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贵州省黔东南州高二(下)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5 16:30:7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每年1月的最后一个星期日是“世界防治麻风病日”。麻风杆菌是可以引起麻风病的一种细菌,可通过接触传播和飞沫传播。下列有关麻风杆菌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2难度:0.6 -
2.下列有关真核细胞中部分膜的结构及功能的表述有误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5 -
3.下列有关检测生物组织中有机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8 -
4.研究发现,分泌蛋白的合成起始于游离的核糖体,合成的初始序列为信号序列,当它露出核糖体后,在信号识别颗粒的引导下与内质网膜上的受体接触,信号序列穿过内质网膜后,蛋白质合成继续,并在内质网腔中将信号序列切除,合成结束后,核糖体与内质网脱离,重新进入细胞质基质。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3难度:0.4 -
5.哺乳动物断奶后,乳糖酶数量逐渐减少。1万年以前,人类开始食用家畜的乳汁,成年人体内乳糖酶含量明显增加,而少数人不能产生乳糖酶,被称为“乳糖不耐症”。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4引用:3难度:0.6 -
6.间充质干细胞存在于多种组织,具有多向分化潜能,在体内或特定诱导条件下可分化为胰岛B细胞;间充质干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可修复胰岛B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6 -
7.乌柏大蚕蛾的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已知有无斑纹和触角长短分别由等位基因A/a和B/b控制,其在染色体上的位置未知。某科研小组用纯合有斑纹短触角雌蛾与纯合无斑纹长触角雄蛾进行杂交,F1的表现型均为有斑纹长触角,F1相互交配所得F2的表现型及比例为有斑纹长触角:有斑纹短触角:无斑纹长触角:无斑纹短触角=9:3:3:1,且F2中雌雄个体关于有无斑纹性状的表现型及比例均相同。不考虑Z、W染色体的同源区段,下列有关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6 -
8.科学家比较了人类与黑猩猩等近缘灵长类动物染色体的差异,确认人类第2号染色体是由古猿的两条染色体融合而来,其余染色体数相同。人与这些灵长类动物在第4、5、12和17号染色体上的倒位变异也存在一些差异。据此做出的推测不合理的是( )
组卷:2引用:3难度:0.7
(二)选考题:共15分。请考生在第25、26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25.白色污染问题已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降解塑料的研究和开发是解决白色污染的理想途径之一。某科研小组人员发现被塑料污染的土壤中有能降解塑料的菌株M,为了研究和利用,需要对菌株M进行培养、分离、鉴定与计数等。回答下列问题:
(1)取样前要将锥形瓶轻轻振荡几次,目的是使
(2)图1所示微生物接种的方法是
(3)图2是某科研人员利用不同于图1方法分离菌株的示意图。接种环通过灼烧来灭菌,完成图2过程共需灼烧接种环
(4)为了更好地研究这些微生物的生命特征,研究人员往往要先配制适宜的培养基,通常用组卷:3引用:3难度:0.7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5分)
-
26.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是女性怀孕后胎盘滋养层细胞分泌的一种糖蛋白,制备抗HCG单克隆抗体可用于早孕的诊断。图1是抗HCG单克隆抗体制备流程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制备单克隆抗体过程中要用到
(2)在细胞内DNA合成一般有两条途径。主要途径是在细胞内由糖和氨基酸合成核苷酸,进而合成DNA,而氨基蝶呤可以阻断此途径。另一辅助途径是在次黄嘌呤和胸腺嘧啶核苷存在的情况下,经酶催化合成DNA,而骨髓瘤细胞的DNA合成没有此辅助途径。根据这样的原理,向经诱导后的浆细胞与骨髓瘤细胞混合培养液中添加氨基蝶呤
(3)怀孕女性的尿液中有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会与验孕试纸上的相应抗体结合。将试纸有MAX标志线的一端插入尿液后平放,若有HCG,则会随尿液向右扩散,与包埋在标志线右侧的被显色剂标记的抗HCG抗体1发生特异性结合,形成复合体后继续随尿液向右扩散至检测线处,与固定于此的抗体2结合成新的复合体而在此处显色。对照线区域的抗体3也会捕获上述抗体1而显示出颜色。若女性已怀孕,则她尿检时显色的是
(4)为了更多地生产出人HCG,有人构思采用胚胎分割技术,把一个胚胎分割成很多份数,进而培育出大量相同的转基因牛生产HCG,这种方法组卷:5引用:1难度:0.7