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一中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
1.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法治的主体主要限于国家权力,礼治的主体几乎包括所有人。法治的“治”,其主体一般是国家机构,包括法院、政府、议会等;礼治的“治”,其主体要广泛得多,既包括国家机构,也包括社会力量,乃至为人父母及一切尊长者。
不仅君主有权依据礼治理天下,诸侯或地方长官有权根据礼制及皇帝意志治理一方水土,而且宗族长辈、家长等一切上位者对其下位者均有“治”的权力。
由于社会等级秩序严明,人人活在礼的关系网中,任何人都有与其对应的上位者,绝大多数人也都能成为别人的上位者,因此任何违反礼制的行为都有人管,都可能被其上位者惩罚(最上位者之君主只受天罚)。即使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臣子,也是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而一个底层村民虽受官府、族长、长辈层层管束,但在家里也有“当面教子、背后教妻”的权力,其妻对子女也有一定的管理和惩罚权。“沿袭先秦宗法传统社会而来的,包容性、弥散性极强的礼制”,满足了当时政府正式机构“郡县”以下“乡里”组织的“家族•乡土”社会结构的需要。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国家力量有限的情况下,由于借助了“礼”的形式,社会权力系统(家族、宗族)的运作有效地调动了各种管理主体的积极性,维护了当时社会秩序的稳定。但社会权力的泛化,也有很大的副作用,人人有管制他人之权,几乎人人失去自由,社会失去活力。
(摘编自马岭《辨析差别:礼治与法治之异同》)
材料二:
儒家也同样重视自治的社会组织,鼓励社会组织积极主动地发挥协调民间秩序的作用。这种自治的社会组织就是儒家礼治在理论上所认可的社会基本单位——宗族,以及在宗族的基础上发展或派生出的各类同业行会或乡绅阶层。宗族成为传统中国最为重要的基层社会单位有着深刻的历史必然性,它是中国特定的国家形成方式下的产物。
安土重迁的农业文明的特点保证了氏族的稳固,将氏族所重视的血缘关系延续到了后来的社会结构中。是故与西方对比,中国国家之产生“并非以氏族组织的瓦解为代价”,它“保留原有的血缘关系,把氏族内部的亲属关系直接转化成政治国家的组织方式”。尤其是西周,它在沿袭前朝将家族关系和政治关系结合的基础上,进一步推行严密的宗法制度。在百家争鸣的时代,“国家已脱去氏族的躯壳,并且按照地域的原则施行统治”,但与此同时,氏族消失以后,“起而代之的为家长或族长”,即家族。
孔子所创立的儒学正是以家族伦理为核心。在孔子看来,只有家族率先稳定,社会才能和谐大同。后来,西汉儒学为了论证大一统帝国的正当性,“把国看作是家的同构放大。……皇权被视为父权的放大”,从理论上正式完成了“家国同构”的国家体制之建构。因此在儒家“家国同构”的理论框架下,国家不过是家族或宗族的放大,宗族是否稳定直接关系到国家能否长治久安,故而宗族对地方事务的自我调节与管理逻辑必然会得到统治者的默许。儒家认为,重建社会基层秩序最为有效的方法就在于维系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的宗族的稳定,作为社会最基本的组成单位及农业社会群体,宗族的基本作用就是把基层民众组织起来,以进行有效的基层治理。
实践中,宗族处理社会问题、实现社会自治最重要的场所是祠堂。祠堂是宗族中宗教的、社会的、政治的和经济的中心,也就是整族整乡的“集合表象”。在以宗族为社会基本单位的传统中国,祠堂就是基层社会公共治理的中心,维系着社会的自治。祠堂是作为社会自治形成过程中的必经阶段而存在的一种制度性规范,它也为传统中国的统治秩序提供了合法性根基。
在帝制社会末期,“国权不下县,县下惟宗族,宗族皆自治,自治靠伦理,伦理造乡绅”,乡绅开始成为维护儒家伦理的重要阶层,宗族的权力开始以乡绅治理的方式呈现出来,族权与绅权高度合一,乡绅往往都是宗族首领。
在宗族基础上形成的乡绅治理代表了一种来自社会的“对抗”国家权力的力量。因而,作为国家权力与基层民众进行联系的“桥梁”,广大的宗族乡绅承担起了治理基层民众的任务,既包括保护宗族,也包括教化当地民众、维持地方经济发展以及在政治上进行庇护,他们这样做的目的不是为了赢利,而是要保护社区利益。
总之,宗族以及乡绅在当时的治安、教育以及社会救济等公共事务方面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宗族及乡绅造成了当时意义上的“小政府、大社会”局面,客观上对农民有利;在国家赋役不堪重负或天下大乱时,乡绅、宗法力量主导的自治自救活动既可避免社会的全面崩解,担负起文明储存器的功能,也可以为农民提供一席避难之地。
显而易见,在儒家礼治的规范作用下,基层社会的治理主体是多元的,不仅包括政府,还有各类社会机构以及社会个人,尤其是以宗族为代表的民间自治组织在传统中国的基层社会发挥着组织化与秩序化的调节功能,实现了基层社会在国家成文法鞭长莫及情况下的良性运转。
(摘编自刘旭东《法治的社会面向与礼治的规范功能》)(1)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礼治的主体范围大于法治的主体范围,在传统中国乡土社会中,基层社会的稳定性关系着整个社会秩序的稳定。
B.礼治社会中,礼的传统赋予了每个人在一定等级关系中管理他人的权力,不同的关系网络构成了森严的等级秩序。
C.中国传统社会结构体现了血缘关系的延续;即便后来氏族消失了,宗族、家族依然受到传统农业社会特点的影响。
D.当国家成文法不能发挥有效管控力之时,以宗族为代表的民间自治组织,能够配合国家成文法使社会良性运转。
(2)根据材料内容,下列理解和推断,不正确的一项是
A.材料一和材料二都谈到了传统乡土社会中治理的主体,但两则材料论述的侧重点并不相同。
B.根据材料二可推断,如果现代社会安土重迁观念发生改变,必将加速冲击基层社会稳定性。
C.儒家“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体现了“家国同构”理论,宗族稳定则国家长治久安。
D.乡绅、宗族主导的自治自救既有传承儒家文明的功能,也可以帮助基层民众暂时应对困境。
(3)下列选项,最适合作为论据来支撑材料一观点的一项是
A.协理宁国府时,王熙凤严厉惩罚迟到仆人,将下人“拉出去责打二十板子”,革下人“一月银米”。
B.宝玉“不喜务正”,而袭人常欲规劝他专心念书,于是“骗词以探其情,以压其气,然后好下箴规”。
C.“屈原,楚之同姓”,虽然怀王一意孤行,但屈原仍旧“存君兴国而欲反覆之,一篇之中三致志焉”。
D.陈涉“氓隶之人”,在征戍路上,他决定带领“迁徙之徒”“斩木为兵,揭竿为旗”,反抗暴政。
(4)“其为人也孝弟,而好犯上者,鲜矣;不好犯上,而好作乱者,未之有也。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结合材料二分析这句话所体现的社会治理理念。
(5)请综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谈谈如何进行现代乡村社会基层治理。组卷:0引用:2难度:0.5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幽默家自白
[美]欧•亨利
一个毫无痛苦的疾病,在我身上持续潜伏了二十五年,接着突然发作了,人们说我得了这种病。但是,他们不称它为麻疹,而称它为幽默。
五金公司里的职员们凑份子买了一个银墨水台,祝贺经理的五十寿辰。我被推选为发言人,说了一段准备了一星期之久的短短的贺词。这番话非常成功,全是警句、双关语和可笑的谐音梗,经理居然咧开了嘴,职员们马上顺水推舟,哄堂大笑。
我作为幽默家的名声,就是那天早晨开始的。我的声誉逐渐传开,我成了当地的“名人”。当地的日报经常引用我的言论。社交集会上,我是不可或缺的人。
一家著名周刊的编辑给我来了一封信。他建议我写一篇幽默的文章,还暗示说假如效果令人满意,他准备每期都刊登一个专栏。我照办了。两星期后,他提出与我签订一个合同,报酬比公司给我的薪水高得多。
我辞职了,同事们为我设宴送别。我在宴会上的讲话非常精彩,报纸全文发表了。我进行得很顺利,产品就像五金那么源源不断。我在周刊上的专栏引起了重视,批评家们私下议论说我是幽默界的新秀。我向别的刊物投稿,大大增加了收入。
我找到了这一行的诀窍。我可以抓住一个有趣的念头,写成两行笑话,挣一块钱。稍稍改头换面,完全可以拉成四行,使产值增加一倍。假如翻翻行头,加一点韵脚装饰和一幅漂亮的插图,便成了一首诙谐的讽刺诗,你根本无从辨认它的本来面目。
然而六个月之后,我的幽默仿佛逐渐枯竭了。双关妙语和隽永辞令不再脱口而出。有时,我恐慌于没有材料。我开始注意朋友们的谈话,希望从中汲取一些可用的东西。只要他们嘴里漏出一句机警的话,一个风趣的比喻,或者一些俏皮的言语,我便像狗抢骨头似地扑上去。
我的朋友们都以怜悯和惊讶的眼光看待我。我已经判若两人。以前我向他们提供了消遣和欢乐,如今我却在剥削他们。笑话太宝贵,我可不能免费奉送。我成了寓言中的可悲的狐狸,老是夸奖我的朋友们——乌鸦——的歌唱,指望他们嘴里能掉下我觊觎的诙谐的碎屑。
几乎所有的人都开始回避我。我甚至忘了怎么微笑,即使听到了我所要窃为己有的话,也不报之一笑。
我自己的家庭也成了狩猎场。我妻子的谈话曾是我的乐趣,她的思想是永不涸竭的愉快的源泉,蕴藏着女人特有的可笑而又可爱的矛盾想法。这些浑朴和幽默的珍宝本来只应被用来丰富神圣的家庭生活,我却把它公开出售了。我极其狡猾地怂恿她说话,她毫不起疑,把心底话全掏了出来。我把它放在无情的、平庸的、暴露无遗的印刷物中公之于世。
下一步,我的长牙咬进了我孩子的稚气语言的颈脖。盖伊和维奥拉是两个幼稚可爱的思想和语言的源泉。我发现这一类幽默的销路很好,便向一家杂志提供一栏“儿时记趣”。我像印第安人偷袭羚羊似地偷偷地接近他们。我躲在沙发或门背后,或者趴在园子里的树丛中间,窃听他们玩耍戏笑。我自己的孩子开始像躲避瘟神似地躲着我,我成了多么可悲的角色!我经济上搞得不坏,可是这花了多么大的代价!我像是一只蜜蜂,贪婪地吮吸着生命最美好的花朵,而生命之花却畏惧和回避我的螫刺。
一天,有人愉快而友好地笑着向我打招呼。已经好几个月没有这样的事了。那天我从彼得鲍尔殡仪馆走过。彼得鲍尔站在门里,向我招呼。我感到一阵奇特的难过,站住了。他请我进去。
那天阴冷、多雨。我们走进屋,那里一个小炉子生着火。我立刻产生了一种新的感觉——一种宁谧与满足的美妙感觉。这里的气氛是和平、整饬、沉寂的,蕴含着庄严肃穆的思想。这里处在生命的边缘,是一个永恒的安静所笼罩的隐蔽场所。我一走进这里,尘世的愚蠢便在门口和我分了手。在这个阴沉庄严的环境中,我没有兴趣去思索幽默的东西。我的心灵仿佛舒服地躺在一张铺着幽思的卧榻上。
我生平从不知道有谁的谈吐像彼得鲍尔那样平淡得出奇了。同他相比,连死海都可以算是喷泉了。没有一丝风趣的火花或闪光来损害他的语言。他嘴里吐出的字句像空气那般平凡,像黑莓那般丰富,像股票行情自动收录器吐出的、一星期前的行情纸条那样不引人注意。我激动得微微颤抖,拿我最得意的笑话试了他一下。它无声无息地弹了回来,锋芒全失。从那时开始,每星期我总有两三个晚上遛到彼得鲍尔那里去,那成了我唯一的乐趣。
在这种影响之下,我的精神开始好转。如今我在街上遇见以前的朋友时,竟然对他们笑笑,或者说一句愉快的话,使他们大为惊异;有时我竟然心情舒畅地同我家里人开开玩笑,使他们目瞪口呆。
对我来说,工作已不是从前那种痛苦和沉重的负担。我常常在工作期间吹吹口哨,思绪比以前酣畅多了。
晚饭时,妻子把几封信交给我,好几封是退稿信。其中一封是与我订有长期合同的周刊的编辑寄来的,内容是这样的:
我社与您签订的年度合同已于本月满期。我们认为有必要奉告,明年不再准备与您续订,深感抱歉。您以前的幽默风格颇使我们满意,并受到广大读者欢迎。但最近两月以来,我们认为尊稿质量有显著下降。您以前的作品表现了左右逢源、驰骋自如的诙谐与风趣,最近却显得苦苦构思,穷于应付,有捉襟见肘、难以卒读之感。我们再次表示歉意,并通知您今后不拟接受尊稿,诸希鉴谅。
我把这封信递给我的妻子。“哦,约翰,”她带着哭音说,“现在你打算怎么办呢?”我没有回答,却站了起来,绕着饭桌跳起波尔卡舞步,孩子们拉拉扯扯地跟在我背后,学着我的步子。我向妻子宣布我已经是殡仪馆的合伙股东,我们的生意非常兴旺。
作为结尾,我再补充一点。今天在我们的镇子里,你再也找不到比我更受欢迎,更快活,笑话比我更多的人。我的笑话再度到处传播,被人引用;我再度津津有味地听着我妻子推心置腹的絮絮细语而不存图利之心,盖伊和维奥拉在我膝前玩耍,散播着稚气幽默的珍宝,再也不怕我拿着一本小册子,像恶鬼似地盯在他们背后了。
(本文有删改)(1)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人们将幽默与麻疹相提并论,是因为他们的生活平淡沉闷无趣,在他们看来,幽默就是一种病态。
B.经理“咧开了嘴”写出了贺词的幽默效果,而职员们的“顺水推舟,哄堂大笑”则暗示了我在职员中的威望。
C.六个月后,我对朋友们“贪婪”,家庭成为“猎场”,孩子被我“窃听”,为了金钱,我丧失了生活的快乐。
D.从彼得鲍尔殡仪馆经过的时候,受到殡仪馆沉寂、肃穆的氛围的影响,我感到一阵“奇特的难过”而站住。
(2)下列对本文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正确的一项是
A.虽然贺词取得了成功,但这短短贺词我准备了一星期之久,这为后文我的创作捉襟见肘埋下了伏笔。
B.“我的产品就像五金那么源源不断”,就近取譬,贴切自然,也说明了五金公司是幽默家的创作源泉。
C.“没有一丝风趣的火花或闪光来损害他的语言”,将幽默与平淡对比,突出平淡才是语言的最高境界。
D.小说以“幽默家自白”为题,以全知视角,纤毫毕现地展现了我从成为幽默家到被解约的心理变化。
(3)请结合小说内容,简要梳理“我”的情感变化过程。
(4)小说运用多种手法以取得语言的幽默效果,请从文中举出三处手法不同的例子,并简要分析。组卷:10引用:2难度:0.5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连续几周来,在新冠阳性病例激增背景下,官方提倡轻症患者居家进行自我健康监测,“非必要不去医院”。人们的日常聊天也从“你阳了吗?”变成“你抢到药了吗?”。人们的囤药清单中,布洛芬、泰诺、连花清瘟等解热镇痛药之后,① 。维生素C是人体必需的一种营养素,其本质是一种抗氧化剂。科学研究表明,维C会参与到人体免疫蛋白的合成中,通过促进白细胞和吞噬细胞的活性,调节机体的免疫反应。张文宏团队直言,“就免疫功能正常的人来讲,有谁感冒发烧了会满世界找核酸亭呢?无非是找点退烧药吃,睡一觉,多喝点水”。所以张文宏指出,面对新冠病毒,② 。
对人们日常维C的摄入量,欧盟建议男性为平均90毫克/天,女性为80毫克/天,以维持成人正常的血浆水平并预防坏血病。但维生素C能否预防和治疗新冠一直存在争议。多位专家建议,公众在感染期间可适量服用维C,且最好从富含维C的果蔬中获得,对药物或营养品,能少吃就少吃。
对新冠感染者而言,③ ,它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人体的免疫力,但无法在短期内“把免疫力增强到足以抵挡新冠感染的程度”,也就是说,( )
(1)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2)下列填入文中括号处的句子,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维C不仅能预防新冠,而且能杀灭病毒,因此可以替代对症治疗的药物。
B.维C虽然能预防新冠,但不能杀灭病毒,因此不能替代对症治疗的药物。
C.维C虽不能预防新冠,但是能杀灭病毒,因此可以替代对症治疗的药物。
D.维C既不能预防新冠,也不能杀灭病毒,因此不能替代对症治疗的药物。组卷:9引用:2难度:0.5
四、写作(60分)
-
8.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①“天选打工人”,指的是为了生活,不得不选择跟病毒正面硬刚、坚守岗位继续工作的人。“天选打工人”,与其说“天选”,不如说“自选”。
②我所做的这一切,是何等的微不足道;但我去做这一切,却是何等的重要!(伏尔泰)
以上材料对我们颇具启示意义,请结合你自己的生活经验,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与思考。
要求:选好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组卷:4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