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年河南省实验中学高考地理培卓试卷(三)

发布:2025/1/1 3:0:3

一、单选题(共25道题,每题2分,共50分)

  • 1.位于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观测正午日影。如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15-16题。
    贾湖先人利用骨笛和叉形器观测时,应将(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 2.位于河南省贾湖遗址(33.5°N)中发现贾湖先人将骨笛和叉形器组合起来,做成原始“圭表”,观测正午日影。如图示意该原始“圭表”使用原理(图中①②③分别代表二分二至时的日影末端位置),读图完成13~15题。

    当贾湖先人进行农作物春播时,骨笛上正午日影末端位于(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3.如图为某年4月某时刻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引起图中降水的主要天气系统是(  )

    组卷:4引用:0难度:0.50
  • 4.如图为某年4月某时刻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此时,北京和银川的风向分别为(  )

    组卷:3引用:0难度:0.70
  • 5.如图为某年4月某时刻我国局部等压线分布图(单位:百帕)。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图中甲乙丙丁四地中,最不利于PM2.5扩散的是(  )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共4题,共50分)

  • 28.阅读图文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图1为我国黄河流域局部简图。库布齐沙漠表面覆盖着由古代黄河形成的深厚冲积物。沙漠东部属半干旱地区,西部为干旱地区。中、东部有季节性沟川十余条,夏汛冬枯,西部地表水少。早在3000年前,库布齐地区森林葱郁、水草肥美、牛羊遍地,到了明清时期,竟演变成为寸草不生的“死亡之海”。它每年向黄河岸边推进数十米、向黄河输入泥沙1.6亿吨。
    材料二:经过30年的艰辛治沙,库布齐沙漠出现了几百万亩厘米级厚的土壤迹象,改良出大规模的沙漠土地,初步具备了农业耕作条件。作为全球唯一被整体治理的沙漠,库布齐创造了世界治沙史上的奇迹。(表a)
    材料三:库布齐充分利用地区光照资源充足的优势,探索出一种治沙新模式——建设光伏产业园区,并实行立体化产业(板上发电、板下种草、板间养殖)模式(图2),实现了光伏产业与荒漠化治理的有效结合,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表  库布齐沙漠治理前后对比
    年降水量 生物种类 植被覆盖率
    1988年 <100mm 不足10种 3%-5%
    2016年 456mm 530种 53%
    (1)简述库布齐沙漠推进过程中给黄河带来的不利影响。
    (2)说明库布奇沙漠能被整体有效治理的自然地理条件。
    (3)指出当地大力发展光伏发电对防治荒漠化的好处。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29.根据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我国首个“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示范项目位于山东省北部菜州湾海域。海洋牧场是通过人工鱼礁等措施,构建或修复海洋生物繁殖、生长、索饵或避敌的场所,实现渔业资源可持续利用的渔业模式。通过海上风电底座的“鱼礁化”,将鱼类养殖网箱、贝藻养殖筏架固定在风力发电机的地基之上,实现海上风电和海洋牧场的融合。它将开创“水下产出绿色产品,水上产出清洁能源”的新局面,符合“海上粮仓十蓝色能源”的海洋空间开发战略方向。如图为“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原理示意图。
    (1)指出在山东海域进行风电场建设需要克服的不利海洋条件。
    (2)分析风力发电机底座“鱼礁化”的有利影响。
    (3)简述“海上风电十海洋牧场”模式对国家资源安全的意义。

    组卷:3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