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山东省枣庄市台儿庄区八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8/23 2:0:1

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60分)

  • 1.对于地球上生命的起源,米勒和其他科学家的实验说明(  )

    组卷:925引用:50难度:0.7
  • 2.家畜、家禽新品种形成的原因是(  )

    组卷:85引用:6难度:0.9
  • 3.下列对“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描述的自然现象解释不科学的是(  )

    组卷:275引用:15难度:0.4
  • 4.比目鱼栖息海底,成鱼的两只眼睛生在一侧,这种现象体现生物与环境的关系是(  )

    组卷:281引用:10难度:0.4
  • 5.下列有关生命演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7引用:4难度:0.5
  • 6.科学家通过研究认为人类进化的历程可分为的四个阶段是(  )

    组卷:98引用:10难度:0.9
  • 7.某一化石采集队,在甲、乙、丙三个不同地层内挖掘到许多化石。记录清单如下:甲地层(恐龙蛋、始祖鸟、龟);乙地层(马、象牙、犀牛);丙地层(三叶虫、乌贼、珊瑚)。这些地层按地质年代由远到近排列应是(  )

    组卷:59引用:71难度:0.9
  • 8.下列关于生物进化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482引用:32难度:0.2
  • 9.习近平总书记提出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论,从生物学的角度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29引用:30难度:0.5
  • 10.下列观点不符合自然选择学说的是(  )

    组卷:196引用:14难度:0.4
  • 11.如图为脊椎动物的心脏结构示意图和进化示意图,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11引用:7难度:0.5

二、填空简答题。每空1分,共40分。

  • 33.“绿水逶迤去,青山相向开”。党的十八大以来,国家更加重视生态文明建设,人民群众切身感受到蓝天白云、绿水青山带来的幸福感,美丽中国正在不断变为现实。图一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部分食物网,图二为该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模式图(甲、乙、丙表示生物成分,A、B、C是乙中存在着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①、②、③、④表示某些生理过程)。请据图分析作答:

    (1)在森林生态系统中影响草生长的非生物因素有
     
    (至少填两项)。
    (2)图一中共有
     
    条食物链。若将该食物网中的蝗虫分为一类,其余消费者分为另一类,则分类依据是
     
    ,若此食物网构成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还需要补充的生物成分是图二中的
     
    ,图一中,食虫鸟与青蛙存在
     
    关系。
    (3)图二中,若A、B、C表示图一中具有食物关系的三种生物,则B对应图一中的生物是
     
    。请写出它在图一中获得能量最多的一条食物链
     

    (4)图二中,生物体内的碳返回到无机环境的生理过程有
     
    (填序号)。
    (5)目前该森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和数量能够较长时间保持相对稳定,这说明生态系统具有一定的
     

    (6)为了我国2060年前力争实现“碳中和”的宏伟目标,作为中学生的你应该怎样做?
     
    (答出一条即可)。

    组卷:40引用:4难度:0.5
  • 34.“无废弃物农业”是我国传统农业的辉煌成就之一,也是最早和最生动的一种生态模式。该模式的主要做法是积极种植能固氮的豆科植物,收集人畜粪便、枯枝败叶以及农产品加工过程中的废弃物等,经过一定方式处理后,转化为有机肥料施用到农田中。请结合图回答:

    (1)豆科植物和根瘤菌之间的关系是共生;与豆科植物相比,根瘤菌细胞在结构上的明显不同是
     

    (2)图中枯枝败叶中的有机物转化为肥料需经
     
    的分解作用完成,这不仅净化了环境,而且使生物圈中的
     
    得以周而复始地循环。
    (3)图中的牲畜处于第
     
    营养级;能量沿食物链传递是
     
    的,因此,多食用
     
    (肉类/粮食)制品能够缓解全球粮食危机。
    (4)该生态系统实现了人类对能量的
     
    利用,从而大大提高了能量的利用率,流经该生态系统的总能量是
     

    (5)传统杀虫剂中的有害物质会在消费者体内造成富集现象,就图而言,对
     
    的危害最大。近年来,人们更多地采用生物防治来控制农业害虫,该防治方法的优点是
     
    (答一条)。

    组卷:7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