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上海市建青实验学校九年级(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文言文。(36分)

  • 1.默写。
    (1)
     
    ,尚思为国戍轮台。(陆游《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
    (2)月下飞天镜,
     
    。(李白《渡荆门送别》)
    (3)
     
    ,小桥流水人家。 (马致远《天净沙•秋思》)
    (4)我们的学习须与思考紧密结合,两者不可偏废,正如孔子所说:“
     
     
    。”(《论语<十二章>》)

    组卷:9引用:1难度:0.8
  • 2.阅读下列诗文,完成问题。
    【甲】行路难(其一)
    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乙】愚公移山(节选)
    ㅤㅤ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北山愚公长息曰:“汝心之固,固不可彻,曾不若孀妻弱子。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河曲智叟亡以应。
    ㅤㅤ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也,告之于帝。帝感其诚,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一厝朔东,一厝雍南。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丙】詹何钓鱼ㅤㅤ詹何以独茧丝为纶,芒针为钩,荆蓧为竿,剖粒为饵,引盈车之鱼于百仞之渊、汩流之中,纶不绝,钩不伸,竿不挠。楚王闻而异之,召问其故。詹何曰:“曾闻先大夫之言,蒲且子之弋也,弱弓纤缴,乘风振之,连双鸧于云际,用心专,动手均也。臣因其事,放而学钓,五年始尽其道。当臣之临河持竿,心无杂虑,唯鱼之念,投纶沉钩,手无轻重,物莫能乱。鱼见臣之钩饵,犹尘埃聚沫,吞之不疑。所以能以弱制强,以轻致重也。大王治国诚能若此,则天下可运于一握,将亦奚事哉?”楚王曰:“善。”
    注释:①纶:钓鱼的丝绳。 ②芒:谷头端细长而尖锐的刺。 ③先大夫:这里指已经逝去的
    父亲。 ④蒲且子:古代善射者。 ⑤弋(yì):射箭。 ⑥弱弓纤缴:拉力很小的弓,纤细的丝绳。缴,射鸟时系在箭上的丝绳。⑦放:同“仿”。
    (1)甲诗的作者是
     
    (人名);乙文选自《
     
    》,这是
     
     家学派著作。
    (2)解释下列加点词。
    ①引车之鱼于百仞之渊
     

    ②纶不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
    (4)下列对【丙】文划线句子翻译正确的一项是
     

    A.大王您治理国家像这样诚信,那么天下的事可以在一手运行。
    B.大王您治理国家像这样诚信,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
    C.大王您治理国家果真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可以在一手运行。
    D.大王您治理国家果真可以这样,那么天下的事就可以一手应付了。
    (5)下列对三首诗文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甲】诗中的“停、投、拔、顾”等动作,是诗人内心苦闷迷茫的表现。
    B.【乙】文中的“长息”表明愚公为智叟所表现的顽固思想感到悲哀。
    C.【丙】文中詹何巧用类比,借钓鱼之事传达出“以弱制强,以轻致重”的道理,生动形象。
    D.面对困难,【甲】诗的作者、愚公和詹何都有思想感情的变化,但最终都积极乐观面对。
    (6)【乙】文通过叙写愚公和智叟对移山的不同看法,突显出愚公
     
    的态度,在【甲】诗中的“
     
     
    ”也表达了同样的态度。【丙】文中的詹何从“先大夫之言”中得到启示,“放而学钓”,终于用五年的时间悟出做事应该
     
    的道理。【乙】【丙】两文中主人公的共同特点是
     

    组卷:10引用:1难度:0.5

三、综合运用。(20分)

  • 6.梁启超先生在《敬业与乐业》一文中提到:“凡做一件事,便忠于一件事,将全副精力集中到这事头上……”请结合这句话和你读《西游记》的经历,谈谈唐僧师徒去西天取经带给你的启示。(不少于 60 个字)

    组卷:13引用:1难度:0.6

四、作文。(60分)

  • 7.“读”,本意指依照文字念,后引申为看书、求学、理解的意思,请以“我终于读懂了你”为题,写一篇600字以上的文章。
    ㅤㅤ要求:
    (1)不透露相关个人信息。
    (2)不得抄袭。

    组卷:11引用:1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