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碑店市崇德实验中学高二(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8/13 4:0:2

一、现代文阅读(35分)(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1小题,17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戏剧冲突作为戏剧中推动情节发展和刻画人物的重要手段,按照冲突的具体表现形态,可以划分为三种主要类型,分别是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性格与性格的冲突以及性格内部的冲突。这三类冲突侧重的方向有所不同,但在交代背景、刻画人物、推动情节发展、彰明主题等方面有着重要作用。
          环境指的是剧中人物所外的时代背景及其主流的思想意识形态,是社会的某个横截面的具象化。剧中人物都有各自所处的独特环境,当人物的性格与主流大环境发生某种奇妙的碰撞时,冲突才得以产生,戏剧情节也随之不断向前运动、发展。因而剧中的人物必定会在不同程度上与个人所处的环境发生冲突,冲突的激烈程度则取决于人物性格和环境之间的具体关系。
          如曹禺先生的剧作《雷雨》中,周朴园与鲁侍萍之间的矛盾,其源头在于周二十年前对鲁的抛弃。这一抛弃的行动是在家族的压迫下做出的,是源于当时社会上“门当户对”的主流思想观念,个人的力量在时代背景的浪潮下显得无比渺小,微不足道。也正是因为这一次抛弃,鲁侍萍另嫁鲁贵,才有了四凤的出生和后面的那一场不伦之恋,并在最终酿成了悲情的苦果。
          若只从这一点来进行分析,则《雷雨》中悲剧的根源在于大环境对个体的压迫与襄挟,这一论断显然失之偏颇——只重视对社会大环境的分析而忽略了剧本之中的人性塑造,而在创作剧本的过程中,对剧中人性的挖掘和人物性格的塑造恰恰是一个剧本成功的关键所在。性格与性格的冲突是戏剧冲突中最基本和最常用的方式,性格与性格的冲突就是人与人之间的冲突,这是刻画人物性格、勾勒人物形象最重要的手段。同样是《雷雨》之中,周朴园逼繁漪喝药的一段戏,通过人物短短的几句对话和几个戏剧动作,将人物之间的关系和人物自身的性格特点表现得淋漓尽致。周朴园与繁漪两个人之间爆发的矛盾看似简单,只是喝药与否的问题,实际上是周朴园借着喝药这一件事在树立他在整个周家的权威,他要繁漪“替孩子做个服从的榜样”,咄咄逼人,最后甚至逼迫周萍用下跪的方式劝繁漪吃药,繁漪只好步步后退,最终在喝了药之后“哭着跑下”,而周冲之前想把学费分出一半的想法也被立即掐灭,在这一段兔起鹃落的冲突中,周朴因作为一家之主的独断,周萍的软弱,繁漪的辛酸无助赤裸裸展现在读者和观众面前。
          性格内部的冲突实际可以理解为人物内心的思想斗争,如莎士比亚名剧《哈姆莱特》中“复仇的王子”哈姆莱特一角,当他证实了叔父杀父仇人的身份、决心复仇之后,却因为对方正在祈祷的行为而犹豫不决,最终与仇人同归于尽。那段有关“生存还是毁灭”的著名独白,昭示了人物性格内部的激烈斗争,最终使他成为了一个“思想上的巨人,行动上的矮子”,莎翁设计的这种人物的“延宕”,站在今天的现实角度是不合理的,但站在当时的创作背景和剧作者想表达的思想来看,却又是最合理不过的。
          性格内部的冲突,往往被用于彰显人物内心的思想斗争复杂与煎熬,进一步勾勒人物形象、其性格内部的冲突,从某一方面也可以理解为理智与道德的冲突,多用以展现人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以进一步完成对戏剧主题的升华。
    (摘编自纪超《从人物与冲突看戏剧的本质——以<雷雨)哈姆莱特>为例》)
    材料二:
          古希腊悲剧绝大多数为命运悲剧,所表现的往往是人类在同命运的抗争中不可避免地毁灭。《雷雨》和《哈姆莱特》的写作都受到古希腊命运悲剧的影响。命运悲剧字面上的意思是指生命中发生了令人悲哀的事。宿命论者相信命运不可以改写,因为人不可窥探预知命运,命运存在任何角落,只是无法接触。悲剧是以剧中主人公与现实之间不可调和的冲突及其悲惨的结局构成基本内容的作品。
    《哈姆莱特》第三幕,哈姆莱特就面临“生存还是毁灭”的命运选择,他已经洞悉人类的堕落黑暗及现世的无意义。哈姆莱特无法自制地随着生命朝着另一个方向奔去,他那爆发的火焰正逐渐将自己所憎恨的世界推向灭亡。哈姆莱特被自己的命运驱使着走向一个不可知的深渊。他明白自己无法超越混沌的世界,被无常的命运所困扰,最终步入毁灭。同时,哈姆莱特的性格过于内向,过于审慎,尽管他有行动的决心,也不时责备自己拖沓,但由于病态的思考多于积极的行动,最后他只能与敌人同归于尽,不能完成自身的使命。这既是他性格弱点的悲剧,又是他本身命运的悲剧。
          从命运悲剧主题看,这两部作品展示了人的抗争精神,把人与命运相对立,但肯定了个体的意志与尊严,也呼唤人用崇高的力量斗争。与此同时,《哈姆莱特》和《雷雨》都展示了人性格上的弱点,从性格弱点这个切入点奠定了整部戏剧命运悲剧主题的契机。
    (摘编自任洁敏《从平行研究角度浅析<哈姆莱特>与<雨>的悲剧主题》)
    材料三:
    〔卜儿哭上科,云〕天那,几的不是我媳妇儿!〔刽子云〕婆子靠后。〔正旦云〕既是俺婆婆来了,叫他来,待我嘱咐他几句话咱。〔刽子云〕那婆子近前来,你媳妇要嘱咐你话哩。〔卜儿云〕孩儿,痛杀我也!〔正旦云〕婆婆,那张驴儿把毒药放在羊肚儿汤里,实指望药死了你,要霸占我为妻。不想婆婆让与他老子吃,倒把他老子药死了。我怕连累婆婆,屈招了药死公公,今日赴法场典刑。婆婆,此后遇着冬时年节,月一十五,有瀽不了的浆水饭,瀽半碗儿与我吃;烧不了的纸钱,与窦娥烧一陌儿。则是看你死的我儿面上!
    (摘编自关汉卿《窦娥冤》)(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性格与环境的冲突是戏剧冲突的主要类型之,其中的环境是剧中人物所处社会的某个横截面的具象化。
    B.剧中人物必定会在不同程度上与其所处环境发生冲突,人物性格与环境之间的关系将决定冲突的激烈程度。
    C.性格内部冲突的实质是理智与道德的冲突,这种冲突可以展现人物的多面性与复杂性,完成主题的升华。
    D.宿命论者相信命运不能被更改,在命运悲剧中,人类与命运抗争的结果往往是无可避免地走向毁灭。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雷雨》悲剧的根源是社会大环境对个体的压迫与裹挟,周鲁两家的纠葛与最终的悲剧便始于周朴园在家族的压迫下对侍萍的抛弃。
    B.《雷雨》中周朴园通过逼繁漪喝药来树立他在整个周家的权威,这段戏巧妙地揭示了他性格的内部冲突,突显了他独断专横的性格特点。
    C.《雷雨》中繁漪的人物性格单一但充满悲剧色彩,她自我毁灭式的反击饱含个体的意志和尊严,展示了作为人的宝贵的抗争精神。
    D.《哈姆莱特》的悲剧性是双重的,哈姆莱特自身“延宕”的特点是性格的悲剧,他被无常命运困扰、最终走向毁灭,这是命运的悲剧。
    (3)结合材料内容,下列选项中最适合作为论据支持材料二观点的是
     

    A.老舍《茶馆》中,秦仲义抱着实业救国的天真幻想,耗尽40年的心血办起不小的企业,最终成为失败的民族资本家。
    B.索福克勒斯《俄狄浦斯王》中,俄狄浦斯虽竭尽全力却未能摆脱杀父娶母的神谕,最后刺瞎自己的双眼并自我放逐。
    C.易卜生《玩偶之家》中,娜拉通过借钱一事终于看清丈夫的真实面目,意识到自己不过是丈夫的一个玩偶,因而决然出走。
    D.贝克特《等待戈多》中,剧中人物一直在等待戈多,然而戈多没有来,也不知何时能来,更不知戈多是谁,但必须等待下去。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使用了《哈姆莱特》中的内容作为论据,但各有侧重,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5)请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三,简要分析《窦娥冤》中的戏剧冲突。

    组卷:5引用:5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1小题,18分)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善人
    老舍
          汪太太最不喜欢人叫她汪太太;她自称穆凤贞女士,也愿意别人这样叫她。她丈夫很有钱,她老实不客气地花着;花完他的钱,而被人称穆女士,她就觉得自己是个独立的女子,并不专指着丈夫吃饭。
          穆女士一天到晚不用提多么忙了,简直忙得喘不过气来。不用提别的,就光拿上下汽车说,一天得上下多少次。哪个集会没有她,哪件公益事情没有她?换个人,那么两条胖腿就够累个半死的。穆女士不怕,她的生命是献给社会的;那两条腿再胖上一圈,也得设法带到汽车里去。她永远心疼着自己,可是更爱别人,她是为救世而来的。
          穆女士还没起床,丫寰自由就进来回话。她嘱咐过自由们不止一次了:她没起来,不准进来回话。丫寰就是丫寰,叫她“自由”也没用,天生来得不知好歹。她真想抄起床旁的小桌灯向自由扔了去,可是觉得自由还不如桌灯值钱,所以没扔。
          “自由,我嘱咐你多少回了!”她看了看钟,已经快九点了,她消了点气。不为别的,是喜欢自己能一气睡到九点,身体定然是不错;她得为社会而心疼自己,她需要长时间的睡眠。
          “不是,太太,女士!”自由想解释一下。
          “说,有什么事!别磨磨蹭蹭的!”
          “方先生要见女士。”
          “哪个方先生?方先生可多了,你还会说话呀!”
          “老师方先生。”
          “他又怎样了?”
          “他说他的太太死了!”自由似乎很替方先生难过。
          “不用说,又是要钱!”穆女士从枕头底下摸出小皮夹来:“去,给他这二十,叫他快走;告诉明白,我在吃早饭以前不见人。”
          自由拿着钱要走,又被主人叫住:
          “叫博爱放好了洗澡水;回来你开这屋子的窗户。什么都得我现告诉,真劳人得慌!”
          自由轻快地走出去,穆女士想起来:方先生家里落了丧事,二少爷怎么办呢?无缘无故的死哪门子人,又叫少爷得荒废好几天的学!穆女士是极注意子女们的教育的。
          穆女士穿着睡衣到浴室去。热水使她痛快了些,她想:她在外国读过书,知道世界大势,她的天职是在救世。可是救世不容易!二年前,她提倡沐浴,到处宣传:“没有澡盆,不算家庭!”有什么结果?人类的愚蠢,把舌头说掉了,他们也不了解!
          吃着火腿蛋,她想起方先生来。方先生教二少爷读书,一月拿二十块钱,不算少。她就怕寒苦的人有多挣钱的机会;钱在她手里是钱,到了穷人手里是祸。她不是不能多给方先生几块,而是不肯,一来为怕自己落个冤大头的名儿,二来怕给方先生惹祸。连这么着,刚教了几个月的书,还把太太死了呢。不过,方先生到底是可怜的。她得设法安慰方先生:
          “自由,叫厨子把我的鸡蛋给方先生送十个去;嘱咐方先生不要煮老了,嫩着吃!”
          穆女士咂摸着咖啡的回味,想象着方先生吃过嫩鸡蛋必能健康起来,足以抵抗得住丧妻的悲苦。继而一想呢,方先生既丧了妻,没人给他做饭吃,以后顶好是由她供给他两顿饭。她总是给别人想得这样周到;不由她,惯了。供给他两顿饭呢,可就得少给他几块钱。他少得几块钱,可是吃得舒服呢。方先生应当感谢她这份体谅与怜爱。她永远体谅人怜爱人。
          她到书房去看这一天的工作。她的秘书冯女士已经等了一点多钟了。见了冯女士,穆女士叹了口气:“哎!今儿个有什么事?说吧!”她倒在个大椅子上。
          冯女士把记事簿早已预备好了:“今儿个早上是,穆女士,盲哑学校展览会,十时二十分开会;十一点十分,妇女协会,您主席;十二点,张家婚礼;下午……”
          “先等等,”穆女士又叹了口气,“张家的贺礼送过去没有?”
          “已经送过去了,一对鲜花篮,二十八块钱,很体面。”
          “啊,二十八块的礼物不太薄——”
          “上次汪先生作寿,张家送的是一端寿幛,并不——”
          “现在不同了,张先生的地位比原先高了;算了吧,以后再找补吧。下午一共有几件事?”
          “五个会呢!”
          “哼!甭告诉我,我记不住。等我由张家回来再说吧。”穆女士点了根烟吸着,还想着张家的贺礼似乎太薄了些。
          穆女士不想上盲哑学校去,可是又怕展览会照相,相片上没有自己,怪不合适。她决定晚去一会儿,顶好是正赶上照相才好。
          她想起方先生来:
          “冯,方先生的妻子过去了,我给他送了二十块钱去,和十个鸡蛋,怪可怜的方先生!”穆女士的眼圈真的有点发湿了。
          冯女士早知道方先生是自己来见汪太太,她不见,而给了二十块钱。可是她晓得主人的脾气:“方先生真可怜!可也是遇见女士这样的人,赶着给他送了钱去!”
          穆女士脸上有点笑意,“我永远这样待人;连这么着还讨不出好儿来,人世是无情的!”
          “谁不知道女士的慈善与热心呢!”
          “哎!也许!”穆女士脸上的笑意扩展得更宽心了些。
          “二少爷的书又得荒废几天!”冯女士很关心似的。
          “可不是,老不叫我心静一会儿!”
          “要不我先好歹地教着他?我可是不很行呀!”
          “你怎么不行!我还真忘了这个办法呢!你先教着他得了,我白不了你!”
          “您别又给我报酬,反正就是几天的事,方先生事完了还叫方先生教。”
          穆女士想了会儿,“冯,一直这么办好不好?你就教下去,我每月一共给你二十五块钱,岂不整重?”
          “就是有点对不起方先生!”
          “那没什么,反正他丧了妻,家中的嚼谷小了;遇机会我再给他弄个十块八块的事;那没什么!我可该走了,哎!一天一天的,真累死人!”
           (节选自老舍《微神集》,1947年,有删改)(1)下列对小说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最恰当的一项是
     

    A.自由不顾穆女士的嘱咐,贸然进来回话,惊扰了穆女士的睡眠,穆女士想教训她的不识好歹,后因心疼桌灯而消了气。
    B.穆女王洗澡的时候想到自己读过书,救世是她的天职,继而想到自己两年前提倡沐浴而失败,不禁感慨人类的愚蠢。
    C.穆女王派自由送鸡蛋给方先生,继而想到方先生丧妻之后没人给他做饭,决定以后供给他两顿饭,细微、体贴又周到。
    D.穆女士很重视子女的教育,由衷同情二少爷的老师方先生的不幸遭遇,主动资助钱、送鸡蛋,以宽慰方先生。
    (2)下列对小说相关艺术特色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小说主要由穆女士处理方先生丧妻之事、享用早餐并赠予方先生鸡蛋、听取冯女士汇报工作日程这三个场景构成,情节紧凑集中。
    B.小说使用了大量的对话,表现人物的心理活动,推动故事的发展,在对话中场景得以切换,人物形象更加鲜明突出。
    C.小说采用第三人称的全知视角,直接客观地叙述穆女士这个“善人”的故事,不受时空限制,灵活自由,娓娓道来。
    D.次要人物冯女士善于察言观色、自私势力,也从侧面烘托了穆女士的自私自利、沽名钓誉的形象特点,有利于揭露主题。
    (3)文章标题为“善人”,如何看待穆女士的“善”?请结合文本,简要分析她是如何表现“善”的。
    (4)老舍素有“语言大师”之称,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讽刺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

    组卷:9引用:3难度:0.5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1小题,1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在冬天,人体与外部低温环境之间如果存在巨大温差,就会形成热传导效应。如果在衣服中①_______,就可以阻止热传导,从而减少人体热量的散失,达到保暖的目的。制作高蓬松保暖填充物的材料有两类:②_______,如棉、动物的毛等;二是化学纤维材料,如中空涤纶、喷胶棉等。
          近年来出现了一些新型保暖填充材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的主要成分是与鹅绒纤维直径长度相差不大的仿造鹅绒。仿造鹅绒以中空涤纶和Y形涤纶为主体,这两种涤纶可以③_______,而静止空气可以较好地保存热量。此外,即使在被水浸湿的情况下,中空涤纶和Y形涤纶依然可以储存一定的静止空气。
          克服了天然鹅绒显臃肿、有异味、易跑绒、价格高等缺点的仿鹅绒结构高保暖絮片具有超轻超薄,湿态保暖,蓬松度高,洗涤后回弹性好、保暖率不降低等特点。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第三段是个长句,请将其改写成几个较短的语句。可以改变语序、少量增删词语,但不得改变原意。

    组卷:11引用:4难度:0.6

四、作文。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1969年7月20日,阿姆斯特朗和奥尔德林驾驶登月舱在月面降落,这是人类第一次踏上月球。当阿姆斯特朗走出狭小的登月舱,走向月球的瞬间,他在月球表面留下了人类的第一个脚印,他走出了自己的一小步,但是人类却迈出了一大步。
          ②2020年12月17日凌晨,嫦娥五号返回器“亲吻”祖国大地,圆满完成中国首次月球无人采样返回任务。在这项万众瞩目而又异常艰辛的任务背后,活跃着一群年轻科研工作者。他们用行动践行习总书记“早日实现建设航天强国的伟大梦想”的殷切嘱托,相信点滴之水终能汇成江河,每个个体的努力也能变成推动国家进步的力量。
          读了以上材料,你有怎样的感受与思考?请结合两则材料内容及含意,联系自身实际,完成写作任务。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9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