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9-2020学年山东省菏泽市高二(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5/11/26 18:0:24

一、现代文阅读Ⅰ(一)现代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西洲何处
    夏磊
          在我喜欢的古代诗词里,《西洲曲》算是背得比较早的。年少时我家住在长江中间的南京八卦洲,头上是天,四面是水。“西洲在何处,两桨桥头渡。”每次念到这两句,就会想到江边上的那个渡口,并同时在脑海里遐想着渡口外边的世界和不知在何处的西洲。
          后来,又读到温庭筠的“西州城外花千树,尽是羊昙醉后春”,这才知道,原来古代真的有一座城池叫西州。西州城建于东晋,因为宰相谢安病重时途经西州门,他死后,羊昙不再出入西州门。有一天醉酒后不觉来到西州门,禁不住伏鞍痛哭。虽然诗里的西州城早已无从找寻,但这个名字却是再也忘不了了,并且它也像《西洲曲》里的西洲一样,虽然相隔不远,却只能在心里梦想着彼岸。
          我其实也清楚,《西洲曲》里的西洲和温庭筠诗里的西州不是指的一个地方,但是我却情愿把它们拉近,我甚至相信渡口那边就是那个诗意的世界。
          那年的三月,我们举家迁往江西,江水几个起伏就把我们的小船带到了江心,回望已是故乡的江北,渡口码头变得越来越小,最后模糊在了江雾之中,眼泪在这时已经淌进了脖领。我知道,我要去寻找我生命中的另一个西洲,“日暮伯劳飞,风吹乌桕树”,那里有乌桕,也有花千树吗?
          人的一生就是从一个渡口到另一个渡口,从一个彼岸到另一个彼岸。渐渐地,我也过了总是在脑子里幻想西洲的年龄,生命中路过了几个渡口,也到达了几个彼岸,可我还是没能忘记从前的那点儿梦想。我不想放弃每一个彼岸,有谁来渡我过去呢?
          我此刻没有徘徊在自己的渡口,我想去其他的渡口看看。
          那一次,我从武汉到长沙,走的路线大体上和屈原《涉江》里写的差不多。自从屈原“行吟泽畔”来到湘江岸边,后世文人在水边的喟叹抒怀就显得很小家子气了,没有谁可以直视“屈原问渡”的背影,也没有谁可以对他视而不见。那天屈原来到湘江边时,已是再次被流放了,“面色憔悴”“形容枯槁”,他在水边踯躅,实际是到了思想和生命的一个渡口。飘然而至的渔父是一位高人隐士,也是一个“摆渡人”。只是屈原终于没有听渔父的话,没有到对岸去看看。他往故国方向走了一段,传来了亡国消息,遂万念俱灰,选择了投江,激起了千年波澜,中国的所有河流也跟着激荡起来。
          屈原投江以后的一百多年,贾谊也遭贬来到了长沙的这个渡口,他在水边写了篇赋,投到江水之中。在这篇赋里,贾谊用许多比喻来称颂屈原。然而又取了一条折中的路子,他一时感叹“呜呼哀哉,逢时不祥”,一时又说“何必怀此都也”,总之是说,对岸还是要去的,办法总归是有的。
          任何对屈原的评论都是多余的。他不是儒家,也不是道家,他只是诗人,诗人眼前的路没有阡陌没有迂回,除了往前还是往前,渔父的道家处世方略是说服不了他的。屈原追随先贤彭咸而去,他没有渡到什么地方,却走到了天下人的心里。
          我没有遇见生命中的“渔父”。我在早些年曾多次投宿在富春江边上的桐庐,在“鱼梁渡头”停留过。读过郁达夫的《钓台的春昼》,就想着寻访这个故地。一是因为它每每勾起我对老家渡口的怀念,还有就是我那时的工作压力很大,带着一百多人的团队惨淡经营,正是需要释放压力、探索出路的时候。
          郁达夫是在上海“接到了警告,仓皇离去”,回到老家富阳而来到了这个渡口的。在一位洗米少妇的指点下寻到这夜渡,高喊两三声,船就来了。到了对岸,黑黢黢的桐君观却呈现了极好的景致,尤其是这里的秀和静,使得他想就在这里结庐读书,颐养天年。像严子陵一样,管他什么高官厚禄、浮名虚誉。但他终于还是回到上海,加入了“中国民权保障同盟”,后来又参加了文化界爱国救亡活动。于是我们少了一个隐者,却多了一个战士。就是这样的能吟出“曾因酒醉鞭名马,生怕情多累美人”的江南名士,在去新加坡做抗战宣传时,写下了“抗战到底,一定胜利”这样的壮语。
          江对面的严子陵不知道那天晚上这里发生了什么,他还在安享范仲淹送给他的“先生之风,山高水长”。而我们知道了郁达夫的选择,也无须太多的评价。郁飞先生说过,他父亲不是什么圣人,只是一个文人。但是我想,我们也可以把“山高水长”送给郁达夫。他就是一个作家,他永远知道自己在做什么,他忠于自己的选择。他本可以效仿严子陵,在江边寻一处钓台“结庐读书,颐养天年”,而他最终成为了一名烈士。富春江边的那个渡口没有留住他,一江春水在送走他的同时,永远记住了他。
          站在富春江边看江水东去,我忽然想,渡口其实就在人的心里。追随自己的内心就无所谓此岸彼岸。于是,还是禁不住想起我的西洲了。
          我喜欢《西洲曲》,在我看来,不论是“登楼扶瑶琴”,还是“采莲南塘秋”,西洲是一个可以托付梦想,托付思念,可以托付爱的地方。我梦想着人生的每一个渡口都是用爱来摆渡的,而到达的也是爱的彼岸。
    [注]①羊昙:东晋名士,谢安的外甥,擅长唱乐,谢安十分欣赏他。②彭咸:商朝末年贤大夫,因为向纣王进谏不被采纳而投江。③严子陵:东汉高士,拒征召而归隐富春江衅,耕钓以终。
    (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写温庭筠笔下的美丽西州,意在表明作者年少时对家乡外面世界的诗意想象。
    B.江水“几个起伏”就把迁居的小船带到江心,简单的笔触中饱含离家的漂泊之苦。
    C.作者认为无需太多评价屈原、郁达夫的选择源于其深入了解文人正道直行的品格。
    D.文中写严子陵“安享”范仲淹的赞美,在调侃之中表达了作者对隐居生活的排斥。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以《西洲曲》为线索结构全文,以对此诗的感受开篇,以表达对此诗的喜爱结束,中间多次引用此诗诗句,首尾照应,结构谨严。
    B.文章以“我”为叙述视角,围绕“我”的所思所感选材组材,羊昙、屈原、郁达夫三人虽然相隔千年,但都统一在“我”的视角之下。
    C.文章善于运用多种表达方式,在充满情感的叙述之中,多次采用议论抒情之语展现作者对人生的认识与思考,增强了文章的思想厚度。
    D.“激起了千年波澜,中国的所有河流也跟着激荡起来”一句从时间与空间两个角度显示屈原的巨大影响,语言生动隽永,富有感染力。
    (3)文中多次写到“渡口”,请结合全文,说明文中“渡口”的含意。
    (4)结合全文,简要分析文章以“西洲何处”为题的作用。

    组卷:12引用:3难度:0.5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1小题)

  • 2.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下列各题。
          材料一:
          每个星系都是太空中的一个岛屿,它们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我可以想象,在无数星球上的生物对宇宙的模糊认识是如何产生的:它们在开始的时候都以为,除了它们自己小小的行星以及它们周围的那些区区可数的恒星以外,再也没有其他的星星了。我们是在与世隔绝的情况下成长起来的,我们对宇宙的正确认识是逐渐形成的。
          有些恒星可能被数百万个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所包围,这些小星球是在它们演化的某个初级阶段冻结而成的行星系。大概许多恒星都有跟我们类似的行星系:在外围具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而在接近中心处则有温热的、天蓝色的、覆盖着云的小星球。在一些行星上可能已经有高级动物,他们也许正在从事某种巨大的工程建设来改造他们的行星世界,他们是我们宇宙中的兄弟姐妹。他们跟我们的差别很大吗?他们的形状、生物、化学、神经、生态、历史、政治、科学、技术、艺术、音乐、宗教、哲学等方面的情况如何?也许有一天我们会知道的。
          我们现在来到我们星系的行星上。这些星球相当之大,它们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近似圆周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它唯一的伙伴是它的巨大卫星卡戎。巨大的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太阳系的宝石──和木星都分别有一个冰冻卫星做伴相随(这些行星近年均被发现有更多的卫星甚至卫星群相伴随。──编者注)。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就是充满岩石的温暖的内太阳系。例如,在那里有红色行星──火星。在火星上有高耸的火山、巨大的裂谷、席卷火星的大沙暴,并且,完全可能还有些初级形态的生物。所有太阳系的行星都绕着太阳运转。太阳是离我们最近的一颗恒星,它是个恐怖的氩气和氪气的热核反应炉,它的强光照耀着整个太阳系。
    (摘编自卡尔•萨根《宇宙的边疆》)      材料二:
          茫茫宇宙中,究竟哪些恒星周围可能存在类地行星和外星生命?美国天文学家日前列出一份包含1822颗恒星的目录,将利用“凌日系外行星勘测卫星”(按英文缩写简称“苔丝”)对它们进行详细观测。
    “苔丝”是美国航天局于2018年4月发射的一个系外行星探测器,其主要任务是寻找太阳系外宜居的类地行星。它的探测采用“凌日法”,原理为行星从恒星前方经过时,可观察到恒星微弱“变暗”。按计划,它将观察宇宙中40万颗恒星。
          美国康奈尔大学等机构研究人员在《天体物理学杂志通讯》上发表报告说,他们根据初步观测结果,列出了一份含有1822颗恒星的目录。这些恒星是明亮的冷矮星,温度在2700开尔文到5000开尔文之间,其中最近的恒星距离地球只有6光年。它们周围可能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温度等条件合适的宜居带中。
    “苔丝”能够观测目录中227颗恒星周围的整个宜居带,就是说有效观测范围不仅包括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可能处在的轨道位置,还包括更远的类似火星在太阳系中所处的位置。
    (摘编自《天文学家列出可能孕有外星生命的恒星目录》,新华社2019年3月28日)      材料三:
          探测火星不是件容易的事,可是人类探测火星的热情却从未熄灭。
          2019年全国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透露,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实现对火星的环绕、着陆和巡视探测。中国火星探测任务工程总设计师张荣桥曾表示,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步实现“绕、落、巡”探测,这在国际上前所未有,难度极大。
          中国科学院国家天文台研究员郑永春认为,研究火星可以给人类带来很多的启示。他表示,火星和地球是太阳系里的“兄弟姐妹”,研究两者的异同,互为参考,是极具价值的基础研究。
          火星上是否存在或曾经存在过生命,这也是让科学家牵肠挂肚的谜题。研究表明,远古时代火星上曾有湿暖气候和流动水;2018年,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增强了人们寻找火星生命的信心,也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此外,对火星本底磁场长期演变的探测,对研究地球磁场的长期演化具有重要借鉴意义;对火星地貌特征与分区、表面物质组成与分布等开展研究,则有助于了解火星的起源与演化。
    (摘编自《2020年探测火星,我们准备好了吗》,《科技日报》2019年3月28日)(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在茫茫宇宙中,每个星系与其邻居隔光年之距遥遥相望,在恒星以及他们周围的那些行星上都存在生物。
    B.太阳系的每个行星都是太阳的俘获物,由于重力作用,它们被迫做圆周运动,它们的热量主要来自太阳。
    C.“苔丝”的主要任务是采用“凌日法”来寻找太阳系外宜居的类地行星,它已观测到宇宙中有40万颗恒星。
    D.2020年,我国将发射探测器,对火星进行首次探测,一步实现“绕、落、巡”任务,这在国际上尚属首次。
    (2)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些恒星可能被众多没有生物的由岩石构成的小星球包围,许多恒星群可能在外围有由大气环所包围的行星和冰冻卫星,在接近中心处有类地行星。
    B.美国天文学家利用“苔丝”观测了许多颗恒星,发现这些恒星距离地球最近的仅仅有6光年,它们周围可能有与地球相似的行星存在于宜居带中。
    C.冥王星覆盖着甲烷冰,气体星球海王星、天王星、土星和木星分别有卫星甚至卫星群相伴随,在气体行星及其冰冻卫星的内侧是温暖的内太阳系。
    D.科学家在火星南极冰盖下发现了液态水存在的证据,这足以证明,远古时代火星上曾有湿暖气候、流动水、初级生物,让人们看到了在火星上生活的希望。
    (3)人类对于火星乃至宇宙的探索,有什么重要意义?请结合材料简要分析。

    组卷:15引用:4难度:0.7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1小题)

  • 3.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初淮阴人韩信家贫无行不得推择为吏汉王之入蜀信亡楚归汉信数与萧何语何奇之。信度何等已数言王,王不我用,即亡去。何闻信亡,不及以闻,自追之。人有言王曰:“丞相何亡。”王大怒,如失左右手。
          居一二日何来谒王,王且怒且喜,骂何曰:“若亡,何也?”何曰:“臣不敢亡也,臣追亡者耳。”王复骂曰:“诸将亡者以十数,公无所追,追信,诈也!”何曰:“王必欲长王汉中,无所事信;必欲争天下,非信无可与计事者。顾王策安所决耳。”王曰:“吾亦欲东耳,安能郁郁久居此乎!”何曰:“计必欲东,能用信,信即留;不能用,信终亡耳。”王曰:“吾为公以为将。”何曰:“虽为将,信不留。”王曰:“以为大将。”何曰:“幸甚。”
          于是王欲召信拜之。何曰:“王素慢无礼,今拜大将,如呼小儿,此乃信所以去也。王必欲拜之,择良日,斋戒,设坛场,具礼,乃可耳。”王许之。信拜礼毕,上坐。王曰:“丞相数言将军,将军何以教寡人计策?”信辞谢,因王问曰:“今东乡争权天下,岂非项王邪?”汉王曰:“然。”曰:“大王自料勇悍仁强孰与项王?”汉王默然良久,曰:“不如也。”信再拜贺曰:“惟信亦以为大王不如也。然臣尝事之,请言项王之为人也。项王喑恶叱咤,千人皆废,然不能任属贤将,此特匹夫之勇耳。项王见人恭敬慈爱,言语呕呕,人有疾病,涕泣分食饮;至使人有功当封爵者,忍不能予,此所谓妇人之仁也。逐其故主而王其将相,又迁逐义帝置江南,所过无不残灭,百姓不亲附,特劫于威强耳。名虽为霸,实失天下心,故其强易弱。今大王诚能反其道,任天下武勇,何所不诛!以天下城邑封功臣,何所不服!大王之入武关,秋毫无所害,除秦苛法,与秦民约法三章,秦民无不欲得大王王秦者。于诸侯之约,大王当王关中,关中民咸知之。大王失职入汉中,秦民无不恨者。今大王举而东,三秦可传檄而定也。”于是汉王大喜,自以为得信晚。
    (节选自《通鉴纪事本末•高帝灭楚》)(1)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屈平疾王听之不聪也,谗谄之蔽明也,故忧愁幽思而作《离骚》。
    ②不爱珍器重宝肥饶之地,以致天下之士,合从缔交,相与为一。
    (2)在韩信眼中,项羽是一个怎样的人?请简要概括。
    (3)给划线句子断句。

    组卷:0引用:1难度:0.6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个小题)

  • 4.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秋兴(其七)
    昆明池水汉时功,武帝旌旗在眼中。
    织女机丝虚夜月,石鲸鳞甲动秋风。
    波漂菰米沉云黑,露冷莲房坠粉红。
    关塞极天惟鸟道,江湖满地一渔翁。
    【注】①昆明池:汉武帝在长安仿昆明滇池而建,以习水战。唐玄宗为攻打南诏,曾在昆明池演习水兵。②关塞:指作者此时所在的夔州山川。
    (1)下列对这首诗的赏析,不恰当的两项是
     

    A.本诗开篇,借汉武帝练习水战时旌旗蔽天的宏大场面,颂扬昔日长安的盛况,表达诗人无限追忆。
    B.颔联由回忆转向现在,描写月夜下、秋风中的昆明池畔,只剩下石像依旧伫立,与首联虚实结合,感慨昔日盛况不再。
    C.颈联咏昆明池的秋色美景,菰入黑云满池飘动,荷花经过露冷霜冻,花瓣坠落,露出莲蓬,乐景哀情,点出秋兴主题。
    D.诗歌尾联,作者以漂泊江湖的渔翁自比,在表情达意上与他在《旅夜书怀》中“飘飘何所似,天地一沙鸥”有异曲同工之妙。
    E.本诗有着清丽的语言,生动的形象,前三联写今非昔比的昆明池,尾联言己落江湖,情与景完美交融。
    (2)本诗尾联塑造了怎样的诗人形象?请加以分析。

    组卷:26引用:3难度:0.5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

  • 5.默写。
    (1)箫鼓追随春社近,
     
    。(陆游《游山西村》)
    (2)山不在高,
     
    。(刘禹锡《陋室铭》)
    (3)白居易在《钱塘湖春行》中用鸟儿争春来描绘早春景象的句子是“
     
     
    。”
    (4)王维的《使至塞上》中“
     
     
    ”两句,以传神的笔墨描绘了奇美壮丽的塞外风光,笔力苍劲,意境雄浑。
    (5)苏轼在《江城子•密州出猎》中用“
     
    ”一句凸显出太守率领的队伍势如磅礴,用“
     
    ”一句表现出百姓对太守的爱戴。
    (6)制作“立德修身”主题班会宣传海报,同学们要摘引两句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你建议选用《诫子书》中的“
     
     
    ”。

    组卷:3引用:2难度:0.6

三、语言文字运用

  • 6.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列各题。
          曾经,科幻大片一直被好莱坞垄断,从四十多年前的《星球大战》到近年来有口皆碑的《星际穿越》和《火星救援》,中国影迷在赞叹的同时无数次发出疑问:我们什么时候才能有属于中国人自己的科幻大片?2019年,我们终于可以理直气壮地说:“我们也有了可以比肩好莱坞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
          作为中国第一部真正意义上的科幻电影,《流浪地球》刷新了所有人对中国科幻电影的认知:原来我们自己也能拍出这样气势磅礴的充满历史厚重感的科幻大作!《流浪地球》中有句这样的台词:“希望是这个时代像钻石一样珍贵的东西。”没错,(  )。当空间站AI告诉人类已经无路可走时,当人们陷入绝望时,有人站出来说:“我们去救另外一台发动机!”当被告知成功的概率为零时,他们认为,即使这样,也要试一试。这样的故事在中华民族的历史上数不胜数,从盘古开天辟地、夸父追日、后羿射日、精卫填海再到愚公移山,中国人面对灾难时所做的事只有一件,那就是战天斗地、不服就干!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见证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1)下列各句中的破折号和文中“科幻大作——《流浪地球》中的破折号,作用相同的一项是
     

    A.赶到昙花开放的时候,约几位朋友来看看,更有秉烛夜游的味道——昙花总是在夜里开放。
    B.到山上打柴的记忆至今都是幸福而快乐的——尽管那是童年十分辛苦的一种劳作。
    C.我望着它们,心里想,我的孩子在这里留下了一样美好的东西——鲜花。
    D.但是,有什么法子呢?自然是读着,读着,强记着,——而且要背出来。
    (2)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正是永存希望,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和坚韧,拯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B.正是中国人骨子里的倔强和坚韧,正是永存希望,拯救了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
    C.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得到了拯救,是因为中国人永存希望,骨子里有倔强和坚韧
    D.我们赖以生存的家园得到了拯救,是因为中国人骨子里有倔强和坚韧,永存希望
    (3)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在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见证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B.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阐释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C.在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表达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D.这部中国式的硬科幻大作,中国人用自己对家的执念重建了宇宙法则,说明了幸福要靠自己创造的观点。

    组卷:14引用:2难度:0.8
  • 7.下面是某市某日的天气预报概况图,请你观察图片后根据要求答题。
    根据图中提供的信息,请你对下列人们的活动作出得体的提示:(每条不超过10个字)(任选两条)
    ①喜欢晨练的人:
     

    ②骑车早行的人:
     

    ③种蔬菜的菜农:
     

    组卷:7引用:5难度:0.6
  • 8.如图是紫砂壶成型过程的简要框架,请把这个过程写成一段话,要求内容完整,表述准确,语言连贯,不超过80个字。

    组卷:36引用:14难度:0.3

四、写作

  • 9.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这是一个崇尚英雄的时代,戍守边防的战士,火灾现场逆行的消防员,隐姓埋名三十年、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祖国核潜艇的黄旭华,历经失败、砥砺拼搏走至荣耀巅峰的“中国女排”……我们感动于他们心中无我的境界。
          这也是一个崇尚自由的时代,我们喜欢街舞的自由与释放,我们喜欢生活的随性之乐,我们不断地制造着“小确幸”与“仪式感”……我们越来越心中有我,想要凸显自我的个性与价值。
          对以上提及的“心中有我”与“心中无我”,你有怎样的理解与体会?请根据材料及你的生活体验写一篇文章。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组卷:149引用:29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2.5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