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新版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鉴赏《登岳阳楼》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四、古代诗歌阅读

  • 1.阅读这首宋词,完成下列小题
    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
    辛弃疾
    举头西北浮云,倚天万里须长剑。人言此地,夜深长见,斗牛光焰。我觉山高,潭空水冷,月明星淡。待燃犀下看,凭栏却怕,风雷怒,鱼龙惨。
    峡束苍江对起,过危楼,欲飞还敛。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千古兴亡,百年悲笑,一时登览。问何人又卸,片帆沙岸,系斜阳缆?
    (注)①作此词时,作者已在五十二岁以后,任福建提点刑狱之职,无从施展收复中原的抱负。②燃犀:点燃犀牛角。传说点燃犀牛角能照见水中鬼怪。③元龙:陈元龙,三国时人,为人爽朗,智谋过人,有扶世济民大志。④冰壶凉簟:喝冷水,睡凉席,形容隐居自适的生活。
    (1)下列对本词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西北浮云”既可能是“西北有浮云,亭亭如车盖”中真实的浮云,也可能是大宋沦陷的北 国江山。
    B.“斗牛光焰”中的“斗牛”与苏轼《赤壁赋》“月出于东山之上,徘徊于斗牛之间”中的“斗牛”都指斗宿和牛宿。
    C.“我觉山高,潭空水冷”中的“空”与陆游《诉衷情》“胡未灭,鬓先秋,泪空流”中的“空”均是徒、白白地之意。
    D.词最后三句与开篇浮云密布的形象不同,夕阻中航船卸落白帆,在沙滩上抛锚,渲染一派和平景象。
    (2)《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有“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的反问,上面这首《水龙吟•过南剑双溪楼》中,也有“元龙老矣!不妨高卧,冰壶凉簟”的慨叹。请问表达的情感是否相同?说明理由。

    组卷:6引用:2难度:0.6

二、(每题0分)

  • 2.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对本诗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1引用:1难度:0.7
  • 3.下列对韦庄的《菩萨蛮(其二)》内容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4

三、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0分)

  • 4.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省试湘灵鼓瑟
    [唐]钱起
    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冯夷空自舞,楚客不堪听。
    苦调凄金石,清音入杳冥。苍梧来怨慕,白芷动芳馨。
    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
    【注】:①湘灵鼓瑟:传说舜帝死后葬在苍梧山,其妃子因哀伤而投湘水自尽,变成了湘水女神。她常常在江边鼓瑟,用瑟音表达自己的哀思。②云和:地名,出产乐器。③冯夷:传说中的河神名。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韵两项是
     

    A.“善鼓云和瑟,常闻帝子灵”两句概括题旨,点出湘灵善于鼓瑟,奏出的乐曲优美动听。
    B.“冯夷空自舞”,写动人的瑟声吸引了河神冯夷,他激动地在湘灵面前伴乐狂舞,来表现湘灵的哀怨。
    C.本诗摹写音乐使用的表现手法与李贺的《李凭箜篌引》相同,都运用了“以声类声”来体现音乐的魅力。
    D.“流水传湘浦,悲风过洞庭”写湘灵弹奏的乐曲同白芷的芳香交织汇合,顺着流水,化作悲风飘过洞庭湖。
    E.全诗描摹了湘灵鼓瑟所弹奏的苦调清音,这种苦调清音表现了湘灵对爱情的忠贞和对死在苍梧的舜帝的哀怨和思慕。
    (2)结尾句“曲f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被誉为神来乏笔,请结合诗歌,从表达技巧的角度加以分析。

    组卷:45引用:7难度:0.5
  • 5.阅读下面的唐诗,完成文后各题。
    登岳阳楼
    杜甫
    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
    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
    亲朋无一字,老病有孤舟。
    戎马关山北,凭轩涕泗流。
    (1)杜甫《登岳阳楼》颔联描写突出了洞庭湖怎样的特点?有什么用意?
    (2)杜甫《登岳阳楼》颈、尾两联由“家事”写到“国事”,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

    组卷:9引用:2难度:0.5
  • 6.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三堂东湖作
    韦 庄
    满塘秋水碧泓澄,十亩菱花晚镜清。
    影动新桥横蝃蝀,岸铺芳草睡鵁鶄
    蟾投夜魄当湖落,岳倒秋莲入浪生。
    何处最添诗客兴,黄昏烟雨乱蛙声。
    【注】①蝃蝀(dì dōng):彩虹。②鵁鶄(jiāo jīng):池鹭。
    (1)诗歌的前两联描写了怎样的景色?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
    (2)请结合具体诗句简要赏析这首诗歌的语言特色。

    组卷:1引用:1难度:0.6
  • 7.阅读下面诗歌,完成下列各题。
    陪金陵府相中堂夜宴
    作者:韦庄 (唐代)
    满耳笙歌满眼花,满楼珠翠胜吴娃.因知海上神仙窟,只似人间富贵家。
    绣户夜攒红烛市,舞衣晴曳碧天霞。却愁宴罢青娥散,扬子江头月半斜。
    【注】①韦庄(约836年─910年),字端己,杜陵(今陕西省西安市附近)人,诗人韦应物的四代孙,五代前蜀诗人。韦庄曾经家陷黄巢兵乱,身困重围,又为病困,写作此诗时正值黄巢兵乱。②吴娃:吴俗谓好女为娃。③青娥:指年轻貌美的女子。
    (1)全诗主要采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全诗作简要分析。
    (2)试分析尾联“愁”的具体内容。

    组卷:9引用:2难度:0.5
  • 8.阅读下面的诗歌,回答问题。
    曲江(注)二首(其二)
    杜 甫
    朝回日日典春衣,每日江头尽醉归。
    酒债寻常行处有,人生七十古来稀。
    穿花蛱蝶深深见,点水蜻蜓款款飞。
    传语风光共流转,暂时相赏莫相违。
    (注)曲江:唐代长安城名胜,唐玄宗开元年间大加修整,池水澄明,花卉环列。此诗写于乾元元年(758)暮春,杜甫时任左拾遗,因上奏章救房琯触怒肃宗而被疏远。
    (1)这首诗前两联写出了诗人什么样的人生境况?请简要概括。
    (2)尾联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1引用:2难度:0.7
  • 9.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问题。
    不见
    杜 甫
    不见李生久,佯狂真可哀!
    世人皆欲杀,吾意独怜才。
    敏捷诗千首,飘零酒一杯。
    匡山读书处,头白好归来。
    (注)①这首诗写于客居成都的初期,或许杜甫此时辗转得知李白已在流放夜郎途中获释,遂有感而作。②世人:统治集团中的人。③匡山:李白少时读书的大匡山,在今四川北部。
    (1)这首诗中,李白是一个什么样的形象?杜甫对他有怎样的感情?
    (2)这首诗在表达技巧上很有特色,请加以赏析。

    组卷:0引用:1难度:0.6
  • 10.阅读下面古诗,完成各题
    野望
    (唐)杜甫
    西山白雪三城戍,南浦清江万里桥。
    海内风尘诸弟隔,天涯涕泪一身遥。
    惟将迟暮供多病,未有涓埃答圣朝。
    跨马出郊时极目,不堪人事日萧条。
    【注】①三城戍:西山三城的堡垒,三城,与吐蕃临界,为蜀边要塞。②南浦句:南浦,泛指送别之地。万里桥,在成都杜甫草堂的东边。③涓埃:细流与微尘,比喻微小。
    (1)下列对本诗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首联由景入题,远望“西山白雪三城戍”,近看“南浦清江万里桥”,景象开阔辽远。
    B.颈联的叙事和抒情,含蓄地批判了皇帝昏庸无能,荒淫误国,抒发了诗人自己报国无门的悲叹之情。
    C.尾联照应题目“野望”,表达作者深为民不堪命,世事日转萧条和自己年老多病,功业未就的隐忧。
    D.诗人虽身居草堂,然心忧家国,诗歌内容深广,意境雄浑,感情深沉,表情达意抑扬跌宕。
    (2)颔联蕴含了诗人哪些思想情感?请结合具体诗句加以赏析。

    组卷:104引用:86难度:0.6
  • 11.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文后各题。
    菩萨蛮(其二)
    韦 庄
    人人尽说江南好,游人只合江南老。春水碧于天,画船听雨眠。
    垆边人似月,皓腕凝霜雪。未老莫还乡,还乡须断肠。
    (1)词中从哪三个方面写出了“江南好”?
    (2)词中“人”“江南”“老”“还乡”诸语反复出现,具有怎样的表达效果?
    (3)这首词整体上运用了何种表现手法?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0引用:2难度:0.7

六、其他

  • 34.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请说说“坼”和“浮”的表达效果。

    组卷:1引用:1难度:0.4
  • 35.昔闻洞庭水,今上岳阳楼。请赏析“昔闻”“今上”所表达的情感。

    组卷:5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