号、“海燕”号和“海翼”号等许许多多的无人潜水器。其中,“海斗”号有远程遥控和自动作业两种模式,是中国首台万米级科考潜水器,让中国拥有了自主研究万米深海的能力。
    (2020年11月13日《新浪网新闻》)
    (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巴顿乘坐第一艘球形深海探测装置先下潜到了距海面200多米的深度,后又下潜到近1000米的深度,这一纪录直到15年之后才被打破。
    B.皮卡德发明的深海潜水器加装了升力和推进装置,并对部分设计进行了一些改进,建造“迪里亚斯特”号。1960年,“迪里亚斯特”号下潜到了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处。
    C.我国的“蛟龙号”用机械臂灵活地把一面钛合金五星红旗插到了海底7062米,“蛟龙号”成为当时世界上下潜深度最大的作业型载人潜水器。
    D.我国的“奋斗者”号可以顶住巨大的海底压力,安全载人潜入万米深海。原因是融合了之前两代深潜装备的优良血统,采用了更加耐压的载人球舱和浮力材料。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介绍了深海潜水器的发展历史,其中最突出的是“迪里亚斯特”号和“艾尔文”号,前者下潜到了距海面10916米马里亚纳海沟的深处,后者到访过沉船泰坦尼克号。
    B.材料二重点介绍担任了四潜水器的总设计师--徐芑南,他创造性地研制了多型载人潜水器和水下机器人,当“蛟龙号”下水成功,这位怀着强烈报国热情的老人愿望终于实现了。
    C.材料三介绍的“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在马里亚纳海沟成功坐底,创造我国载人深潜新纪录,相信这不是终点,未来“海斗”号、“海燕”号和“海翼”号等深海载人潜水器还会创造出新的记录。
    D.通过三则材料,我们不仅了解了世界上深海潜水器的发展情况,还对中外潜水器的研究情况有所了解,特别是为我国在研究抗压材料上的不断创新感到自豪。
    (3)2020年11月13日,我国“奋斗者”号载人潜水器挑战深海10000米试水成功,请结合材料分析“奋斗者”号取得成功的原因有哪些?

    组卷:6引用:1难度:0.5
  • 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夏威夷黑珍珠
    刘心武
          ①姚老师每周三下午来教老伴弹钢琴。她虽然上过音乐学院,但主修的是声乐,毕业后分配在乐团合唱队,一唱几十年。六十岁以后,在合唱队排练时兼任钢琴伴奏。老伴弹琴只为自娱,姚老师指导她非常得法,两个人很合得来。两年多下来,她已经成了我们共同的朋友。
          ②我从美国讲《红楼梦》回来,带回一些纪念品,其中最贵重的是三件首饰,全是在夏威夷买的。一件绿宝石坠链,给了老伴;一件黑珍珠坠链,送给了姚老师。
          ③姚老师开头不收,我就解释说,夏威夷有三宝:是火山熔岩里开采出的绿宝石,老伴最喜欢绿颜色,几件最常穿的衣服,跟这绿宝石坠链很般配;第二宝便是黑珍珠,姚老师爱穿灰黄调子的休闲服,配黑珍珠更显高雅;第三宝是红珊瑚,我买回一个珊瑚须尖串成的手链,留给儿媳妇。我如实报出购买的价格,让姚老师知道那由一颗黑珍珠构成的坠链绝不昂贵,实在只是为了感谢她两年来给我们家带来的欢乐。她听了觉得我确实是把她当作亲人了,也就道谢收下。
          ④我和老伴都希望姚老师接受礼物后,能马上戴到颈上但她却收进了提包,而且下一个周三来我家,虽然还穿着一袭灰黄相间的服装,却并没有戴我送她的那黑珍珠坠链,而是戴了一串白珍珠项链。我和老伴交换了个眼色,没说什么,心里都有点疑惑。难道她忌讳黑色?
          ⑤姚老师指导老伴练了约一小时琴,大家就坐到餐桌边喝下午茶。我注意到,她那串白珍珠项链,品相一般。
          ⑥三个人闲聊,不知怎么就聊到了一位仍在电视上露面的著名资深歌唱艺术家,老伴就感叹,说那么多唱歌的,能有几个达到那样的知名度啊!姚老师就说,那是她大学同学,毕业以后跟她一起分到合唱团,是一个声部的。老伴就直率地问姚老师:“您是不是挺羡慕她呀?”姚老师说:“为她高兴,一点不羡慕。”还讲起当年的情景,来了个外国专家,让合唱团的人一人独唱一曲。合唱团几十个人,足足唱了三天,专家也听了三天。本来,这样做是为了把合唱水平提得更高,没想到专家却从中发现了一个男中音和两个女高音,认为是三颗珍珠,值得培养成为独唱演员。那两个女高音,一个就是姚老师,另一个就是那位著名资深歌唱艺术家。我和老伴只是听,没提问题。姚老师就笑了。
          ⑦又喝了一阵茶,姚老师主动接续忆旧,说那时候其实专家对她的潜力更看好,但是,她就是想站在队列里唱合唱,不喜欢站到乐队前领唱或独唱。她把自己的这种想法说出来,大家都感到惊讶。专家通过翻译跟她交谈后,说理解了她;专家还说,很难得,有这样的歌唱者,从灵魂深处体味到了合唱这种艺术形式的真谛。的确,大合唱是人类走向亲和的一种途径。姚老师说,从那以后她就一直留在合唱队,虽然永远不可能出名,却无怨无悔。“我不想做一颗单独闪光的珍珠,我总觉得,一颗珍珠还是跟别的许多颗珍珠串成链条,更有意思。”
          ⑧在姚老师再一次来教琴前,我和老伴多次放她赠我们的CD盘听,那是她参与的合唱演出的录音,我们原来提不起兴致听,现在却如闻天籁。
          ⑨姚老师再来时,戴了一条完全由黑珍珠串成的项链,我送她的那一颗,串在正中间。她没问我们好看不好看,我们也没去评论。但我们理解了,有的珍珠,是永远喜欢跟别的珍珠串在一起的。
    (选自《小小说选刊》)(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第③段对姚老师“爱穿灰黄调子的休闲服”的简笔勒表明姚老师是一个不张扬,追求平凡的人。
    B.夏威夷黑珍珠是本文的线索,同时,黑珍珠又运用了比喻的手法,把姚老师比作黑珍珠,如果合唱队是一串黑珍珠的话,那么,姚老师就是其中最美的那一颗。
    C.对于姚老师赠送的CD盘,“我们原来提不起兴致听,现在却如闻天籁”,是因为通过姚老师的经历,我们对合唱的真谛有了认识,从合唱中获得了新的体验。
    D.第⑥段中姚老师的“笑”很耐人寻味,这笑中有不羡慕不嫉妒同学成功的真诚,有别人出人头地自己仍旧平凡的尴尬与遗憾。
    (2)姚老师接受黑珍珠礼物后没有马上戴在颈上而是放进包里,并且下周三再来时不但也没有戴,反而戴了一串白珍珠项链,作者为什么突出这些情节?
    (3)作者在文末说“有的珍珠,是永远喜欢跟别的珍珠串在一起的”,结合姚老师的做法,谈谈小说给了你什么启示。

    组卷:5引用:1难度:0.7

  • 9.请对下面这段新闻报道的文字进行压缩。要求保留关键信息,句子简洁流畅,不超过90个字。
          英国卫生大臣马修•汉考克2020年12月23日在疫情新闻发布会上说,鉴于疫情形势,英国政府决定从26日起将英格兰的萨塞克斯郡、津郡、萨福克郡、诺福克郡、剑桥郡等地的新冠疫情防控级别调升至第四级。汉考克同时表示,继此前发现一种变异新冠病毒后,英国发现另一种变异新冠病毒。新的变异病毒让人“非常担忧”,因为它传播性更强,似乎比前一种变异病毒变异程度更深,英国专家正在深入分析。英国政府14日公布了出现变异新冠病毒的情况,随后宣布自20日起将首都伦敦、英格兰东南部和东部部分地区的防控级别从第三级提升至新增加的第四级。

    组卷:2引用:2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深圳老牌名校深圳中学公布了一份“超豪华”的教师招聘名单,该名单中的35位教师均为硕士或博士学历,且清一色毕业于清华大学、北京大学、哈佛大学、伦敦大学等国内外一流名校,其中,仅清华、北大的研究生就有20名。
          有网友感叹说:清华北大毕业生哪里去?原来是去深圳教书了;有人说:本科毕业的我,看完瑟瑟发抖;也有人说:优秀人才都到城市从事教育事业,而我们山区招个老师都难;还有人说:顶尖名校毕业去了中小学教书,是大材小用。
          以上材料触发了你怎样的联想和思考,请据此写一篇文章。要求:自拟标题,自选角度,确定立意;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2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