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福建省泉州市高考语文适应性试卷(5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材料一:
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不仅是我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是贯彻科学发展观、落实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政策的重大举措,是实现生态文明建设目标“美丽中国”在农村的实施和体现。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建设美丽乡村之间是辩证统一的关系,美丽乡村建设必须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点,美丽乡村建设是农村生态文明建设的目标和归宿,是美丽中国的奋斗目标在农村的体现和实施,体现了深刻的生态内涵。从内容上来看,农村生态文明建设渗透到新农村建设的方方面面,而美丽乡村建设则着眼于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从发展秩序来看,二者都是要促进新农村建设的全面协调,从而实现可持续发展。农村生态环境的恶化已经成为制约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瓶颈,因此在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必须改变传统的GDP至上的发展观和政绩观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的发展观转到以生态文明为基础的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的科学发展观。
(摘编自柳兰芳《从“美丽乡村”到“美丽中国”——解析“美丽乡村”的生态意蕴》)材料二:
各位领导,各位来宾,朋友们:
在这春风激荡的美好季节,我们相聚在美丽黔西南,共同拉开第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序幕。
我们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法则,借力一年一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加强生态保护,深挖民族特色,有效地推进了美丽乡村建设和全域山地旅游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要美,农村必美”。我们举办万峰林峰会,旨在践行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新发展理念,凝聚大家的力量,推进美丽乡村建设,促进绿色发展,奋力开拓一条通往同步小康的创新之路。
我们将着力推进美丽乡村与山地旅游融合发展。黔西南的乡村聚集着丰富独特的山地旅游资源,我们将发挥旅游资源优势,景区化建设美丽乡村,全域化打造旅游景点,大力发展多元化的山地旅游产品,加快实现“景点旅游”向“全域旅游”的转变,把山地变为“聚宝盆”。
我们将着力推进美丽乡村与山地文化融合发展。黔西南的乡村蕴藏着丰富多彩的山地文化,我们将发挥独特的地域文化资源优势,精心打造“布依戏、苗族歌、彝族舞”等民族文化品牌,保护和植入文化元素,提升美丽乡村的品读价值,把乡村变成“摇钱树”。
我们将着力推进美丽乡村与山地生态融合发展。生态文明时代,山地最珍贵。黔西南山地之贵,贵在生态,绿水青山、天地人和。我们继续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厚植生态优势,让山更青、让水更秀、让天更蓝、让土更净、让乡村更美。充分发挥生态优势,合理优化乡村产业结构,把黔西南的自然之美、生态之贵转化成为支撑同步小康的大产业,真正让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好风凭借力,送我上青云”。我们将以第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为新起点,加快对外开放,加强交流合作,共建美丽黔西南,共谱发展新篇章!
(摘编自杨永英《在第五届“中国美丽乡村•万峰林峰会”开幕式上的致辞》)材料三:
以美丽乡村作为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载体,契合了美丽中国建设中对乡村板块的诉求。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我国民族地区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2009年,恩施州正式启动美丽乡村建设,10多年来,恩施州美丽乡村建设成效显著。
第一,在乡村产业发展上,不断优化资源配置,积极推动传统农业转型与升级,效果明显。恩施州村集体因地制宜,推动耕作技术更新,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效益凸显。
个案1 春沟村
春沟村在建设美丽乡村的过程中,大力发展林果、花卉等产业,最终形成“赏花——采果—育苗”三位一体的新产业模式,改变了传统花木产业的单一性,促使其向现代花木产业转型。
第二,在乡村环境建设上,不断改善基础设施建设,逐步优化村民生活空间。美丽乡村要建,更多村庄的基本生活条件和人居环境也亟须改善。截止到2017年底,恩施州69个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实现“旧貌换新颜”,村民生活空间变得整洁、靓丽,层次感增强。
个案2 A村
习近平同志就农村生态环境问题指出“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在美丽乡村建设启动以前,进出A村的主要是一条土坯路,2014年后,政府修成了3.5米宽的水泥路,并建起了垃圾池。
第三,在乡村文化服务上引导村民深度参与文化活动,文化活力得以彰显。在美丽乡村建设中,恩施州以建构文化活动物质空间为基础;为每个村修建文化活动广场,配备音响设备设施,在空间重构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文化资源保护。同时,政府还通过深入挖掘地方民族传统文化,激发并提升村民对民族传统文化的内在认同。
个案3 舍米湖村摆手舞
摆手舞原本是土家族祭祀中的一种舞蹈,在舍米湖村至今仍保留着摆手堂等遗迹,当地政府从支持非遗文化传承的角度,对破败不堪的摆手堂进行修复,复原了传承空间。
第四,在乡村社会治理空间上,不断推动村寨特色化发展。城乡空间治理根本区别在于对不同因素的关注,乡村的空间治理离不开乡村性因素的结合与反馈。因此,具体的空间治理与文化传承应该结合地方性与地方经验。恩施州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在贯彻国家标准的同时,注重因地制宜、顺势而为,追求村庄建筑外形改造上达到“天人合一”;改造同时,还将国家乡村治理理念镶嵌到村庄物质空间之中,使家风礼俗、乡规民约、国家情怀等传统认知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互嵌交融。
(摘编自谭志喜《从“乡上中国”到“美丽乡村”:我国民族地区乡村振兴的实践逻辑与路径调适》)(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美丽乡村建设必须落实国家政策,并以农村生态文明建设为推动点,以整体提升新农村建设水平为着眼点。
B.无论是在建设内容上,还是在发展秩序上,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和美丽乡村建设都与新农村建设密切相关。
C.“天人合一”是恩施州美丽乡村建设试点村建筑外形改造的追求,也是黔西南美丽乡村建设坚持的法则。
D.民族地区的美丽乡村建设,应以保护乡村文化为主,深入挖掘地方民族传统文化,发挥地域文化资源优势。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A.没有改变传统的GDP至上的发展观,完成从片面追求经济增长到全面协调可持续的转型,新农村建设就难以启动。
B.只要秉承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坚持道法自然的法则,就能促进绿色发展,开拓通往同步小康的创新之路。
C.民族地区乡村振兴应以美丽乡村为载体,契合美丽中国建设乡村诉求,因为民族地区在中国乡村振兴战略中地位重要。
D.一旦缺乏与地方性、地方经验的结合,离开乡村性因素的反馈,乡村空间治理现与城市空间治理的根本区别。
(3)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A.春沟村大力发展林果、花卉等产业并形成“赏花一采果一育苗”三位一体的新产业模式,体现了乡村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
B.从恩施州69个美丽乡村村容村貌实现“旧貌换新颜”可以看出,恩施州美丽乡村建设在乡村环境建设方面成效显著。
C.恩施州为每个村修建文化活动广场,配备音响设备设施,说明当地把农村精神文明建设放在美丽乡村建设的首要位置。
D.材料引用“中国要美,农村必美”“没有美丽乡村,就没有美丽中国”,强调了建设美丽乡村在建设美丽中国中的重要性
(4)材料一和材料二都对美丽乡村和生态发展的关系进行了阐述,但材料二作为致辞更多地使用短句,有何效果?请根据材料简要概括。
(5)费孝通认为,一个活着的文化要素必然对于利用它的人有好处。材料三中的个案3如果要作为这一观点的论据,还应该补充哪两方面的信息?请简要说明。组卷:7引用:3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本一:
右第二章(节选)[注]
茅盾 到四点钟以后,枪声炮声都沉静下去了。李先生慢慢儿从地板上爬起来,摸着一张椅子就坐了。
过一会儿,他皱着眉头说:
“真糟糕!不逃呢,不放心;逃呢,多花钱。我总以为打不起来的,谁知道——”
李夫人看见丈夫发愁,勉强做出点笑容来,说:
“好半天没有响声了,看来不会闹出大乱子。你去睡罢。明天你还得上公司里办事。”
李先生望着他的夫人,也勉强笑了一笑。他觉得夫人的话很对。日本兵是蛮凶的,他们在沈阳北大营并没遇着抵抗,据说也是机关枪大炮乱轰了一阵。说不定刚才那枪炮声就是北大营的老文章,那么,明天大概还是一切照旧,不会出大乱子。公司里仍得办事,他仍旧得去,不去就白白丢了二元五角的大洋,何苦!
“那么,我去躺一会儿再说。”
李先生征得了夫人的同意,就拍拍大腿走上楼去。
李先生走到楼梯顶,忽然又不放心了。从他现在站着的地方再上去一个矮小的梯子,就是晒台;他忽然想到晒台上去眺望一下,到底外面是闹到怎样一个地步。
刚开了晒台门,就听得砰、砰两声。李先生的身子立刻缩回。他从门缝里张望:满天的冻云,中间夹着几点寒星,有风直冲那门缝吹来,冷得很。邻家的晒台上似乎也有人在那里瞭望。李先生胆壮一些了。把头上的罗宋绒帽拉下来,然后侧着身体,贴着墙,慢慢地把身子移到晒台上,赶快蹲下了身体,尖起耳朵听。
只远远地传来了呼号的声音,但也许是风。天空也没有什么红光或黑烟。正像一个平常的腊月尽头的半夜三更。李先生慢慢地把身体挺直了,走到那晒台的水泥栏杆旁,想看得仔细点儿。
“李先生,也来看看么?刚才打这只角里望过去,看得见一道一道的红光;想来就是东洋人开炮呢!”
猛不防有人招呼,李先生愕然转脸对声音来的地方注视;直到听完了那人的话,李先生这才认出那说话的就是住在隔邻亭子间里的阿祥,是公司里铅印部的一个工人,和李先生算是“同事”。
“哦——你看了半天么?”
李先生随口说,一面却皱紧了眉毛,瞪大了眼睛,向四下里张望,看还有没有红光之类。虽然和阿祥同在一个公司而且又是邻舍,但因为他们的身份不同,一个是编辑先生,一个是厂里的做手,他们两个平日很少来往。然而阿祥却例外,很高兴地又说道:
“东洋兵打败了!”
李先生浑身一震。什么?倒是东洋兵打败了么?有点难以相信!
他转脸对着阿祥看。他看见阿祥露出一排很大的白牙齿,捏起拳头做了一个手势。
“你怎么会知道?”
“里门口站岗的警察这么说。我还看见——”
“你去看了么?你看见什么?”
“我看见许多许多十九路军朝北走。听说是到天通庵车站帮助那边的兵把守。日本兵也打宝山路口,也打败了,都逃到福生路,躲在那里。”
“哦?哎——”
他定一定神,不由得叹一口气说:
“这事就闹大了!东洋人一定不肯罢手——”
“那就打!”
阿祥这话刚出口,突然砰砰的两响破空飞来,接着又是砰砰砰几响,像是回礼。李先生惊得呆了,身子蹲了下去,腿直发抖。他听得阿祥自个儿喝道:
“哈!又开火了!死不完的东洋人!打,打!”
然而那几响过了以后,便又是沉寂,李先生觉得那沉寂也就像一块大铁板,压得他心痛。他蹲着挪一挪他的腿,心里想,还是赶快下去和老婆商量明天怎样逃难罢。而就在这时候,一片达达达的机关枪声从北面来,而这晒台却偏偏又是朝北的。李先生急出一身冷汗,蹲在地上,不敢动,又觉得不动也是等死。达达达达达!东!东!李先生突然抱着头直跳起来,但随即像一块木头似的倒了下去,连爬带滚,到了晒台门边,又从那小扶梯上滚了下去。
“怎么的,伤在哪里?伤在哪里?”
“没有!”
李先生颤着声音回答,心里头臭虫似的钉着那个问题:明天怎么逃得出去?
(有删改)[注]南宋朱熹《中庸章句》中以“右第X章”总括对《中庸》某一章的诠释,本文标题仿自于此。
文本二:
放下你的鞭子(节选)[注]
陈鲤庭 青工 那么你们是什么地方人?你们是从关外逃来的吗?
香姐 是的,我们的家就在沈阳,先生,你们不记得“九•一八”吗?(回忆)日本兵开到沈阳,那儿十几万的中国兵说是受了什么不准抵抗的命令,都撤退了,于是就留着我们成千上万的老百姓在那儿受苦。
青工 (气愤地)他妈的!(转过气来)后来你们怎么样呢?
香姐 后来我们每家还捐了三块钱,他们说送点钱给东洋人,他们就不会来糟蹋我们了。其实你就把全部家产交给他们,还是要你的命。我们也想过,这样子活下去,有什么意思呢?我们也投了义勇军和这些小鬼子拼了吧,可是我们俩老的太老,小的太小,怎么中用呢?
汉子 (痛苦地)最可怜的是你的妈,她活着的没有过一天好日子,连死也死得那么可怜……
香姐 (哭泣着)爸爸,爸爸。
汉子 而且我现在还发了疯,打你骂你,想从你身上榨出咱们的饭来!天哪,怎么的,谁使我疯的呢?
青工 那你怨恨谁呢?
汉子 人家都说是我的命不好,我的命不好,也许是的。
青工 我告诉你们,使你们挨冷受苦,无家可归的是日本帝国主义,是不抵抗的卖国汉奸!
汉子 先生的话固然不错,可是叫我们怎么办呢!
青工 怎么办呢?咱们就得一伙儿去,向压迫我们、剥削我们的人算账去——这才有我们的生路!
汉子香姐 (齐)可是叫我们拿什么去打倒他们呢?
青工 你要打倒他们,(拾起鞭子)你应该用你这个武器。我们是有我们的武器的。就是空着两只手,一拳头也是我们的武器呀!
汉子 这有什么用,人家有的是飞机大炮呀!
青工 只要大家齐心,团结起来,这力量比什么都大。
观众 对呀!大家联合起来,一齐去打倒我们的仇人!
[注]《放下你的鞭子》是1931年由剧作家陈鲤庭执笔写成的抗战街头剧,剧名取自剧中青工阻止汉子鞭打香姐时所说的一句台词。
(1)下列对文本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本一开头写“枪声炮声都沉静下去了”,既暗示了故事发生的背景,又为下文情节的发展提供了合理的环境氛围。
B.文本一结尾写李先生从楼梯滚下,与《装在套子里的人》写别里科夫从楼梯滚下一样,都饱含作者对人物的憎恶唾弃。
C.文本二写青工、汉子街头偶遇,与《雷雨》写鲁大海、周朴园在周公馆冲突一样,都通过写生活场景折射出时代背景。
D.相比较而言,文本一的语言较文雅细腻,文本二的语言则较通俗直白,这与两位作者对文体和受众的不同定位有关。
(2)关于文本一和文本二的标题及相关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文本一仿用朱熹——《中庸章句》语句为标题,隐含了作者致敬先儒、弘扬传统文化的用意。
B.文本一标题有“助读《中庸》第二章”之意,这一独特的表达能引起读者的好奇与关注。
C.文本二以剧中人物的台词为标题,既能强调人物的强烈情感,又可以借此提示有关剧情。
D.文本二标题中的“你”和“鞭子”含义丰富,其中有鼓励民众拿起抗战武器的言外之意。
(3)文本一与文本二都在人物描写中交代“九•一八”这一历史背景,这样处理有何好处?请简要分析。
(4)文本一中的李先生和文本二中的汉子对生活变故有相似的心态,但这种心态产生的思想根源不同。请简要分析这种相似与不同。组卷:22引用:4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回答问题。
① ?
在一项关于一心多用的研究中,研究人员要求受试者一边模拟驾驶一边记忆单词,并心算数学题。在200名受试者中,绝大多数人的反应速度降低了近20%,记忆力和数学运算能力分别下降了30%和10%。有趣的是,其中有5个人没有任何变化!② ,记忆力和数学运算能力也没有下降,就好像他们根本没有进行多任务处理一样。进一步的研究表明,这些所谓的“一心多用超能力者”,其实和普通人一样,也不可能同时完成两个任务,只是能以极快的速度切换任务。这种能力缩短了注意瞬脱的时间。
一心多用超能力者相当罕见,我不会指望自己是其中一员。但如果③ ,可以在网上进行一心多用超能力者测试。即使事实证明你和大家一样都是普通人,这些测试也有助于向你证明一心多用是多么困难,有多火的害处。
(1)文中第二段“心多用超能力者”为什么要加引号?请简要说明。
(2)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5个字。组卷:7引用:3难度:0.7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美育涉及的范围几乎与我们的生活一样宽。怎样提升青少年的审美修养,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
有人认为应充分发挥博物馆、美术馆、艺术馆等公益性公共文化场所的功能;也有人认为学校要开展丰富多彩的美育活动,并努力将学科教学与美育相融合;还有人认为青少年应在日常生活里感悟美、发现美。
你认为对青少年的成长,哪一种美育途径更重要?请写一篇文章阐述你的感悟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切合身份;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