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9课 念奴娇·赤壁怀古》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对下列句子中加线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  )

    组卷:15引用:5难度:0.9
  • 2.下列句中加线词没有活用的一项是(  )

    组卷:13引用:5难度:0.7
  • 3.下列各句中,没有使用借代手法的一项是 (  )

    组卷:156引用:8难度:0.8

三、诗歌鉴赏

  • 10.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文后题目。
    鹧鸪天【注】
    苏轼
    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
    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
    【注】这首词作于元丰六年(1083)苏轼在黄州时。
    (1)下列对这首词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林断山明竹隐墙,乱蝉衰草小池塘”两句镜头由远而近,描绘自己身处的具体环境,把景物写得活灵活现,栩栩如生。
    B.“翻空白鸟时时见,照水红蕖细细香”这两句写景有色有香,有动有静,空中与地上两组景象相得益彰,组成一幅相映成趣的美丽图卷。
    C.“村舍外,古城旁,杖藜徐步转斜阳”这几句写雨后初晴,词人拄着藜杖,踏着斜阳,漫步在古城旁,徜徉于乡村外,直接展现了词人的内心世界。
    D.这首词先写作者游赏时所见村景,接着才点明词中所写之游赏和游赏所见均因昨夜之雨而引起。这种写法,避免了平铺直叙,读来婉转蕴藉,回味无穷。
    (2)本词的最后两句“殷勤昨夜三更雨,又得浮生一日凉”画龙点睛,反映了作者怎样的感慨?请结合句子中的词语简要分析。

    组卷:1引用:2难度:0.6

四、默写

  • 11.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中词人借历史影射现实,说南宋的失败、金人的南侵、国家的耻辱随着时光的流逝,而渐渐地被人们淡忘了的句子是:“
     
     
    。”
    (2)李清照的《声声慢(寻寻觅觅)》中词人化繁为简,化多为少,把所有的凄苦、所有的孤独、所有的无奈、所有说不尽的思绪,用“
     
     
    ”代之。
    (3)《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这首词,写登临所见又处处关合古人古事,首先想到孙权曾建都京口,因此作者登高望远,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位著名的历史人物,不禁感叹“
     
     
     
    ”。

    组卷:14引用:3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