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科新版八年级上册《4.5 科学探究:凸透镜成像》2023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7/28 8:0:9
一、选择题
-
1.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32引用:2难度:0.5 -
2.小明在做“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时,所用凸透镜的焦距为15cm。将蜡烛(如图)放在距离该透镜25cm处时,烛焰在光屏上所成清晰的像是选项图中的( )
组卷:7引用:1难度:0.6 -
3.将一个凸透镜正对太阳,在距凸透镜15cm处得到一个最小、最亮的光斑。把一支点燃的蜡烛放在此凸透镜前26cm处,在凸透镜的另一侧调节光屏的位置可找到一个清晰的烛焰的像,这个像是图中的( )
组卷:32引用:5难度:0.9 -
4.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40cm刻度处,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组卷:166引用:7难度:0.8 -
5.关于透镜,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88引用:2难度:0.7 -
6.放在凸透镜主轴上焦点以内的点光源S发出的光,通过凸透镜后的光路如图所示,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85引用:7难度:0.5 -
7.如图所示,在发光的灯泡附近放置一凸透镜,在远处的墙壁上出现了灯丝清晰的像。关于此像,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3引用:5难度:0.7 -
8.如图所示,烛焰在光屏上刚好成清晰的像。透镜不动,将蜡烛移至30cm刻度处后移动光屏,在光屏上能观察到( )
组卷:199引用:3难度:0.8 -
9.物体位于凸透镜前14cm处,在透镜另一侧的光屏上可以得到清晰、放大的像,则该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
组卷:93引用:5难度:0.7 -
10.一凸透镜的焦距为10cm,将点燃的蜡烛从离凸透镜30cm处沿主光轴移到15cm处的过程中,像的大小和像距的变化情况是( )
组卷:312引用:11难度:0.8
五、实验探究题
-
29.小明用焦距为10cm的凸透镜等器材,探究凸透镜成像规律。
(1)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到光具座上,点燃蜡烛调节它们的位置如图所示,此时小明发现光屏上的像位于光屏的 (填“上方”或“下方”),为了使像成在光屏中心,应将蜡烛向 调节。
(2)小明正确调节后,在光屏中心承接到了一个倒立、的实像,这样小明得出了u>2f时凸透镜成像的特点。经过思考,小明觉得自己得出结论的过程不够完善,为了使结论具有普遍性,他应该将蜡烛移到 (填“一倍和二倍焦距之间”或“二倍焦距以外”)的其它位置进行多次实验。
(3)通过多次实验,小明发现当f<u<2f时,v (填“<”、“>”或“=”)u。
(4)当u=5cm时,可以观察到正立、放大的虚像,如果让蜡烛靠近透镜,观察到的像将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组卷:852引用:6难度:0.5 -
30.如图1所示,在天宫课堂中,航天员王亚平向大水球中间注入一个气泡,通过水球能看到她的两个像:一个是正立、缩小的像,另一个是倒立、缩小的像。
(1)中央加气泡之后,水球被气泡分成了两部分,中间是空气,气泡周围是水。此时整个水球就变成了两个透镜,外圈部分的凸透镜虽然没有原来完整,但对光线仍然有 作用,依然能够成像,只不过透过的光线变少了而已,所以依然呈现出一个倒立的像;内圈相当于变成了两个凹透镜的组合,所以这个时候中间部分又出现了一个正立的像。因此可以在水球中同时看到一正一倒的两个像。
(2)根据上面的实验,你推测一下,凹透镜的成像特征是 (描述像的正倒、大小和虚实),并通过在图2中作出光路图加以证明。组卷:2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