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贵州省八年级(下)期末语文试卷
发布:2024/7/18 8:0:9
一、基础积累(20分)
-
1.阅读回答问题。
2023年3月28日,贵安新区大松山墓群从众多优秀项目中鹤立鸡群,成功入选2022年度“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在黄州考古史上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这并不是贵安新区的考古项目第一次获此殊荣。2016年和2020年,贵安新区牛坡洞遗址和招果洞遗址以“绝对优势”入选当年的“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
同一个地区6年3次入选“全国十大考古新发现”,这对一度被认为“无古可考”的贵州来说实shǔ① 不易,也让贵安新区成为贵州考古的“福地”。
这背后,是黔中地区上万年来人类活动持续不断、文化遗产不断累积的“厚积薄发”,是贵阳贵安新区高度重视并tuǒshàn② 处理“城市开发建设与文物保护”关系的有力zuǒ③ 证,也是新时期贵州考古人担当作为、勇毅奋进、开放合作的生动诠释。
(1)请根据上面文段的语境和拼音,用楷体字写出横线处的汉字。
(2)上面文段中加点词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鹤立鸡群
B.浓墨重彩
C.厚积薄发
D.诠释组卷:11引用:2难度:0.5 -
2.根据所给信息默写相应内容。
(1)式微式微,胡不归?
(2)
(3)欲济无舟楫,
(4)
(5)
(6)青树翠蔓,
(7)杜甫《石壕吏》中,以寥寥十个字,点明投宿的时间和地点,并且和盘托出兵荒马乱、鸡犬不宁的社会环境的诗句是:
(8)《礼记》中提出了“老有所终,壮有所用,幼有所长”的社会理想,《桃花源记》中与之意思相近的句子是:组卷:7引用:2难度:0.8 -
3.下列文学、文化常识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9
三、综合运用(15分)
-
10.“赏中华诗词,寻文化基因,品生活之美。”八年级(1)班一年一度的古诗文学习活动即将举行,请你参与并完成下列任务。
(1)【发布通知】学习委员拟写了关于开展“品读经典诗文,传承优秀文化”活动的通知,请你按照提示帮助他进行修改。
通知各位同学:
ㅤㅤ为了进一步提起大家的文化素养,传承中华传统文化,引领读书风尚,班上将组织开展品读经典诗文,传承优秀文化活动,具体事项如下:
ㅤㅤ时间安排:由各小组成员共同谈论后再决定时间。
ㅤㅤ活动形式:可适当开展辑诗入集、_____、_____等活动。
ㅤㅤ为鼓励大家积极学习经典古诗文,各小组将于期末评选出优秀成员并给予表彰。
八年级(1)班学习委员2023年5月6日①该通知中,画线部分存在语病和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请根据提示写出修改意见。
②请在活动形式安排中,另写两种可行的活动形式。
(2)【辑诗入集】你所在的小组决定开展“辑诗入集”活动,希望重温经典古诗文之美,感受古诗文之趣,从古人的智慧和情怀中波取营养,涵养心灵。请你选择合适的古诗文名句填写到诗集一、二、三中(填序号)。并在诗集四中补充与主题相关的古诗文名句,要求写连续的两句。
诗集一:【山水清音】
诗集二:【家国天下】
诗集三:【睿智哲思】
诗集四:【以和为贵】
①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②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
③不畏浮云遮望眼,自缘身在最高层。
(3)【各打己见】活动中,老师让同学们积极发表个人意见,下面是秀秀的即兴发言,请选出排序正确的一项
当我们从小通读古诗文时,不妨想想我们究竟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显摆炫耀、获得关注,是为了提高成绩、寻求加分,还是为了让我们获得审美的体验,让传统文化得以血脉相传?恐怕后者才是我们期待的答案。_____。
①用古雅的方式表达个人的情感
②继承先人的智慧,让古今文化互联互通
③从而建立起作为一个中国人的文化认同和自信
④就民族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接续古人的思绪
⑤就个人而言,读古诗文能让我们成长在一个美的环境中
A.②③①⑤④
B.④③②⑤①
C.⑤①④②③
D.⑤③②④①组卷:11引用:1难度:0.7
四、写作能力(60分)
-
11.读下列材料,按要求作文。
历史的天空中,英烈的名字最闪亮,英雄的事迹最光辉。沿着时间轴走来,有长征路上的红军战士,有抗日战争中的杨靖宇、左权等一批英烈,有新中国甘做隐姓埋名人的“两弹一星”功勋科学家们……一个个名字书写在了历史的书页上,印刻在了中华儿女的内心深处。硝烟已逝,功勋永存。今天,我们祭奠先人、缅怀英烈,就是为了那份“永不忘却的纪念”。
请你以“永不忘却的纪念”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诗歌除外,文体不限,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组卷:5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